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7护云学堂☁️优质好课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每天都要完成大量的静脉输液工作,各种输液并发症也常常伴随而来。
本篇文章整理了静脉留置针4种常见并发症的处理方式!
同时,老师还为大家录制了相应课程,要点讲解更深入,理解起来更简单易懂!课程限时优惠,一起来学习吧~
扫码学习完整课程
点击课程页面底部“加入学习”
即可反复观看
👇
定义:由于输液导致的静脉壁内膜的炎症反应,是一种常见的静脉输液并发症。
临床表现:疼痛/触痛、红斑、水肿,沿静脉走向出现红色条纹,静脉呈条索状,严重者穿刺点有脓性分泌物,并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预防及处理:
✔皮肤消毒待干后静脉穿刺,评估患者治疗时长、治疗方案、输注药物,必要时置入深静脉导管输液
✔尽量选择最小型号的留置针,加强固定,避开弯曲部位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静脉输液前,评估患者年龄、病情,按要求正确选择静脉输液工具
✔热敷、抬高患肢、外用药物如意黄金散、喜辽妥等
✔告知患者出现疼痛或触痛、红斑、发热、肿胀、硬化、化脓、可触及静脉条索等不适,及时告知医务人员处理
☞药物渗出:静脉输液过程中,非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药物外渗:静脉输液过程中,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原因:
1、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或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太大等;
2、血管选择不当;
3、固定不牢、患者躁动不安。
预防措施:
✔选用材料柔软的留置导管
✔稳妥固定,对老年患者加强固定
✔正确选择穿刺部位和血管通路
✔正确的穿刺技术,避免损伤血管内膜
✔严密观察,及早判断
处理措施:
✔立即拔除套管针,停止在患处输液
✔抬高患肢制动,并及时通知医生,予以对症处理
具体对症处理措施详见课程
↓↓
扫码学习完整课程
定义:导管堵塞是指内置导管部分或完全堵塞,致使液体或药液的输入阻受阻或受损。
临床影响:流速减慢或停止,出现穿刺部位渗液,置管肢体局部潮红甚至肿胀。
原因:
1、封管方法不正确;
2、器械选择不当;
3、病人相关。
处理措施:
判断堵管→抽回血→若抽回血失败则拔管
形成: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静脉腔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多见于血流缓慢的静脉内。
原因分析:
1、久病卧床病人下肢静脉血流缓慢。
2、反复多次在同一部位用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导致血管壁损伤,也是血栓形成的促发因素。
预防措施:
✔穿刺时,尽可能首选上肢粗静脉,并注意保护血管
✔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
✔长期卧床病人应尽量避免在下肢远端使用静脉留置针,且留置时间不宜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