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两期节目,我们聊了多品牌战略这么多年来的得与失,以及多品牌对于中国车企高端化发展的帮助。那么多品牌战略对低端走量的车型又有哪些影响呢?
以下为本期视频文字版:
如今内卷的汽车市场中,对于国际传统车厂来说,多品牌战略中的许多低端品牌都消失了,像雪佛兰的科鲁兹、福特的福睿斯等A级车市场的经典车型,都淡出了市场。
并且从市场份额来看,从2019年到2024年的五年时间里,A级车从65%衰退到了40%左右的水平,而且这里面比亚迪的车型占据了很大一部分。
建立一个新的品牌,无论是高端还是低端,都需要大量的投入。成本不仅体现在产品研发和生产上,还包括销售渠道的建设和维护。尤其在中国市场,下沉市场的潜力巨大,四、五、六线城市的需求不容忽视。对于价格在15万元以下的车型来说,这些城市才是真正的市场所在。
然而,将销售渠道扩展到这些低线城市面临诸多困难。以蔚来为例,如果要通过直营店模式覆盖到六线城市,不仅投资巨大,而且现实性较低。4S店虽然已经面临经济困境,但利用现有的销售渠道可能是更为实际的选择。小鹏的做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充分利用了现有渠道来避免重复投入,并为4S店带来了更多的客群和销量支持。
对于四、五、六线城市的消费者来说,智能车和电动车更具挑战性,因为他们对这些新技术的认知和接受度相对较低。因此,客户服务和用户体验需要更加到位,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这不仅仅是销售问题,更是如何在不同层级的城市中提供一致且高质量的服务体验的问题。
从经济角度来看,推出低价位车型的成本并不比高端车型低多少。例如,一辆15万元的小鹏MONA与一辆20万元的车型相比,尽管售价更低,但在轮胎、电池、续航能力以及智能座舱等方面并没有显著的成本差异。唯一的区别可能在于智能驾驶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降价意味着利润空间的压缩,再加上营销和渠道建设的成本,使得推出新的低端品牌变得不切实际。
在当前市场状况下,实施多品牌战略并向下延伸更具挑战性。丰田和比亚迪的成功经验表明,利用现有品牌和渠道下沉是更为可行的方法。丰田和比亚迪通过优化产品配置和供应链管理,确保了其低端产品的竞争力和可靠性,同时保持了品牌形象的一致性和正面性。
此外,创新仍然是关键。即使是经济型车型,也需要具备一定的科技创新能力,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就像开头说的比亚迪DM-i技术。这种技术创新不仅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还增强了品牌的差异化优势。
最后,销售渠道的布局至关重要。比亚迪通过海洋网和王朝网分网销售的方式,实现了广泛的网点覆盖,从而提高了市场渗透率。同时,品牌整体的形象和口碑效应也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一个健康、向上且一致的品牌形象不仅能减少市场营销的投资,还能通过客户口碑带来持续的传播效应。
综上所述,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实施多品牌战略并向下延伸极具挑战性。利用现有品牌和渠道进行优化和扩展,可能是更为实际的选择。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加强技术创新、优化供应链管理和提升客户服务水平,企业可以在不增加过多成本的情况下,实现市场份额的扩大和品牌影响力的提升。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