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公布
“2024年北京高校优秀育人团队”评选结果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学院
“数字出版专业本科育人团队”
在多个团队中脱颖而出,斩获殊荣
快来跟学部君看看他们是如何炼成的~
喜报
2024年11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根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2024年“北京高校优秀育人团队”评选工作的通知》,组织了北京高校优秀育人团队的申报和评选工作,公布入选“2024年北京高校优秀育人团队”共45支。中国传媒大学出版学院“数字出版专业本科育人团队”荣获此次评奖。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学院数字出版专业本科育人团队,是国内较早创建的出版专业人才培养的育人团队。团队全面推进以数字技术为基底的融媒体、复合型专业出版人才培养机制,从师资队伍构成、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科研成果凝结与转化等多环节入手,综合深化教学育人体系变革,促进人才培养综合能力提升,充分依托全国出版学科专业共建平台,与出版业界紧密合作,培育适应国家战略需要、教育观念先进、特色发展鲜明的教学育人团队,发挥对全国新闻出版学类专业建设的示范与引领作用。
▲ 左右滑动查看
数字出版专业本科育人团队亮相各大活动
以数字出版专业本科育人团队为核心,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入选首批“双一流”建设学科,在2017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及2020年启动的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团队所隶属的新闻传播学科获得A+评级(前2%或前2名),并于2023年入选全国出版学科专业共建计划、中宣部出版智库高质量建设计划,为数字出版专业的建设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资源。在2024年最新公布的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中国传媒大学数字出版专业获评“A+”专业。
▲ 2017年教育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
▲ 2024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
中国传媒大学力争引领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时代浪潮,2000年开设编辑出版学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为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开设数字出版专业。
数字出版本科专业立足一流学科雄厚基础,吸纳编辑出版学专业二十余年建设经验,涵纳现代出版学前沿技术与创新理念,兼容数字出版与文化传播的能力素养,高度契合互联网时代与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高端专业人才培养需求,依托“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智能融媒体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融合出版与文化传播国家新闻出版署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省部级实践实验平台,与编辑出版学、广播电视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全媒体摄制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形成专业优势互补和教育资源共享。
▲ 左右滑动 加入全国出版学科共建计划
2023年,中国传媒大学出版学院加入全国出版学科专业共建计划,与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密切合作,迈入数字出版专业发展建设的崭新篇章。
数字出版专业致力于培养明德立志、勇于创新的数字出版、策划运营及融合传播领域的全面型、复合型、开拓型人才。本专业的特色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以思想引领实践
秉持服务国家战略诉求的办学理念,继承中国传媒大学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特色优势,始终强调为国家和社会的服务意识与责任意识,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奉献型人才。
数字出版专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指导专业教育,创新性推进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教学。本专业在全国率先开设了《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探索了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教学模式及相关课程体系。该成果于2017年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018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点击跳转了解“红色文物青年说”作品
师生团队主创的融合出版物《百年先锋》入选中宣部2022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融合出版物《百年先锋》《红色文物青年说》入选教育部2022年主题出版物选题,《红色云展厅》融媒体数字书架获评第三十二届中国新闻奖重大主题报道类三等奖。
▲ 扫码进入红色云展厅融媒体数字书架
2
以技术指导实践
强调文工交融的教学科研理念,以新文科建设理念引领专业实践教学。团队以“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智能融媒体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融合出版与文化传播国家新闻出版署重点实验室”为平台,将理工科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融入数字出版专业的文科建设,打造“十年百变”“解码中华文化基因”“四史教育”等数字出版创新作品,并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知识讲授与实践项目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
