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人才智慧,共创人才友好型城市——2024年人才友好型城市研究报告发布

文摘   2024-09-29 10:47   广东  


2024年9月26日,《2024年人才友好型城市研究报告》正式发布。苏州、济南、太原、长沙、海口、常州、鄂尔多斯等城市在发布会上分享了建设人才友好型城市的相关经验。



人是城市之灵,是城市之魂

“人才友好型城市研究报告”由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发起并完成,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智能分会提供技术支持。报告通过深入挖掘互联网求职搜索、招聘和社会现状数据,结合大数据、AI技术,构建创新、科学、全面的人才友好型城市量化评估指数体系,科学分析、系统评估我国城市人才友好度。本次报告的指数体系主要着眼于城市人才吸引力和城市人才发展生态两个方向。人才吸引力指数包括人才向心力、人才输送力、人才净流入、人才聚集度、人才保持度、本地就业等6个指标。人才发展生态指数包括公共服务友好度、生活品质友好度、职业发展友好度、产业创新友好度等4个指标。综合来看,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凭借综合优势成为当之无愧的人才友好型城市,苏州、杭州、成都、南京等城市表现不凡。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作为经济发达区域,吸引人才表现可圈可点。东部地区凭借其经济和发展优势,吸引了大量人才,而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部分城市也呈现出较强的人才友好度。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会长欧晓理表示,“人是城市之灵,是城市之魂。人才是城市之根,是城市之本。”人才强国战略是党和国家长期以来坚定实施的重大战略。人才是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保持对优秀人才的吸引是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很多城市在人才吸引力和人才发展生态方面的优异表现,不仅推动了城市自身的经济发展,也为区域和全国范围内的人才流动和优化配置提供了有力支持。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副会长、人才友好型城市研究课题组组长刘辉表示,本次报告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对全国城市人才的现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解读,全面反映了重点城市、重点区域的人才流动现状和人才发展生态现状。下一步,课题组将持续改进和更新报告的方法和指标,以期提供更准确、更全面的人才友好型城市评估,争取能够对每个城市的人才友好度进行详细评估,为城市决策者提供更具参考价值的信息和建议。



做一座有温度的城市



济南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阳介绍说,做一座有温度的城市,在优待礼遇人才方面大招不断,把人才的“关键小事”当成“头等大事”,打动人心、抓住人心、留住人心,才能让人才和城市同频共振、双向奔赴。在人才工作方面,济南已初步建立了一套系统化、成体系、有特色的组合拳。在2023年,济南新引进青年人才16万人,其中博士1500余人,引进海外留学人员2000余人,全市人才总量突破278万。这汇聚而来的济济人才,是济南大力实施人才强省会战略,着力构筑“天下泉城、人来无忧”全生命周期人才服务体系,持续创新引才模式、拓宽引才渠道取得的丰硕成果。



太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继承表示,进年来,太原锚定“六地”发展定位,升级“一揽子”人才新政,打出一系列招才引智“组合拳”,城市吸引力不断增强,人才集聚度持续提升。特别是全省“人到山西好风光”人才宣介活动开展以来,太原充分发挥省会城市引领带动作用,充分展示三晋大地的爱才之心、引才之切、用才之诚,全面展现太原之韵、太原之美、太原之变、太原之进,吸引集聚更多高层次人才来并创业就业,为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鄂尔多斯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高闻何介绍说,鄂尔多斯将2024年作为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启动年,围绕制度、文化、环境、民生、发展五个维度制定建设方案,统筹各有关单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深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持续完善科研任务“揭榜挂帅”“赛马”制度,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



海口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翊表示,海口正在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人才高地。2018年4月以来,海口坚持引进和培养“双轮驱动”,统筹实施“椰城优才计划”,大力引进院士和高端创新团队,“订单式”培养研究型、创新型人才。创新境外人员参加职业资 格考试、执业、聘用等管理制度,不断加大人才对外开放力度。出台落户、购房、购车、子女 入学等一系列服务保障政策,探索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人才服务机制不断完善。2018年4月13日以来共办理引进人才落户30.22万人,占全省人才落 户总数(37.00万)的81.68%。持续优化的发展环境对人才的吸引力越来越强,各类人才对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前景普遍看好。



长沙市政府副秘书长王德志表示,“吸引人来”只是第一步,真正重要的是拥有“把人留下”的能力和底气。既留得住人才,又留得住人心。近年来,长沙持续践行“人才强市”战略,就是要“来真的、干实的”——真心实意服务人才,把人才摆在C位;真材实料支持人才,让人才巅峰出道;真抓实干成就人才,助力人才破壁出圈。



常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李正关表示,常州全力打造全国青年创新创业最向往城市。围绕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市”目标,常州市自2021年起启动实施青年人才生活居住双资助政策,对新引进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高级技师、全日制本科生和技师实施一系列购房和租房资助,最高可享受30万元。2023年,常州共引进各类人才超12万,已连续三年年引才人数超10万,目前人才总量近180万人。



数智洞见城市,人才引领未来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常务理事、人才友好型城市研究课题组副组长祝恒书介绍说,《2024年人才友好型城市研究报告》显示,全国城市人才流与留有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北上广深在多项人才友好指标上遥遥领先,省会(首府)及副省级市优势明显;北上广深依然是主要的人才聚集地,人才流入意向遥遥领先,省会(首府)及副省级市人才吸引力具有显著优势;北上广深跨区域流动意向提高,人才向心力有所下降;中小城市本地就业倾向提高,人才向心力提升。


其次,从公共服务现状来看,特大城市领跑,各地区省会城市优势明显,为人才提供了优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洞察生活品质,东部城市优势显著,中西部城市有待提升,大城市吸引人才,但生活品质不一定高;而从职业发展优势来看,北上广深领跑,职业发展机会丰富,东部沿海城市具有优势,新兴城市潜力待挖;至于产业创新方面,北上广深引领产业创新,省会(首府)及副省级市持续吸引高素质人才,潜力巨大。


第三,重点城市群指数水平对比,珠三角城市群优势明显,产业创新力强;长三角城市群各维度较为均衡,京津冀城市群在人才净流入指数、生活品质友好度方面有待提升;人才流入、流出、净流入分析来看,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城市群人才吸引力优势显著。


第四,2023年下半年至2024年上半年全国各地跨城求职意向显著上升,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城市群的人才吸引力保持高水准,当地求职者跨城求职需求意愿较低。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人才吸引力与输出力并存,区域吸引力强,呈现双向互动;城市群的流动人口结构差异显著,发达城市群(如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对高收入、高学历人才吸引力强,欠发达地区人才流失问题严重,侧面反映出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本文转自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微信公众号



END



观看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数智化发展白皮书全文请扫下图二维码


期待你的

分享

点赞

在看


青贝克智慧工场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智能分会官方公众号,致力于推动人力资源智能化的研究与应用,促进相关人才的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发展,提供相关学术成果、专业知识、实践案例和专业化咨询服务,组织智慧沙龙等,为您提供一站式的人力资源智能化的共享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