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喜欢睡扁头?

百科   2025-01-23 09:49   四川  

      清代人们喜欢睡扁头?有什么历史依据吗?答案是有的。有句话是天生反骨,相传拥有反骨之人敢想敢干,有时常常干出一些出的事情,不服管教、性格叛逆,听不进别人意见,甚至还会造反。据《明史》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骨相可谓“奇骨灌顶”,他有非常显著的反骨。反骨指枕骨,就是后脑勺的位置。枕骨凸起就是所谓的反骨。

      清朝以来,不少满、汉杂居地区,幼儿出生后,让其“睡扁头”。即在枕头内装上小米之类的谷物,让小儿仰面睡觉,在一岁以内,小儿头骨就长成扁平状。在山西北部与内蒙古西部地区,普遍受到人们注意。如果谁家姑娘的后脑勺不扁平,就被视为“丑闺女”。

      满族这一育儿习惯,早在肃慎、女真时期就有。入关以后,与汉族杂居,很多风俗,如穿旗袍、养猪、“睡扁头”等,很快被汉族所吸收。尤其是在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准许汉满通婚后,小儿“睡扁头”的习俗,很快在汉族地区流行起来。

古玉部落
古玩玉器鉴定鉴赏,历史文化知识传播,藏品交流活动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