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急性肝损伤

健康   2025-01-23 17:29   青海  

定义:急性肝损伤是指在短时间内发生的肝细胞损伤,临床上可表现为肝功能异常、肝细胞坏死等症状。

肝损伤是各种原因,如病毒、酒精、药物、自身免疫性、遗传代谢性等导致的肝脏损伤,都统称为肝损伤。不同的病因引起肝损伤的表现形式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

1、药物引起肝损伤:包括抗结核类药物、抗甲状腺类药物,都可以引起急骤的肝细胞坏死,甚至表现为肝衰竭;

2、病毒性肝炎:包括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一般都为长期、慢性肝脏炎症的反复发作和活跃,最终有一部分病人形成肝硬化;

3、酒精性肝损伤:长期大量饮酒引起肝脏损伤越来越重,最终也可引起肝硬化、肝腹水,甚至肝衰竭;

4、自身免疫性肝病:通常发生于中老年女性,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发生紊乱,产生针对肝细胞的自身抗体,从而引起肝损伤,最终多数自身免疫性肝病也可以进展为肝硬化。

急性肝损伤的症状,主要包括恶心、皮肤发黄、腹部刺痛等,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

1、恶心:多考虑是长时间喝酒所造成的,可能会影响到肝脏的代谢,甚至会损伤到消化器官,从而出现干呕等症状。

2、皮肤发黄:如果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也有可能会诱发黄疸等疾病,从而出现皮肤颜色改变的情况。

3、腹部刺痛: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可能会使邻近的器官受到刺激,从而出现腹部疼痛的情况。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症状,比如淋巴结肿大、关节疼痛等。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定时去医院进行复查,及时关注身体的恢复情况。

供稿:普外二科 许顺青

编辑:黄锦汇

审核:高晓伟

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为公众展现医院动态、医疗信息、健康知识,提供预约挂号、在线支付、就医指南、检查单查寻等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