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以为87版《红楼梦》电视剧,只是中国电视剧的一个良好的起点,之后的电视剧必将会有又好又快的大发展、大辉煌,可是没想到,87版《红楼梦》它竟然成了最后的巅峰。这是时代的悲哀吗?可以这样说,87版《红楼梦》电视剧,演员成就了角色,角色也成就了演员,相互成就,相得益彰。如今,当我们看《红楼梦》著作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就会联想到87《红楼梦》中的对应人物,比如,一看到林黛玉,就会自动带入陈晓旭的音容,一念到王熙凤,脑海中就会浮现邓婕那张脸,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一提起贾宝玉,就想起欧阳奋强的面如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以致于再看后来拍的电影、电视《红楼梦》,都会不自觉的以87版为标杆去衡量,去比较。其实,87版《红楼梦》的最终敲定的演员名单和一开始剧组看好的演员大相径庭。1983年,导演王扶林为了选出最契合角色的演员,剧组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海选,公开向全社会甄选演员,降低门槛可谓前所未有,各地报名的人蜂拥而至,数不胜数。剧组租了一间房子,专门接收来自全国各地成百上千封自荐信。王扶林导的选人标准,首要的是看气质,不管名气和出身。最后在数万名候选人中,王扶林导演拍板定下了第一批女演员。这选出来的60个人,来自全国各地,职业那是五花八门,有来自戏剧团的、有小话剧团的、有当售货员的、有卖车票的、有车间焊工的、有皮鞋厂的…… 那一年,18岁的陈晓旭,给剧组寄过去一封自荐信,里面附了一张照片和一首小诗。她那略带忧郁的眼神,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和林黛玉的人物形象非常契合。那首小诗,也是她自己写的,题目叫《我是一朵柳絮》——“我是一朵柳絮,长在美丽的春天里,因为父母过早把我遗弃,我便和春风结成了知己。我是一朵柳絮,不要问我家在哪里,愿春风把我吹到天涯海角,我要给大地的角落送去春的消息。”几天后,陈晓旭收到了剧组的回复,她到了北京,最后在三个饰演林黛玉的候选演员中几经波折,最终才如愿饰演林黛玉一角。张莉原本是陪老师的女儿去试镜的,结果就像陪闺密去相亲一样,对方相中了自己。张莉依靠自己的长相和气质被导演看中,让她试了个镜。结果,张莉的朋友落选,她自己进了剧组。并由一开始被安排出演丫鬟紫娟,最终饰演女主角薛宝钗,并取得成功。王熙凤这一角色的选定,竞争也很激烈。一开始的候选人有三个,周月、乐韵和邓婕。当时乐韵的呼声最高,可她因为要出国,主动放弃了角色。周月一开始也是竞演王熙凤的,后来又改成李纨,最终又演了尤三姐。邓婕自然条件不算多有优势,个子较低。相比其她美女,她的相貌平平,而且身高只有1米55,都认为她没有威风凛凛、盛气凌人的王熙凤的形象。那么,邓婕是靠什么打动导演的呢?是她那举手投足间的那股英气,那股气场,那股泼辣范儿。她的气质征服了导演。据说最后导演运用增高鞋等技术弥补了她身高的不足。邓婕也不负众望,把王熙凤给演活了,活脱脱的凤辣子形象从书中跑了出来,演绎出了独一无二的王熙凤,在那个年代,拍一部戏是很认真的,不求速度,只求质量。认真到什么程度呢?这些经过层层选拔,挑选出来的演员,被安排到圆明园培训。剧组就是要重新塑造演员,要的是纯真的气质。一张白纸似的外行反而更有创作的空间。为了让这些演员们迅速进入红楼梦的世界, 演员们集中在北京圆明园进行了40天的封闭式训练,严格管理。看一下87版《红楼梦》顾问团成员,阵容可谓空前绝后的强大:王昆仑、王朝闻、沈从文,成荫、林辰夫、 阮若琳、 启功、吴世昌、吴冷西、周扬、 周汝昌、杨乃济、杨宪益、赵寻、钟惦棐、曹禺、蒋和森、戴临风、朱家溍、吴祖光等做顾问,把关每一处细节。这些红学大师和专家们,也被请去给年轻的演员们讲解原著,帮她们更好地理解角色。演员们都很较真。因为《红楼梦》大观园的姑娘都会作诗写字,因此小演员们也都得学作诗、写字,舞蹈,练习琴棋书画,修养气质,向角色靠拢。那时候她们根本不讲片酬,一集也就60多块钱的补贴,可没有人抱怨,也没人因为钱少去懈怠。这一群从全国各地走来的年轻人,在王扶林导演和《红楼梦》剧组的调教下,渐渐的都成了红楼梦中人,演员与角色高度融合在一体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该剧播出后,得到了大众的一致好评,重播千余次,被誉为“中国电视史上的绝妙篇章”和“不可逾越的经典”。(网图,侵删)
感谢关注。猜您还想看:
*凌晨,单车疯了!郑州万名大学生夜骑百里达汴京。壮观!青春的热情点燃了黑夜。
*红楼梦||晴雯只是在撕扇子吗?她究竟要撕去什么?竟引出宝玉的“爱物论”。
*《红楼梦》中的那些生僻字,看看你认识几个?
*红楼梦||紫鹃“试玉”,是喜是悲?试出了“二玉派”的无助,还是“二宝派”的动作加快。
*刘德华台北高唱《中国人》意义非凡,遭“绿蝇”阴阳怪气抵制。
*岳云鹏首度回应火爆模仿者,一席话尽显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