2024年11月3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双一流”跨学科重大创新规划平台—应急管理跨学科交叉平台共同举办的第五届应急管理交叉学科研讨会成功召开。会议得到了中国应急管理学会、中国灾害防御学会以及《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中国行政管理》《中国应急管理科学》Public Performance & Management Review等多个学术期刊的大力支持。
会议主题为:智慧应急管理交叉学科的理论与实践
应急管理部原副部长、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会长郑国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应急管理学会副会长、中央党校应急管理培训中心主任马宝成,上海交通大学原副校长、应急管理学院特任教授、中国应急管理学会副会长吴旦,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原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小平,中国人民大学应急管理跨学科交叉平台部分专家,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以及最高检察理论研究所、中科院自动化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和青年学生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吉昌华主持会议开幕式。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吉昌华主持会议并介绍了与会嘉宾。他强调本次研讨会既是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工作重要论述的生动实践,也是学校关于全面推进重大理论现实问题研究的创新实践。
开幕式上,严金明、郑国光、马宝成先后致辞。
严金明致辞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严金明教授致欢迎词。严院长指出,希望借此研讨会的契机,与各位专家学者共同探索应急管理交叉学科发展的新路径,并期待与会专家对学院的办学和未来发展提出宝贵意见。
郑国光致辞
郑国光会长在致辞中强调了应急管理学科建设的重要性,肯定了高校和专家们在应急管理学科建设中的努力,并希望通过持续不懈的努力,打造富有特色的应急管理学科建设品牌。
马宝成致辞
马宝成教授代表中国应急管理学会致辞。他强调了本次研讨会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希望与会者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加强交流合作,凝聚共识,共同推动应急管理学科建设和应急管理事业的发展。
全体合影留念后,与会嘉宾做主旨演讲。主旨报告环节由中国人民大学应急管理交叉学科平台首席专家、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开峰主持。
郑国光主旨报告
郑国光会长在主旨报告中介绍了应急管理工作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首先,他强调了推动应急管理学科建设要跟踪科技发展,围绕国家战略需求。随后,他回顾了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应急管理部门统筹协调力度等问题。最后,郑会长指出当前应急管理学科建设的四支主要力量各自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并呼吁各方共同努力打造学科品牌,以适应应急管理实践的发展变化,推动应急管理事业和学科发展。
马宝成主旨报告
马宝成教授做了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的报告。他从预防为主、风险治理、监测预警、预案管理、情景模拟和安全文化等六个方面阐述了推动公共安全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型的路径。
童星主旨报告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童星教授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可能的社会冲突风险。他指出,应急管理要注重风险预防和风险识别,并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定义和特征出发,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可能面临的风险。他强调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要居安思危,统筹兼顾,防止顾此失彼。
吴旦主旨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原副校长、应急管理学院吴旦教授讨论了面向城市复杂风险防控的应急管理交叉学科建设。他指出,应急管理学科建设应从理论、技术、实务三个维度考虑,并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应急管理学科在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科学研究合作和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的有益探索。
高小平主旨报告
中国行政管理协会原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小平教授以建设以人为本的智慧应急管理为题做了报告。他认为,智慧应急管理的基本定位是一切为人服务,并介绍了通过智能化实现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管理的思路,着重强调了“社会应急管理”的概念范畴。
徐晓林主旨报告
湖南农业大学徐晓林教授以大模型在应急管理领域的应用研究为题做了报告。他指出,应急管理是多学科交叉领域,可分为理论、工程(含技术)、管理三个部分,强调学科建设中要关注三个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他提出掌握数字化语言转换和建模技能对应急管理专业学生十分重要。
朱正威主旨报告
西安交通大学朱正威教授就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下应急管理人才培养的改进路径做了书面发言,指出应急管理学科建设强调需求导向的实践性、凸显多学科交叉融合性、保持与时俱进性。他提出,创新应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以大安全需求为导向尽快明确综合型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拓展产学研合作模式以不断丰富应急管理人才培养场所。
彭宗超主旨报告
清华大学彭宗超教授从供需匹配、专业大模型开发、应用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阐述了AI 在应急领域应用存在的不足,并指出开发专业大模型的重要性及现存问题。同时,他提到AI在应用中的技术与需求匹配、提问能力、安全隐私保护、伦理法律等挑战,并提出激发需求、加强交流合作、鼓励众联众创等建议。
王文杰主旨报告
广东南方应急研究院王文杰院长介绍了智慧应急在多方面的应用实践及潜在问题,强调人工智能在智慧应急中的目标与作用包括识别风险、监测环境等,并提出专业模型和通用模型的区别及应用中需解决的责任、使用权属等问题。
戚建刚主旨报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戚建刚教授阐述了智慧应急法治的概念、特征及行政应急主体与技术之间的关系等内容,强调智慧应急法治应以整体性治理为核心整合资源,进而分析了行政应急权力特征、技术风险复杂性及法治规制重要性等内容。
会议设立了五个分论坛,专家就应急管理交叉学科理论、智慧应急的基础理论、智慧应急的应用赋能、智慧应急体制机制、智慧应急与志愿服务等主题开展深入交流。
应急管理交叉学科理论
