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5日、19日,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邀请西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的医务社工团队分别为患者们精心组织了一场以“寻找生命的纯真”为主题的团体活动体验及医务人员别开生面的团体辅导活动。旨在从心理层面给予患者们有力支持,助力他们的康复进程,为科室工作人员缓解心理压力。
活动伊始,医务社工播放了两部极具感染力的影片,影片聚焦生命的顽强与内心的坚守,那些真实且震撼人心的故事,让现场瞬间安静下来。患者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沉浸在对生命真谛的思索之中。这不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为他们后续打开心扉、直面困境筑牢了思想根基。紧接着,曼陀罗绘画体验环节登场。医务社工为每一位患者递上画笔与画纸,鼓励他们自由发挥。一时间,病房里充满了创作的热情,患者们认真地勾勒线条、涂抹色彩,将内心的复杂情绪、对未来的憧憬,通通融入一幅幅独特的画作之中。绘画过程中的专注,让他们暂时忘却了病痛的折磨,找到了内心的宁静港湾,每一笔每一画都是他们与自我心灵的对话。高潮部分当属“生命之舞”。随着悠扬舒缓的音乐响起,医务社工站在前方引领示范患者们纷纷起身,跟随着节奏摆动身体。一开始或许有些拘谨,但很快,大家都沉浸其中,尽情地舒展四肢,让全身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放松。在舞蹈里,压力随着汗水一同挥洒出去,他们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在心理老师与医护人员一同参与互动游戏中,心理老师拿出一粒葡萄干,引导大家进行正念冥想。在冥想过程中,医护人员专注于当下的感受,用心去体会葡萄干的纹理、气味和口感,暂时忘却了工作的疲惫和压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当下的体验中。冥想结束后,医护人员纷纷分享自己的感受,有的表示感到非常放松,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被暂时抛在了脑后;也有的坦言,在冥想过程中,还是会不自觉地心系工作,内心仍有一些焦虑。随后,心理老师拿出了“oh卡牌”,组织大家进行压力投射分享。医护人员们依次抽取卡片,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经历,对卡片内容进行解读。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逐渐正视自己内心的压力,发现了一些平时未曾察觉到的压力源。同时,心理老师还针对大家的分享,讲解了一些压力应对措施,如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学会倾诉、进行适当的运动等,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调试压力。
此次团体辅导活动受到了青大附院康复科医护人员及患者的一致好评。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引导患者挖掘内心力量,重塑积极乐观的心态,为后续康复之路点亮了一盏明灯。为医护人员放松了身心,缓解了工作压力,还学到了很多实用的压力应对方法,对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研究会计划每月开展一期,持续开展更多类似的活动,提供更多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供稿:康复医学科 刘梅 薛清春
编辑:马志强
审核:高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