▲ 点击查看《十年百变》系列融视频实践成果
2024年,团队成员的“AIGC赋能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教学案例入选教育部首批18个“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展现了数字出版专业利用智能技术支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教学方法的改革、教育治理能力的提升,在全国高等学校中发挥了良好的引领作用。
▲ 点击了解《解码中华文化基因》创作过程
3
以业界推动实践
本专业始终与时俱进,通过将专业学习与社会实际需求进行对接,理论与实践相融合,让复合型人才培养具体落地并取得成效。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紧贴国家战略要求,整合“百年先锋”“红色云展厅”“红色文物青年说”等公益项目的创新成果与实践经验,以服务社会为宗旨,通过与业界合作等形式深化实践教学的模式创新,同时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将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融入数字出版技术的学习和实践中,强化了优秀成果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 出版学院入选国家出版智库
团队将数字出版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经验总结为成果《实践赋能·知行合一: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模式创新》,2022年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23年,学院入选国家出版智库,并与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一同入选全国出版学科专业共建计划,在教学实践、实习实践、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打造高质量全媒体复合型出版人才培养体系。
本专业的师资队伍老中青结合,学科构成合理,专业领域多元。团队由理论研究教师、实践教学教师、研究与实践兼任教师及教学管理教师构成,成员学缘结构合理,分工明确。
▲ 左右滑动看雄厚的师资团队
在理论研究层面,团队教师的研究方向涵盖数字社会学、媒介生态学、数字出版史等宏观研究,出版产业、媒体融合与传播等中观层面研究,数字出版交互设计、出版装帧设计等微观层面研究,能够在实践中总结并提炼传播创新模式,同时可通过理论讲述,指导学生的实践创新。
在创作实践方面,团队教师的教学专长包括交互媒体技术、视听创作、编辑出版、平面设计等,通过实践课程能够有效完成融合新闻编创、融媒体文化传播等领域的教学探索。
▲ 数字出版专业本科育人团队教师出席
全国出版融合发展论坛
高晓虹教授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王晓红教授获评为北京市教学名师,顾洁教授所讲授的《融合新闻学》获首批国家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付晓光教授、涂凌波教授、丰瑞副教授等多位教师获得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
在教学模式上,数字出版专业近年来在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基础之上,不断探索和吸纳最前沿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实践中的马新观为引领,打造示范性专业课程体系;以媒体融合推动新文科建设,提升课程学习效果;以产学研一体化为路径,实现高水平协同育人。在跨学科合作机制方面,与外国语学院联合开创了“英语实验教学平台”,强化培养在新媒体时代具有国际传播能力同时又能讲好中国故事的复合型人才。
▲ 左右滑动收看更多出版学院作品
在特色课程体系方面,数字出版专业在继续深化学院具有传统特色的“五条线”课程体系基础之上,近年来结合专业特色不断创新“创作线”的实现方式,通过小学期实践周、寒暑假社会调查实践等方式不断强化学生在数字出版方面的动手与实践能力。在新型课堂教学法方面,数字出版专业近年来积极拥抱实践案例教学新方法,打造了《出版案例作品研读工作坊》《解码中华文化基因案例研读》等多门专业课程,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提升了专业知名度。
近年来,数字出版专业的课程资源不断深化拓展。一是获批建设“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融合出版与文化传播国家新闻出版署重点实验室”“智能融媒体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为加快推进国家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前沿阵地。二是打造中国传媒大学出版智库,入选中宣部出版智库高质量建设计划,承担数字出版领域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行业服务、国际交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 出版学院连续两年入选国家出版智库
三是积极参与全国出版学科专业共建,与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开展深度合作,发挥中教集团资源优势,为数字出版专业提供成果出版发表、资源采购引进等支持与服务,共建科研基地、科研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等,积极实施图书、图片资源及数字教育资源库共建,合作开展语言文字出版和文化“走出去”工作;同时,还与人教研究院等共建计划入选机构积极合作,邀请众多出版界资深专家共同参与,打造“中国出版大讲堂”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专业资源。
▲ 《中国出版大讲堂》新媒体折页海报
再次恭喜数字出版专业本科育人团队荣获
“北京高校优秀育人团队”
聚焦建设新时代一流出版学科
不断努力探索实践
肩负时代使命,共创出版未来
猜你喜欢
供 稿/中国传媒大学出版学院数字出版专业本科育人团队
编 辑/王欣杨 许煜韵
校 对/郭苗苗 赵宏笙
主 编/韩 飞 董华茜
监 制/丰 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