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杀害我父亲的主谋出狱,在距离我家10米远的位置,大宴18桌宾客,鞭炮喧天,红毯铺地,亲朋好友夹道欢迎。”近日,四川绵阳涪城区青义镇男子向先生在网络发布相关文字和视频后,引起关注。
二十年前,向先生的家庭被一场悲剧笼罩。当时年仅 15 岁的他,失去了正值 39 岁、事业刚刚起步的父亲。
凶手系邻居雇凶,残忍的命案发生在自家卧室。由于家人出于对他成长的考虑,向先生未能见上父亲最后一面,这成了他心底难以释怀的遗憾,如一道无法愈合的伤口,时刻隐隐作痛。
岁月流转,当得知杀父主谋即将出狱的消息时,向先生内心波澜起伏。
彼时在深圳打拼的他,不顾家人劝阻,毅然回到家乡。
家人担忧他因仇恨而失去理智,害怕他遭遇危险,然而向先生觉得,对方出狱后的某些行为,是对自己及家人尊严的冒犯,他必须回来面对。
出狱当日,在距离向先生家仅 10 米之处,刑释人员家大摆宴席,18 桌宾客的规模引人注目。
鞭炮炸响,红毯铺陈,亲朋好友相迎。
这一场景,在向先生一家看来,无疑是一种挑衅。
这事在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在大众的普遍认知中,雇凶杀人乃是一种性质极为恶劣、手段极其残忍的严重犯罪行为。其背后所彰显的主谋者主观恶意之深、对他人生命权的肆意践踏以及对社会公序良俗的极大破坏,都足以让人们对其罪行的严重性刻骨铭心。
然而,仅仅 20 年的刑期,却让受害者家属乃至广大民众不禁对法律的公正性产生深深的疑虑。
从法律量刑的专业视角出发,判刑的确定无疑是一个综合考量众多复杂因素的精细过程。法官在判定刑期时,需要全面权衡犯罪的具体事实、其所属的性质类别、情节的轻重程度以及对整个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广度与深度等多方面关键要素。
就这起二十年前的案件而言,或许在当时的司法判定情境中,存在着某些特定的减轻刑罚的情节因素。
但即便如此,当我们将视角切换到受害者家属的立场来看,20 年的漫长时光,尽管在法律程序上已然走完了既定的服刑历程,但对于他们而言,这却远远无法彻底抹去内心深处那刻骨铭心的伤痛记忆。
刑释人员出狱后大办酒席的张狂行为。
在距离受害者家仅 10 米之遥的地方,大摆 18 桌宴席,鞭炮震耳欲聋,红毯夺目刺眼,亲朋好友簇拥相迎。
已然远远超出了正常出狱后与家人团聚庆祝重获自由的范畴,而明显带有一种对受害者家属的公然挑衅与示威意味。
作为一个刚刚结束牢狱之灾、本应怀着愧疚与反思之心重新融入社会的人,他完全忽视了自己的罪行给他人带来的巨大痛苦和持久伤害,反而以一种高调张扬的方式来炫耀自己的出狱。
这样的行为极有可能引发社区居民之间的紧张关系与矛盾冲突,破坏原本和谐稳定的社区环境。它会让社区居民尤其是年轻一代对刑满释放人员产生错误的认知和恐惧心理,认为他们出狱后依然是目无法纪、肆意妄为的危险分子,从而对整个社会的刑释人员接纳与再社会化进程产生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
刑释人员此举也反映出其自身在改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严重缺失。监狱作为刑罚执行和罪犯改造的重要场所,其改造工作的核心目标不仅仅是让罪犯在刑期内遵守监规纪律,更重要的是要从思想根源上重塑他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使其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罪行,深刻反思并忏悔自己的过错,从而在出狱后能够以一个全新的、守法的公民姿态回归社会。
然而,从这起事件中刑释人员的表现来看,显然在其改造历程中并未有效地达成这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