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读懂了结尾

文摘   2025-02-05 00:01   加拿大  

现在是温哥华的早上五点五十四分,窗外下着漂亮的雪,天气预报说47分钟后停止下雪。

我是三点三十四分起床的。

我看了埃隆.马斯克的一个视频,他说他万一突然死了,他已经安排好了他的伟大公司的继任者或者说继任者的选择方式。他还说,他万一突然死了,绝对不是他自杀,因为他没有也从来没有想过会自杀这件事。

图源:视频截屏

马斯克是我非常钦佩的一个人物,八年前,2017年我在硅谷百日行走的时候,就觉得他应该是一个外星人般的存在。

看着他说这些话的视频,禁不住涌现出一阵感动。又想起了前两天还有一个视频,是川普下班,从白宫走出来的背影,一个稍微有些腰弯、脚步蹒跚的老人家背影……

这样的场景突然觉得好熟悉,那本《阿特拉斯耸耸肩》的书,我一直没有太读懂结尾,觉得安.兰德1957年写作的结尾太过梦幻,不是现实,而现在,我觉得我读懂了这个结尾,就像不少人读懂了阿卡西记录一样。

我将这个结尾抄写在今天,202524日,初七的日子,记录下此刻的心情:

理查德·哈利的第五协奏曲从他的键盘上溢出,穿过玻璃窗,挥散在空中,传遍了山谷里的每家灯火。

它是一曲胜利的交响乐。音符涌起,它们既表达着上升,本身亦是在升腾,它们便是向上运行的实质与形式,似乎表现出了所有以上进为动力的人的行动和思想。它的声音如红日喷薄,冲破了黑暗,照亮了四方。它既带着挣脱束缚的自由欢快,又有着目的性十足的严谨。它荡清了一切,身后只留下尽情奋斗的喜悦。

声音里只有一点微弱的失去音色的回声,不过那也伴随着惊奇的大笑,因为发现了那里面并没有丑恶或苦痛,发现根本就无需它们存在。它是一首深邃的救赎之歌。

山谷里的灯光在白雪依旧覆盖的大地上闪烁出一片片的光芒。大雪在山崖和松柏粗重的枝头间层叠堆积,但裸露的桦树枝条则在隐约间向上拔起,似乎在充满信心地承诺着春叶的萌芽。

山坡边上那个亮灯的地方是穆利根的书房。

麦达斯·穆利根坐在桌旁,面前是一张地图和一串数字。他正在开列着自己银行的资产,并且制订着一项预计投资的计划。他在自己选好的地方做着记号:“纽约—克里夫兰—芝加哥……纽约—费城……纽约……纽约……纽约……”

山谷底下亮灯的地方是拉各那·丹尼斯约德的家。凯·露露坐在镜子前,饶有兴趣地研究着摊在一个盒子里的电影胶片。

拉各那·丹尼斯约德躺在沙发里,正读着一卷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集:“……因为这些真理适用于存在的万事万物,并不专注于某些特殊的类别。它们适用于就其本身而言的存在,因此即为世人所公认……凡能被任何一个稍有理解力的人所理解的原理必定不是假设……那么显然,这样的原理在所有的原理当中最为确实;让我们进而说明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原理,它就是:同样的特性在同一时间就同一方面而言不能同时既属于又不属于同一个主体……

在广阔的农场上灯光亮起的地方是纳拉冈赛特法官家藏书室的窗户。

他坐在桌前,灯光映照着一本古籍文献。他标出和划掉了曾经断送了这本书的矛盾语句。此时,他正在书页上添加着新的一句:“国会须严禁对生产和贸易的自由进行剥夺的法律……”

丛林深处亮着灯光的地方是弗兰西斯科·德安孔尼亚木屋的窗户。

弗兰西斯科席地坐在火光跳跃的炉前,俯在图纸上,完成着他对熔炉的设计。汉克·里尔登和艾利斯·威特坐在炉火旁边。

约翰会设计出新式的火车机车,”里尔登说道,“达格妮将会管理第一条联结纽约和费城的铁路。她——”

一听到接下来的这句话,弗兰西斯科突然抬头大笑了起来,那是一种迎接胜利的轻松的笑声。他们听不见此刻正缭绕在屋顶半空的哈利第五协奏曲的音乐声,但弗兰西斯科的笑却与它正相吻合。

弗兰西斯科从自己听到的那句话里,正看着春天的阳光照耀着全国家家户户的草地,看着发动机迸出的火花,看着崭新的摩天大楼那升起的钢铁骨架正熠熠生辉,看着年轻一代憧憬未来的目光里没有犹疑或畏惧

里尔登说的那句话是:“她收的运费或许会让我脱掉一层皮,不过——我将可以负担得起。”

在人力可及的山顶,那随风缓缓起伏着的淡淡闪亮,是星星闪烁在高尔特头发上的光芒。他伫立眺望的不是脚下的山谷,而是围绕在山峰外面的黑沉沉的世界。

达格妮的手扶着他的肩膀,风将他们的头发吹拂在了一起。她知道他今晚为什么想来登山,以及他停在此处沉思着什么。她知道他要说的话,并且知道她将会第一个听到。

他们望不到山峦之外的世界,只能看见一望无边的黑暗和山崖,只是那黑暗正掩盖着一片破碎的土地:顶棚掀掉的房屋,生锈的拖拉机,不见灯光的街道,废弃的铁路

但在遥远的天边,一团小小的火焰正在风中舞动,那正是倔强而不肯低头的威特火炬的烈焰,在夜风的撕扯下摇摆着站稳,绝不栽倒或者熄灭。它似乎是在呼唤和等待着高尔特此时想说的话。

“道路已经清理干净,”高尔特说,“我们就要重返世界了。”

他抬起手,在满目苍凉的大地上空划出了一个美元的符号。

没有读过这本《阿特拉斯耸耸肩》的人,相信会对这个结尾会有无厘头的感觉,就像太多人觉得川普这个亿万富翁老头和马斯克这个美国首富高富帅简直是疯了一样……

再次读着这本100万字的仅仅1500字的结尾,我似乎从中还看到了荣.保罗、米莱和梅洛妮的影子…..还有一些人,我不认识。

有的人质疑一本1957年出版的小说怎么会与当下挂上了钩,这本《阿特拉斯耸耸肩》在美国是仅次于《圣经》销量的另外一本“圣经”般的存在。

.兰德在1957年写就的本书后记中写道 “我相信,没有人会对我说我笔下的人物并不存在。这本书的写成——以及出版——便是我对他们存在的证明。”

.兰德把美国描绘成不拯救就已经毁灭的国度,有的人认为这是安.兰德送给美国的丧歌,可她说:“我出生在欧洲,但我却来到了美国,因为这是一个建立在我的道德前提下的国度,也是唯一一个可以完全自由写作的国家。”

想起了中文世界有一个公众号叫【安兰德资本】,挺好的,过去看了下,可惜了,20249月份就被“闭”了。

搁笔的时候,看了下表,六点五十四分了。走出门口望望,吸了一口凉气,雪真的停了。

阅读全文,请点击【阅读原文】或者长按下面二维码,可以阅读到更多内容

张家卫工作室的网站二维码

期待着您点亮右下角“在看”
给我留言

张家卫的视界
行走+思想+洞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