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吴琦好
审校 | Steven
排版 | Jacob
个人简介
吴琦好,上海人,中国人民大学2022级法律硕士(国际商事预防和解决方向)在读,上海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文学学士,华东政法大学辅修法学学士学位。
曾获众达国际法律奖学金、涉外法治奖学金、校级优秀学生干部、校级三好学生、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等荣誉。实习方面,曾在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奋迅·贝克麦坚时国际律师事务所、方达律师事务所、金杜律师事务所等担任法律实习生。
竞赛方面,硕士期间,作为辩手,获FDI Moot深圳杯冠军(线上全球赛16强),贸仲杯亚军、积分赛最佳辩手,Jessup全国二等奖;作为教练,指导赛队获FDI Moot深圳杯一等奖、AIAC APAC全球16强、Seoul Vis Pre-Moot被申请人书状奖等。
公共服务方面,现任Vis Moot官方校友协会国际商事模拟仲裁比赛旧生会(Moot Alumni Association)中国项目组成员,曾任校级法律援助中心业务部志愿者、现任项目部副部长,《中国法学前沿通讯》编辑助理、“中美法律评论”公众号编辑,并参与了《中国国际商事仲裁年度报告(2023-2024)》书籍的撰写工作,负责仲裁案件数据分析部分。
00
过往与序章
人生往往充满不确定性,而面对不确定性的每次选择,都会充满挑战。
当年的疫情,打乱了人们的规划,也让我原学业规划为之调整。对于我而言,决定在国内攻读研究生并选择法律专业,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和转型。回想起来,这次选择使我内心充满了不安。本科的我同时就读上海外国语大学西方语系及卓越学院的高翻班,除了西班牙语专业课外,又进行了难度更高的英语强化专业课程学习,在有限的精力外,还辅修了华东政法大学的法学,但绩点相对较低。从“唯绩点论”的角度,选择转型法律可能并不是最适合的选择,因此选择读研的专业时,我非常犹豫:语言学习占据了极大部分的学习生活,是我的“舒适圈”,而法律却不是。之所以最终选择法律主要是出于兴趣,以及被其严谨和逻辑所吸引。当然,我也清醒地认识到外语可能是我为数不多的显性优势,尤其在当前不乐观的就业大环境下,不乏本身外语基础就很好的优秀法本生。但是未知和挑战总让我着迷,选择修读法律硕士提升未来就业上限的可能性就算微乎其微,我也义无反顾地鼓起本科专业优势将被“清零”的勇气投身于法律专业。在此,非常感谢人大法学院给予了我站在新起点的机会。
01
从模拟法庭启航
Vis Moot系列赛是我参加的第一个国际模拟法庭大赛,它开启了我后续FDI Moot、Jessup的道路。当年,人大赛队的选拔较为严格,能够成为其中一员,对我来说既荣幸又忐忑。幸运的是,在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我遇到了一群极其出色的队友,还有慷慨分享参赛经验的往届队员与教练们。他们不仅在专业上给了我极大的帮助,而且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在面临高压环境时如何保持冷静,并将内心的焦虑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比赛前夕,我记得曾在日记里匆匆记录下当时的不安:“稿子是下午才写好的,感觉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文书写作时尚欠考虑,但不知道在庭辩环节里发生了该怎么办……法律研究还是不够充分,虽然知道要用IRAC结构,但所选案例不够典型,论述不够充分,还有一些地方是明显有利于对方……”我担心自己发挥失常,辜负了队友和老师的信任、影响整个团队的表现,导致备赛期间的所有努力付之东流。然而,正是这种紧张感驱使我去寻找解决办法,去努力弥补不足。迷茫时,前辈们的教导犹如灯塔般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Z师兄曾对我说找到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的事情固然好,但更重要的是认清那些你不感兴趣或不擅长的部分。这句话虽简短却寓意深远,让我领悟到了选择与尝试之间的微妙关系——人生并非总能找到完美的匹配,勇于探索未知领域、正视自身弱点也同样重要。G学长的6条语音方阵,则是在关键时刻给我提供了具体的庭辩方法论,让我找到了实际操作的抓手。W师兄、L师姐等师兄师姐在每一次模辩训练后的指导和鼓励,更是让我屡次挫折后继续整装前行。
图1 第30届Vis Moot维也纳会场
图2 FDI Moot比赛现场 (右二)
在参加比赛和课程学习中,我对国际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国际经济法和国际私法等课程。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和机制,使我了解了如何在不同法域之间协调法律问题。这些知识不仅为我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也让我意识到在倡导全球化的今天,国际法作为调节国家间关系及应对跨国界挑战的有效手段,其地位愈发凸显。国际法不仅仅是一套抽象的原则和规则,更是促进国际合作、保障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工具。后来,我有幸参与了《中国国际商事仲裁年度报告》书籍的撰写工作,让我接触到国际仲裁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也让我对国际仲裁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此外,我也曾获得参加“中国青年仲裁论坛”的机会。在论坛上,我围绕“仲裁类案同判是否应遵循与法院相同的判断标准”辩题,与众多行业内的专家、学者,以及资深律师展开了深入探讨和交流。这次经历不仅加深了我对仲裁实践的理解,而且使我有机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进而丰富了我的专业知识和视野。
