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巴西劳动和就业部在官网发文,通报了某中资车企的外包建筑公司施工工人生活条件不佳的事件。据悉,涉事建筑公司亦为中资,涉及的施工工人为163名,目前工人均被安置在酒店等待后续处理。此次事件除了涉及疑似扣留身份证明文件、向雇主或代理支付押金、职业健康保护缺失等话题,还着重强调了工人生活条件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宿舍、洗手间、淋浴室、食堂等。
在中资出海的大背景下,如何“入乡随俗”,更好地融入当地环境、遵守当地法律法规成为众多中资企业关注的焦点。但这个焦点鲜少聚焦施工工人的生活条件。此次,环一可持续发展实验室将分两期分别整理国内和国际有关施工工人生活条件的相关规定,为相关施工和建筑企业提供参考,助力他们更好地建设大家的理想。
没有时间看完全文的朋友可以先看本文的结论:我国目前已经有全国性的有关施工工地施工工人生活条件的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但具体的实施计划和规定更多还是由地方政府在主导和实施。多数地方政府文件都对宿舍的面积、人数、床铺质量,洗手间、淋浴室的数量和质量,食堂的安全都有明确和严格的规定。
另外,根据巴西劳动和就业部的信息,他们将于12月26日举行该事件的听证会,以核实雇主是否支付了款项,以及是否遵守了通知中的所有决定。环一可持续发展实验室将持续追踪并为大家解析。
目前国内国家层面可供参考的有关建筑工人施工现场生活环境的法律法规或标准主要有6部(见表1),其中法律规格最高的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性质为法律,为强制执行,有关内容为第29条,即“施工单位应当将施工现场的办公、生活区与作业区分开设置,并保持安全距离;办公、生活区的选址应当符合安全性要求。职工的膳食、饮水、休息场所等应当符合卫生标准。施工单位不得在尚未竣工的建筑物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虽然《条例》有提及职工的膳食、饮水、休息场所应符合卫生标准,但并没有定量的标准。
来源:EFC 环一整理
除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22年发布的《建筑与市政施工现场安全卫生与职业健康通用规范》(下文称“通用规范”)为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要求全部条文必须严格执行。《通用规范》中有关工人生活条件的规定集中在第五章:卫生管理。该章要求施工现场根据工人数量合理设置临时饮水点、厕所、宿舍和休息区,但并没有说明具体量化的标准,在实践中很难有参考意义。
规定最完善的是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09年发布的《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下文称“规范”)和2020年发布的《建筑工人施工现场生活环境基本配置指南》(下文称“指南”)。
《规范》将施工工人的生活条件统称为“生活用房”,其中包括宿舍、食堂、餐厅、厕所、洗室、浴室、文体活动室等。其针对宿舍、食堂、厕所、盥洗室的量化要求如下:
1. 宿舍
人均使用面积≥2.5平方米;
宿舍室内高度≥2.5米;
每间宿舍居住人员≤16人;
床铺搭设≤2层。
2. 食堂
食堂与厕所、垃圾站等污染源的距离不宜小于15m,且不应设在污染源的下风侧。
3. 厕所、盥洗室和浴室
厕所的厕位设置应满足男厕每50人、女厕每25人设1个蹲便器,男厕每50人设1m长小便槽的要求。蹲便器间距不应小于900mm,蹲位之间宜设置隔板,隔板高度不宜低于900mm;
盥洗间应设置盥洗池和水嘴。水嘴与员工的比例宜为1:20,水嘴间距不宜小于700mm;
淋浴间的淋浴器与员工的比例宜为1:20,淋浴器间距不小于 1000mm;
淋浴间应设置储衣柜或挂衣架;
施工现场宜单独设置文体活动室,使用面积不宜小于50m。
时间来到2020年,为了加快培育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三份指南,分别涉及生活环境、劳动保护和作业环境。《指南》在继承《规范》有关宿舍的使用面积、室内高度、通道高度和床铺搭设的建议外,将推荐的每间宿舍居住人员缩小至8人,还细化了通道宽度、床铺高度、床铺面积和床铺间距:
每间宿舍居住人员≤8人;
通道宽度≥0.9米(小编注:超过成年人一个手臂长度);
床铺高度≥0.3米;
床铺面积≥1.9米×0.9米;
床铺间距≥0.3米。
但值得深思的是,发布于2020年的《指南》没有食堂、厕所、盥洗室和浴室的具体量化建议,甚至没有了文体活动室的建议。
目前两份文件都处于有效期,但《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作为国家行业标准,实为推荐性标准,并不具有法律效力,而《建筑工人施工现场生活环境基本配置指南》的性质为“意见”,也无法律效力。两个文件实质上并不能够对施工单位有任何的管理作用。
读到这里,可能会有读者朋友抱怨国内有关施工工人生活条件的保障不够完善,但别着急。在国家层面出台指导文件的基础上,不少地方政府会针对自身情况制定进行相应修改和适应。以北京市为例,2020年,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和管理导则》和《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图集》(生活区设置和管理分册),用以指导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生活区的标准化管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和管理导则》对宿舍、食堂、卫生间、洗衣房、淋浴间都有非常明确的有关设备配备比例的量化规定,这份文件也是少有的提到将设置女性单独的卫生间和建议设置夫妻房的文件。在此基础上,《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图集》更是将示意图与设施标准一一对应(见图1和图2),方便施工单位参考。
除此之外,南京、上海和重庆都有针对施工现场施工工人生活条件的规定,上海相关文件还特地指出,违反规定者,将会面临法律后果。
来源:EFC 环一整理
来源:EFC 环一整理
经过一番梳理,我们可以简单得出结论就是,中国目前已经有全国性的有关施工工地施工工人生活条件的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但具体的实施计划和规定更多还是由地方政府在主导和实施。尽管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在对女性工人权益的保护方面还有很大进步空间,但总的来说,国内的施工工人生活条件在法律层面上是能得到较好的保障的。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公众号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往期精彩回顾:
1.EcoVadis 2025年方法论变更:更精确的评分,更透明的责任
推荐阅读(点击即可进入阅读合集):
如果您想加入ESG管理与可持续供应链付费社群,与行业内的专家、学者和供应链伙伴进行互动交流,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企业微信,工作人员会联系您并沟通入群事宜。
如需咨询服务,可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小助手,我们会及时为您提供相应规划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