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废弃竹筷,原本只是一顿饭的‘过客’,却在一家公司手中,摇身一变,成了高端家具。温哥华的这家创新公司,将废弃竹筷变废为宝,不仅解决了一次性餐具导致的资源浪费,还引领了一场再利用经济的风潮。
▍一次性筷子的危与机
每双一次性筷子的“寿命”平均只有20分钟,却需要经历漫长的生产、运输和加工过程。这些竹筷从竹树开始,经过复杂的制造加工,然后经历9,000公里的长途运输,最终到达本案例的所在地温哥华。尽管它们经历了如此复杂的生产过程,却在短短20分钟内被丢弃,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
每天,温哥华大约会丢弃100,000根竹筷,这个数字令人震惊。创始人在一次吃寿司时,对这一现象感到十分伤心。他意识到,每根竹筷背后,都蕴藏着巨大未被利用的资源。灵感油然而生,他决定以提高竹筷资源利用率为切入点,探索一种可行的商业模式。这一思考促使他开启了创业之旅,着手将废弃的竹筷回收并转化为全新的产品。
▍用众筹验证市场
创意虽然美好,但如何验证市场是否真正需要这样一款废弃竹筷改造的产品呢?为了以最低成本验证市场需求,团队选择了一个高效又经济的方式:众筹。他们在某众筹平台发起了项目,将回收筷子制作的杯垫、托盘等家居小物展示给大众。这一举动不仅仅是为了筹集资金,更重要的是为他们的创意在市场上找到立足点。
结果超出预期——项目吸引了大量关注,短时间内筹集到了第一笔资金,最重要的是验证了市场的热烈响应。消费者对“用废弃筷子做家具”的概念表现出了浓厚兴趣,并愿意为这些环保产品买单。通过众筹,团队成功建立了品牌初期的信任与认知,为后续扩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回收再利用」(Recycling) 还不够,「升级再造」(Upcycling) 是下一步
最初,这家公司只是从废弃筷子制作杯垫。每周,他们会从温哥华附近大约300家餐馆收集用过的一次性筷,餐馆会免费提供这些筷子,每天他们能够收集接近300公斤的废弃筷子。
收集到的筷子会被送往“微型工厂”。首先,筷子会被放入特制的设备中,通过上下晃动使它们整齐排列。接着,它们会被浸入一种水性树脂中,作为保护涂层,随后放入高温烤箱中烘烤五个小时以上,温度高达93°C,以杀死其中可能存在的细菌。接下来,筷子被敲打散开,准备进入下一个处理步骤。
接着,筷子会被分批称重,每批大约为560克,然后用液压机施加数百磅的压力将它们压缩。这个工序的核心目的是将一次性筷重新聚合成一种全新的工程材料。最终,这些材料会被制成8×8英寸的“砖片”,这种“砖片”具有与原竹子相同的强度、耐用性和美观性,成为制作家具等产品的基础模块。它们也可以被研磨、切割成小型产品,比如杯垫,甚至是骨牌。
▍从标准小物件到定制家具,实现商业单点突破
随着品牌的逐步发展,这家企业不仅走向了高端定制路线,还在生产模式上进行了创新,成功实现了环保理念与商业的完美结合。与传统家具不同,这些环保产品并非大量生产,而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的专属家具。每一件家具都具有独特性,满足了消费者对个性化、环保和高品质生活的需求。无论是餐桌、办公桌还是定制的小物件,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品味,打造专属于自己的环保家具。
例如,一张餐桌需要约3,800根回收筷子,而一张办公桌则需要10,000根,定价约为1,000美元,与一张由实木制作的桌子价格相仿,这大约是IKEA桌子的三倍价格,但消费者愿意为其环保价值和个性化定制买单。通过这一高端定价策略,企业不仅突出了“升级再造”的理念,还有效彰显了消费者对可持续产品的认可和对环保理念的支持。
另外,为了更高效生产高端定制产品,企业采用了“微型工厂”模式,打造分布在各个城市的小型加工点。这样一方面方便了筷子的回收与处理,减少了运输成本和碳排放;另一方面,也加快了业务的扩展,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并普及了环保教育。通过这种灵活且高效的生产模式,企业能够迅速在全球市场扩张,并推动“环保定制”概念的传播。
此外,为了进一步加速业务扩展,企业还启动了特许经营模式,允许其他创业者加入“微型工厂”网络。通过支付初始费用,特许经营者能够获得品牌授权和完整的技术支持,帮助企业迅速提升市场占有率,同时将环保理念推向全球。
这两者的结合——高端定制与灵活高效的微型工厂——让企业在环保与商业盈利之间找到了平衡,成功实现了“环保产品”的市场转化,并创造了持续的商业价值。
▍“筷子”之后,下一块创意“废料”会是什么?
废弃筷子变废为宝,那么,世界上还有多少看似无用的资源,等待我们去发现、转化和再造呢? 从竹筷到家具,从废弃材料到高端定制,这个商业故事只是一个开始,未来或许我们能看到更多创造性和环保的商机。从废纸、废塑料到废旧衣物,几乎所有看似无用的资源,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改变世界的创业故事。这个故事不仅激发了对绿色商业的思考,更让我们意识到,创新无处不在,商业的未来,可能藏在每一个“废物”中。
微信二维码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公众号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往期精彩回顾:
1.青年可持续企业家的真诚对话 | 青企俱乐部001场活动回顾
推荐阅读(点击即可进入阅读合集):
如果您想加入ESG管理与可持续供应链付费社群,与行业内的专家、学者和供应链伙伴进行互动交流,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企业微信,工作人员会联系您并沟通入群事宜。
如需咨询服务,可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小助手,我们会及时为您提供相应规划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