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还有人说深圳是文化沙漠,那就太out了,这次深圳文博会又有一抓人眼球的新文创“字在”品牌火爆出圈。
穿梭在人流如织的文博会,每年都看每年都在寻找新的发现,远远望去,热情洋溢的字在创始人刘美松正在跟前来询问的各地朋友介绍他的产品。文博会前有幸与刘总相识,此次“偶遇”故友,也是缘份。
以中国汉字生态为核心创作的字在文创产品齐聚一堂,在密挂的中式灯笼的光晕下格外耀眼。刘总给我们一行人介绍了他们的新产品及商业模式,联合国内顶级智库专家及设计师,以招募合伙人的形式,创建字在文创产品的产业生态,既弘扬中华汉字文化,又实现商业价值。刘总说了一句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话,他说:“我们要让加入我们的合伙人先盈利,我们的商业模式才是成功的。”
企业家该有的格局和担当,亲自上阵为过往的游客讲述字在品牌故事,汗珠从他深浅不一的面颊滑过。在我印象中,这样事必躬亲的、对事业如此热忱的创始人还是那个火星狂人陈冬平。
满含笑意充满活力,为事业,为弘扬民族文化,为中国的产业可以屹立世界之林,这就是企业家精神吧!让人感动也让人敬佩。
此次文博会上,据媒体报道,“字在”每天人流量爆满,展期预计签约金额超700万元。
“字在”品牌创始人刘美松接受媒体时说,“20载文博会见证“字在”品牌升级蝶变。如今,“字在”用汉字讲好中国故事,实现产业赋能增值,打造城市流量新入口。”
我想,像刘总这样在深圳用商业的思维重新活化中国文化,才是中国文创产业的未来,才能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商业盈利从来都不是可耻的,反而应该被推崇,必须拿政府补助才能完成的商业模式将在未来越来越难以为继。政府扶持,是为了给企业家创新创业提供有利条件,而不是持续性的付出没有回报。
任何公共事业追其根本都是全民买单,商业闭环是文创产业应该也必须要思考的话题。消费者满意的文化产品,消费者自然愿意直接消费,如果需要通过政策强制消费的文化产品,那么其可持续性就很差。白送的好像占了便宜却不会得到珍惜,真金白银愿意买回家的产品才能获得消费者的偏爱。而字在,用现代美学活化汉字文化,件件精品,真正将文化与商业结合。
字在与很多商业品牌联名。中国现在做的比较好的文创品牌有故宫文创、敦煌文创、三星堆文创等。我问刘总,考虑跟故宫联名吗?他没有正面回答,而是从文化方面给予解释,他说“故宫有六百年历史,中国的汉字有五千年历史。”我想,在文化厚度方面,故宫文化确实与汉字文化无法相比,而刘总对于字在的远大理想可能也比故宫文创更有信心。
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文字是重要载体,贯穿历史看古今,可以弘扬发展的中华文化文创产业未来拥有广阔市场。中国,需要更多像刘总这样,对中国文化热爱,又善于整合资源将文化活化变现的企业家。
祝字在的创始人刘美松可以带着字在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比心~🫰
字在品牌故事
「字在」创立于2013年,是一家以汉字生态为核心的文化综合服务商。
「字在」创始人刘美松是国内知名的活字印刷收藏者,多年来致力于执着探究并唤醒式微已久的活字与汉字文明。十年活字收藏,炼造了「字在」品牌的 文化基石。
「字在」拥有完整的中国活字相关的收藏体系,泥、锡、木、铅、铜、瓷等多种活字形态一应俱全,铅活字不计其数、光绪年间的木活字数十万枚、铜模数百万枚,各类铸字机、活字印刷机及辅助设备数百余台。
「字在」依托庞大的活字收藏资源,搭建起传统与现代的桥梁,融合汉字艺 术与现代设计,持续开发出数百款具有专利的字文化创意产品,使汉字之美转化成可视、可触的生活形态与创意载体,并同步打造以汉字精神及其延展为核 心的传统文化活化的生活场域。目前「字在」的字文化创意产品已获得各项专利200多项。
「字在」探索汉字产业化创新道路,主张以精神赋值产业生态,提出传统文化年轻化,中国文化国际化的创新思想,构建文化、艺术、产品、营销立体维度的产业文创方法体系。
「字在」以“有国家,有字在”为企业使命,传播中国汉字文化,唤起人们 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让汉字之美成为日常。坚持“诚信、精进、创造具有社 会意义的客户价值”为企业经营价值观,努力发展成为中国最好的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