图3 中国仲裁周活动(左二)
02
在理想与现实间导航
随着经验的积累,我逐渐明白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的道理。作为一名带队参加国际模拟法庭辩论赛的学生教练,我深感责任重大。我的任务不仅是帮助学弟学妹们更快地理解比赛的关键所在,让他们少走弯路,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自我超越,还要让他们感受到国际赛事的独特魅力,激发他们对未来职业道路的探索热情。每当看到他们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那种成就感是无可比拟的。我渴望将自己在参赛过程中所学到的一切毫无保留地传递下去,为他们的成长尽一份力,帮助他们在法律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在担任赛队教练的过程中,我发现教与学是一种互惠互利关系。每当我努力向队员解释复杂的法律概念时,我不仅是在帮助他们,更是在不断加深自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这种双向的学习过程让我受益匪浅。每当看到师弟师妹们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时,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成就感是难以言表的。他们的成功不仅是对他们自身努力的认可,也是对我作为教练工作的肯定。这种成就感让我坚信,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这也促使我加入了Vis Moot官方校友协会组织——Moot Alumni Association的中国项目组,通过组织各种与国际仲裁、贸易法相关的讲座,帮助更多的参赛队伍备赛。自己的努力带来的积极变化,不仅让我实现了助人自助的价值,更让我在团队协作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模拟法庭对我而言,是理想与现实的交汇地带。我不仅收获了知识和培养了能力,而且和同道者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同时,我也没有局限于模拟法庭的虚拟案件。知之愈名,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实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硕士期间,我在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和多家知名律师事务所实习,积累了宝贵的实务经验。这些实习经历让我深入了解了法律实务的运作流程,培养了我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实践经历开拓了我的眼界,促使我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不断前行。
03
传递法律援助的温暖
法律援助中心是学术与实践交融的沃土,也是每一位法律从业者初步接触社会现实、探索法律实践的摇篮。在这里,我深刻感受到法律助人的力量,也见证了法律给予普通人的生活希望。参与法律援助的过程中,我遇见了许多急需帮助的普通人,他们的遭遇常常令人唏嘘。曾有一对母女发来一封求助邮件,其中写道:“实在没有办法了,救救我们。”短短一句话充满了无尽的绝望与无助。残疾人为讨薪维权的邮件中字字句句都带着叹号,满是无奈和急迫,最后的一句“大学生好,拜托了”包含着对年轻人最朴素的信任和希望。未成年人遭遇骚扰、教育培训机构卷款跑路、工伤劳工无法获得公正赔偿——这些问题都让我看清了真实的世界,也让我更坚定地参与法律援助。
在海淀法院值班时,我目睹了因家暴颤颤巍巍前来求助的耳背老人、因工伤而陷入生活困境前来寻求帮助的退休工人……面对他们的无助与脆弱,我深切地体会到,法律援助远不只是提供法律意见,更是让绝望的他们摆脱现实的困境。每当他们的眼中重新燃起的希望,我都深感其中的责任,同时更明确了作为未来法律从业者的价值所在。法律的力量并不只在法庭上展现,它更在于如何触及、影响、改善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法律援助的经历让我感受到法律的温度,也让我意识到,法律的真正意义有时在于让困境中的人们感受到被关怀的温度,这也将激励我在未来中积极投身于社会服务。
从事线上法律答疑工作时,我与其他优秀的志愿者共同撰写了一篇有关工伤认定问题的答疑书。这篇答疑书不仅是对我们专业知识的总结,更是我们无数次深夜讨论和反复推敲的结晶。每一次讨论,我们都力求将复杂的法律条款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以便求助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前来寻求法律援助的求助者大多是没有专业律师团队支持的普通人。他们可能是因工伤而陷入困境的工人,可能是遭遇不公平待遇的劳动者,也可能是其他在法律面前显得无力的弱势群体。在这些情况下,我们成为了他们最后的依靠。这份责任感时刻提醒我,不能辜负他们的信任,必须竭尽所能为他们提供切实的帮助。在撰写答疑书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关注法律条文的准确性,还注重解答的实用性。我们力求覆盖各种常见的工伤认定问题,提供详细的步骤和建议,帮助求助者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即便在某些情况下,从法律角度确实无能为力,我们也尽力提供情绪上的安抚和支持。有时,一句简单的鼓励、一个温暖的问候,都能给求助者带来极大的安慰。我们倾听他们的困扰,理解他们的痛苦,并尽可能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帮助他们在艰难时刻找到一丝光明。
