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RR文章分享: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闫俊强研究团队提出一种介导帕金森病发展的新机制

文摘   2025-01-25 16:30   北京  

原著

退行性病与再生

提出一种介导帕金森病发展的新机制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闫俊强研究团队

帕金森病是由于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退行性死亡引起的常见神经退行性疾病,至今还没有有效的方法来预防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退行性死亡。内质网应激和线粒体自噬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线粒体功能障碍是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的一个重要的信号通路,并在帕金森病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抗增殖蛋白2是一种在线粒体内膜上的自噬受体,可参与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介导的自噬,也可抑制线粒体碎片积累,并在线粒体动力学方面发挥调控作用。抗增殖蛋白2可通过激活线粒体自噬来抑制氧化应激相关神经元死亡,改善细胞死亡和炎症反应。然而,抗增殖蛋白2介导的线粒体自噬是否在帕金森病中发挥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PERK是内质网应激下细胞命运的调节因子,Parkin是未折叠蛋白反应的靶点,受到PERK的调节。目前尚不清楚PERK是否可通过Parkin调节抗增殖蛋白2介导的线粒体自噬。


来自中国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闫俊强团队认为,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诱导的帕金森病动物模型中,沉默抗增殖蛋白2会加重其多巴胺能神经元丧失,并导致运动障碍,而过表达抗增殖蛋白2则可以减轻这些症状。且在1-甲基-4-苯基吡啶诱导的细胞模型中,过表达RBR E3泛素蛋白连接酶(Parkin)可增加抗增殖蛋白2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的共定位,并促进线粒体自噬。磷酸化PERK可调节Parkin参与抗增殖蛋白2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因此PERK-Parkin通路在调节抗增殖蛋白2介导的线粒体自噬中的作用。研究提示,了解抗增殖蛋白2与内质网应激和Parkin的相互作用,可能有助于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来预防或减缓帕金森病的发展。


文章在《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杂志2024年8期发表。

扫描二维码或复制链接

阅读原文

https://www.sjzsyj.com.cn/CN/10.4103/1673-5374.389356

引用本文:

Zhang Y, Yin S, Song R, Lai X, Shen M, Wu J, Yan J (2024) A novel mechanism of PHB2-mediated mitophagy participa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Parkinson’s disease. Neural Regen Res 19(8):1828-1834.

NRR杂志对稿件体例的要求
NRR杂志出版重点
NRR杂志专业研究团队助力优秀专家及团队提高国内外学术影响力!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杂志
主要发表来神经再生领域的基础实验研究,转化医学研究,以及能够以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验证结果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CT),神经再生领域的循证医学研究,以及具有前沿性的特邀专家综述和学术探讨类文章。更多向SCI投稿,临床科研设计与注册,科室学术成果推广,欢迎您随时咨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