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
DOI:10.1186/s13045-024-01640-8
01 引 言
癌症是全球第二大死因,且预计未来20年里全球癌症负担将持续增加。据统计,在2022年约有2000万新增病例和970万癌症相关死亡病例。全球癌症负担因人口老龄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环境变化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在中低收入国家。癌症流行病学研究对于制定政府卫生政策至关重要,这种研究可以提供识别风险因素、制定筛查政策及资源分配等的关键数据,政府可以据此指导人群减少接触相关风险因素。流行病学数据和癌症类型的变化在全球各区域有所不同,其中2022年亚洲癌症病例和死亡占比最高。具有不同的人类发展指数(HDI)的国家中,人群高发癌症类型不同。而新冠疫情后,癌症患者死亡风险似乎有所增加,其症状也有所加重。因此,需要评估新冠疫情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趋势并制定改善全球癌症质量控制管理体系等一系列的防控策略。GBD(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2021首次估算了1980年以来的癌症发病死亡率,其可以促进对不同地点和时间框架的癌症负担的标准化评估,为分析癌症的动态变化提供了更多的数据。本研究利用GBD 2021的数据来估计1990/1980至2021年间204个国家和地区的发病率、死亡率和风险因素,为政策制定和改善癌症预防举措提供信息。
02 方 法
GBD数据来源:GBD 2021癌症估计通用框架排除非黑色素瘤皮肤癌、良性及原位癌、特定造血系统癌症等,依据国际疾病分类ICD将癌症分为34类。癌症发病率数据源于多个登记处或联合数据库,包括五大洲的癌症发病率、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可通过特定工具按多维度分类获取。此外,GBD 2021计算了从出生到≥ 95岁的23个不同年龄类别的基本统计数据,涵盖男性、女性和所有性别。该数据来自于204个国家和地区,分为21个区域和7个超级区域。本研究从中选取了1990–2021年及1980–2021年肿瘤相关数据,并估算了34种癌症的年龄标化发病率(ASIR)和年龄标化死亡率(ASDR),并按ICD-10评估了癌症发病、患病及残疾情况。发病率由死亡率结合死亡率与发病率之比(MIRs)得出,该死亡率及MIR估计基于最新的GBD研究方法。
评估:GBD 2021研究团队针对各年龄段男女性分别建模估算其各自的发病率与死亡率。研究采用死因集成模型,来估计不同性别、年龄、地区和年份的特定病因死亡率;并运用DisMod-MR2.1软件(贝叶斯元回归工具),经分析级联过程估算发病率。建模前通过分解未按年龄和性别分布的数据、应用贝叶斯元回归等方式调整数据点与偏差。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作为衡量整体健康损失的综合指标,由过早死亡损失的生命年(YLLs)与伤残损失的生命年(YLDs)相加而来,YLLs依据标准预期寿命,通过特定病因死亡人数乘以死亡时剩余预期寿命计算。GBD 2021死因数据库包含自1980年起多种来源的数据,据此估算2021年风险因素导致的DALYs负担。借助GBD比较风险评估框架(CRA)与消化系统疾病相关风险因素的暴露与疾病负担。先量化风险因素暴露对健康结局的相对风险(RR)估计效应量,再结合不同年龄、性别、地区和年份的暴露分布及各暴露水平的RR,计算各风险因素的YLL和YLD人群归因分数。此外,通过社会人口统计学指数(SDI)展示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造成的癌症负担差异。SDI由25岁以下女性总生育率、人均收入随时间分布及15岁及以上人群平均教育水平等因素决定,取值范围是0(低SDI)到100(高SDI),依此将2021年各国按五分位数分为低、低-中、中、高-中、高SDI五组。
统计分析:在GBD框架下,通过对1000次抽样数据取平均,计算所有估计值的95%不确定区间(UIs),UIs的下限和上限分别由这1000次抽样中排序第25位和第975位的值确定。本研究使用R软件(4.2.3版本)进行数据分析,所采用的数据来自经华盛顿大学机构审查委员会批准且公开可获取的GBD研究,该研究分析遵循《准确且透明的健康估计报告指南》。
03 结 果
2021年,全球男女癌症占总死亡率的14.57%( 95% UI:13.65%–15.28%),占总DALYs的8.8%( 7.99%–9.67%)。在同一时期,ASIR和ASDR分别为790.33 ( 694.43–893.01 )和116.49 ( 107.28–124.69 )。这表明癌症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公共卫生问题。图1描述了男性和女性癌症发病率和发病比例的差异。2021年,女性的ASIR高于男性( 923.44:673.09 ),而男性的ASDR高于女性( 145.69:93.60 )。在两性中,非黑色素瘤皮肤癌的ASIR最高(74.10),其他依次是气管、支气管及肺癌(26.43)、结肠癌和直肠癌(25.61)、乳腺癌(24.56)、前列腺癌(15.37)和胃癌(14.33)。其中,肺癌的ASDR最高(23.50),其次是结直肠癌(12.40)、胃癌(11.20)、乳腺癌(7.90)和食管癌(6.25)。因此,旨在促进健康饮食和早期筛查这些癌症早期迹象的干预措施可能会减轻人群患病负担。值得注意的是,肺癌表现出最高的癌症负担,需要一项全面的预防战略,这包括加强烟草控制措施、减少空气污染、改善健康饮食、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实施全面无烟政策、加强公众意识运动和提供戒烟服务等。这些措施可有效减少烟草消费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年龄相关的性别模式呈现出一定差异。1990年至2021年间,女性的癌症发病率和ASIR均高于男性,且其ASIR呈现出较为稳定的趋势。1980年至2021年间,男性的癌症死亡率和ASDR高于女性,且其ASDR呈下降趋势。在过去40年里,全球范围内男性癌症的ASDR约下降了24.81%,女性下降了24.47%(图2)。