分论坛(一)由北京大学法学院湛中乐教授为发言引导人,探讨了应急管理领域中跨学科理论的应用、挑战与未来。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杨立华教授提出了积极应急管理和积极应急管理学的概念,并着重阐述了新时代应急管理和应急管理学发展的新方向。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研究院钟开斌教授基于“情景-认知-行动”框架的分析,深入探讨了如何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文宏教授基于“机制耦合与双轨模式”的框架,分析了危机学习何以驱动地方政府风险防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詹承豫教授对公共风险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提出了几点思考。最后,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韩自强教授以英文文献为基础,汇报了关于预警与防护行为的理论分析。
智慧应急的基础理论
分论坛(二)由中国人民大学应急管理交叉学科平台专家、公共管理学院刘鹏教授为发言引导人,探讨了智慧应急的基础理论。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张海波教授从研究背景、理论基础、现状问题、典型场景、工作团队和调研方案等方面讲解了信息技术支撑应急管理现代化的战略。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李瑞昌教授分享了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的智能基础、实践难题与智慧路径。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容志教授从问题分析开始,对综合治理的内涵进行解读,从学理上总结了城市运行安全综合治理体系与机制创新。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许昕然老师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探究韧性城市构建中的策略与挑战等问题。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刘文浩老师分享了对智慧应急法治化、价值意愿、现实困境以及优化路径等重要问题的思考。
智慧应急的应用赋能
分论坛(三)由中国人民大学应急管理交叉学科平台专家、公共管理学院刘一弘副教授为发言引导人,探讨了智慧应急如何应用赋能。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曹志冬具体讲解了从大数据驱动到大模型驱动的演变,以及如何理解和应用大模型。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刘德海教授通过构建模型,借助案例对疫情信息治理中的吹哨人效应和哭狼效应进行分析,提出了内部单边治理和外部治理机制。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与政法学院李华强教授研究了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数据的社会化应用。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唐攀教授探究了如何通过适应灾害演化特征与建立科学组织结构,来促进组织间合作关系的形成。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李琼教授研究了事故灾难突发事件中舆情极化风险的耦合与仿真应用,提出构建舆情极化风险耦合模型。
智慧应急体制机制
分论坛(四)由中国人民大学应急管理交叉学科平台专家、纪检监察学院林鸿潮教授为发言引导人,探讨了智慧应急体制机制。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张毅教授介绍了算法的异化风险,并提出通过制度与技术的化解途径。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工程学院吕欣教授基于复杂网络与仿真建模,介绍了山火与内涝的计算模型。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李宇环教授介绍了数字技术赋能韧性社区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汪超教授从理论层面回顾了新安全格局下社区韧性理论的发展,并提出了本土化的建构路径。中国人民大学应急管理交叉学科平台专家、公共管理学院王宏伟副教授介绍了智慧应急在为基层赋能过程中的增负风险。
智慧应急与志愿服务
分论坛(五)围绕志愿服务立法中的风险管理及其重要性,讨论了应急志愿服务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可能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机制。
中国人民大学应急管理交叉学科平台专家、法学院莫于川教授,以“应急志愿服务风险防控法治”为题,指出志愿服务立法特别是应急志愿服务立法,需要高度关注风险管理,通过权利和义务的平衡,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应急法研究所所长戚建刚教授,以“习近平应急法治观指引下的应急志愿服务法治变革”为题,讨论了新时代下我国应急志愿服务法治的变革与发展问题。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荣誉会长谭建光教授,以“应急志愿服务:智慧传播与全民行动”为题,讨论了智慧应急志愿服务发展的价值问题。上海海洋大学新时代文明实践与志愿服务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祖平教授,以“平急结合社区志愿服务队伍的形成路径”为题,指出既要加快发展大型专业应急救援志愿服务组织,又要发展小型社区“平急结合”志愿服务队伍。其他与会嘉宾分别作主题发言。
黑龙江大学法学院院长哈书菊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纪检监察学院林鸿潮教授、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湛中乐教授,对会议内容进行了点评与总结。
博士生论坛
本次会议特设博士生论坛,经博士生论坛专家委员会评选,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15所高校的博士生进入论坛汇报环节,评议专家们指出了文章中的问题,提供了细致的解决思路。
闭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应急管理交叉学科平台专家、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刘一弘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应急管理交叉学科平台专家、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刘鹏宣读了应急管理博士生论坛优秀论文获奖名单,与会专家为获奖作者颁奖并合影留念。
博士生论坛获奖信息
会议最后,中国人民大学应急管理交叉学科平台首席专家、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开峰做总结发言。
本次研讨会为应急管理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合作的平台,通过主旨发言和分论坛讨论,深入探讨了智慧应急交叉学科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与会专家纷纷表示,本次研讨会非常成功,收获很大。
2024-10-30
2024-06-25
编辑:曾桢
人 大 公 管
中国公共管理教育与研究引领者
欢迎关注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公众号
http://spap.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