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里长了息肉,上厕所时会有4个提示,警惕别拖到中晚期才发现

美食   2024-12-09 13:00   山西  

中医常说:“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这句话不仅揭示了肠道在人体中的重要地位,也提醒我们要时刻关注它的健康。那么,当肠道里悄悄长了息肉,上厕所时会有哪些提示呢?别急,听我细细道来。

排便习惯突变,警惕肠道“堵车”

记得《内经》中提到:“病之始生也,一日而微,二日而甚,三日而不可复。”肠道息肉也是如此,初期可能悄无声息,但一旦有所表现,往往就预示着问题不轻。

如果你原本排便规律,突然之间变成了便秘或者腹泻的“常客”,那可要小心了。这很可能是肠道息肉阻塞了肠道,导致排便不畅或功能紊乱。
老刘建议试试“摩腹养生法”。每天早晚,双手重叠放在腹部,顺时针方向按摩50次,再逆时针方向按摩50次,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情况。当然,如果排便习惯持续改变,还是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便血隐忧,不容忽视的“红色警报”

《素问·阴阳别论》有云:“结阴者,便血一升。”便血是肠道息肉乃至更严重疾病的一个重要信号。
如果你在上厕所时发现粪便中带有鲜红色或暗红色的血液,尤其是与粪便混合而非附着在表面,这往往提示肠道内部存在问题。别误以为是痔疮而掉以轻心,及时检查才是上策。
中医认为便血多与湿热下注、脾胃虚弱有关。平时可适量食用薏米、红豆等利湿食物,同时加强脾胃调理,如用党参、白术炖汤,以增强脾胃功能,减少便血风险。

便意频繁,却“空空如也”的尴尬

有时候,你可能会觉得总有便意,但到了厕所却什么也排不出来,这种“虚坐努责”的感觉让人十分苦恼。在中医看来,这可能与肠道气机不畅、湿热蕴结有关。而肠道息肉正是造成这种不适感的原因之一,它刺激肠道粘膜,让人误以为需要排便。
养生建议:尝试“提肛运动”。每天早晚,有意识地收缩肛门肌肉,每次持续5-10秒,重复20-30次。这不仅能锻炼盆底肌肉,还能促进肠道气血运行,缓解因息肉导致的便意频繁症状。

粪便形态变化,肠道健康的“晴雨表”

《素问·脏气法时论》中提到:“五谷之精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粪便作为五谷精华的排泄物,其形态直接反映了肠道的健康状况。
如果你发现粪便突然变得细条状或带有凹槽,这很可能是肠道息肉挤压粪便所致。
食疗推荐: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芹菜、韭菜、木耳等,它们能帮助清理肠道垃圾,促进肠道蠕动,减少息肉形成的环境。同时,适量饮用蜂蜜柠檬水,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清热解毒,对肠道健康大有裨益。
朋友们,肠道息肉虽小,但不可不防。通过上述四个上厕所时的“提示”,希望你们能够对自己的肠道健康多一份警觉。记住,中医讲究“治未病”,即预防胜于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注重饮食调养,适量运动,保持乐观心态,都是维护肠道健康不可或缺的一环。

中老年营养菜谱
点击下方【关注】,教您做好吃又营养的的家常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