2021年,60–64岁女性和65–69岁男性的发病率最高。在55–59岁之间,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而65–69岁时,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图3A)。癌症发病率在较年轻的人群中呈上升趋势,尤其是50岁以下女性。男性和女性的死亡率均在70–74岁人群中最高,在40–44岁之前,女性的死亡率高于男性(图3B)。以上表明女性癌症发病率在增加,且男性的死亡率却高得不成比例。这种性别差异说明了男女风险因素的差异,如吸烟和饮酒,这在男性中更为常见;以及针对性别的癌症,如女性的乳腺癌和男性的前列腺癌。虽然乳腺癌和前列腺癌显著影响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总体性别差异,但这些差异不能仅仅归咎于这两种癌症。这表明仍然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定制策略来解决癌症中性别差异这一更广泛的问题。
2021年,全球ASIR呈现出地区差异。在204个国家中,美国的ASIR最高,为3304.9( 95% UI:2941.64–3699.14 ),而布隆迪的ASIR最低,为243.71 ( 206.6–285.36 )(图4A)。蒙古的ASDR最高,为214.81 ( 188.01–243.86 ),而阿曼的ASDR率最低,为44.21 ( 36.51–52.81 )(图4B)。在1990年至2021年期间,美国的癌症发病率增幅最大,达88%( 78%–97%),而布隆迪的癌症发病率降幅最大,为-15%( -26%–-1%)。另外,在1990年至2021年期间,莱索托癌症相关死亡率的增幅最大,达80%( 32%–140%),而哈萨克斯坦癌症相关死亡率的降幅最大为-50%( -56%–-44%)。这表明,不同地区癌症类型的差异受到每个地区独特的环境特征、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2021年SDI五分位中的高分组最高的ASIR为1671.46 ( 95% UI:1484.99–1875.02 ),最高的ASDR为123.22 ( 95% UI:113.06–128.96 )。而SDI低分组的ASIR最低,为336.09 ( 95% UI:288.48–385.96 ),ASDR为90.64 ( 95% UI:79.86–102.00 )。图5展示了1990/1980年至2021年间,五个不同SDI分组的ASIR和ASDR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高SDI和中-高SDI地区,ASIR和ASDR均有显著上升。然而,低、中和低-中SDI地区的ASIR和ASDR则呈现出稳定趋势。
04 结 论
癌症是一个重要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1980年至2021年期间,全球癌症的ASDR有所下降。然而,乳腺癌、气管癌、支气管癌和肺癌是全球最严重的癌症负担。不同地区和国家可能有不同的特定癌症类型的危险因素。了解各种癌症的病因对于制定符合当地特点和环境的有针对性的控制策略和干预措施至关重要。
相关主题文献
[1] Cancer Incidence, Mortality, Years of Life Lost, 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 and 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 for 29 Cancer Groups From 2010 to 2019: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 JAMA Oncol. DOI:10.1001/jamaoncol.2021.6987.
[2]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CA Cancer J Clin. DOI:10.3322/caac.21660.
[3] Stark differences in cancer epidemiological data between GLOBOCAN and GBD: Emphasis on oral cancer and wider implications. EClinicalMedicine. DOI:10.1016/j.eclinm.2022.101673.
[4] Cancer incidence, mortality, and burden in China: a time-trend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wi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United Kingdom based on the global epidemiological data released in 2020. Cancer Commun (Lond). DOI:10.1002/cac2.12197.
[5] African Cancer Registry Network. Cancer in sub-Saharan Africa in 2020: a review of current estimates of the national burden, data gaps, and future needs. Lancet Oncol. DOI:10.1016/S1470-2045(22)002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