能够为这些求助者提供了建议所带来的成就感,并不亚于在模拟法庭中获奖的喜悦。这些经历让我重新认识了法律的社会价值,更坚定了将法律与社会服务结合的决心,并将在未来中,始终激励我积极用所学法律知识服务社会。这也是我即便担任了业务部两年志愿者后,依然选择留在法律援助中心的原因。在法律援助中心项目部中,我积极组织普法视频制作等公益活动,希望为普法宣传和法律援助尽一份社会责任。
04
拓宽视野,深化交流
“中国人民大学-耶鲁大学人工智能、新兴科技和中美关系学生对话”活动,提供了我与全球顶尖学者和学生共同探讨前沿科技议题、极大地开阔国际视野的宝贵机会。一直以来,我在各个微信公众号担任编辑,持续关注国内外人工智能的发展和美国的相关法律动态。这种关注可以追溯到我在“法理读书”公众号上的第一次翻译经历,即翻译了世界上首篇使用ChatGPT撰写的哥伦比亚法院判例。此后,在“中美法律评论”公众号担任编辑时,我参与了包括TikTok起诉美国政府、马斯克诉OpenAI案等多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案件的翻译工作。这些经历,让我更有兴趣深入地理解国际法及其全球化运作,也促成了我成为耶鲁大学人工智能领域的学生代表之一。
这次交流对话中,我和耶鲁同学深入探讨了中美两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差距与机遇。讨论涉及到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在AI资源掌握方面的公平问题,AI对就业市场的冲击,特别是底层劳工面临的失业风险,以及AI在文娱行业创作和工业应用中的潜力等。这些话题不仅紧密联系全球科技的发展,还涉及到社会结构、经济发展不平等和所涉国际法相关领域等重要议题。通过与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学生们面对面地深入讨论,不仅帮助我们真实地理解彼此的挑战与机遇,而且有效打破了许多刻板的印象与误解。正如本次活动所展示的那样:缺乏交流时,很多偏见和误解往往源自于各自对他国情况的想象,而当能够面对面交流时,这些障碍便能迅速消融。
图4 学生对话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当有些人得知我来自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时,他们往往认为出国留学是我理所当然的选择。确实,许多同龄人都选择了这条路。因为某些原因,除了代表大学出国参加国际比赛外,我的确没有过长期的海外求学经历。但是,每个人的成长路径都是独特的。或许正是以上的国内三年法律援助工作、担任国际法模拟法庭主教练等实践经历,让我同样实现了个人的成长与价值。无论选择哪条道路,只要我们用心去做,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实现自己的梦想。条条大路通罗马,每一条路都有其独特的风景和收获。
05
法律人的综合素养
犹记得在一次小组讨论中,我被分配到“何为法律人的素养”的题目。经过一番热烈的交流后,我和小组队员厘清了法律人素养的内涵,并特别强调了硬技能与软技能的重要性。这不仅仅是关于法律知识的积累,更多的是关于如何将这些知识有效转化为实践中的能力,如何在人际交往、沟通协作、以及高压环境中应对挑战。
硬技能,比如扎实的法律知识、敏锐的分析能力、以及清晰的逻辑思维,无疑是成为一名合格法律人的基础。这些技能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实践得到锻炼和提升。然而,随着我对法律实务的深入了解,我也意识到法律人不仅要有足够的“硬功夫”,更需要具备优异的“软实力”。在团队合作中,我们需要利用各自的知识储备进行分析,更需要相互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而应对高强度的工作压力、迅速做出决策并维持专业态度的能力,往往是法律人能否应对复杂案件的关键因素。与此同时,搭建良好的人际协作联系也是不可忽视的软技能之一。在法律行业中,建立和维护广泛的职业关系,不仅能增强个人的能力,而且能帮助我们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更多的机会与支持。
作为未来的法律从业者,重要的不是重复或机械复述现有的法律知识,而是如何展示我们的潜力,如何利用已学的知识和技能去应对未来的挑战。尤其在面对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任务时,如何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结合,才是成为一名优秀法律人的关键。法律人的素养是技术性的能力,更是综合素质的体现,包括知识的深度、思维的敏捷、合作的智慧。这些素养的融合,才能造就一个全面发展的法律人。
回顾一路走来的经历,我深感每一步都让我更接近理想中的法律从业者。无论是模拟法庭中的首次试炼,还是法律援助中对社会的关注,都不断地提升和锻炼了自己。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每一次努力和进步,都是通向卓越的必经之路,终有一日会在法理与实践的交汇处,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