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康熙年制!

百科   2025-02-02 00:09   四川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四楼历代瓷器展厅,有一件清代斗彩云龙纹瓷盘,其底款写着:大明康熙年制。陈列时,还特意在盘子下放了一面镜子将底款反射出来。

      不要以为你看到了赝品,这可是由故宫博物院1950年调拨,经专家鉴定后确认的真品,所以,你看到的,是在中国古代封建等级制度森严的王朝官窑瓷器中的稀有“错版”。

      绝大多数明清官窑瓷器都有帝王年号款,特别是清代的官窑瓷器,从“大清顺治年制”到“大清宣统年制”,普遍书有“大清某某年制”款,而明清时期对瓷器的制作,极为严格,别说是写错了底款,就是稍有瑕疵,也要就地砸碎,避免流入民间。更何况,在康熙年号前写上大明,除非工匠活腻了,否则,他们绝不敢这样写。

      那么出现这种底款到底是什么原因?有专家指出:清朝取代明朝后,在官窑瓷器的铸造上很大程度保留了明朝原有的工艺技术,包括原有的制瓷匠人,官窑铸造有很成熟的流水线作业程序,其中有一项就是负责瓷器底款的书写,这些负责书写的匠人大多是原来为明王朝工作,书写“大明XX年制”都成了一种本能,所以在为大清书写底款时,偶尔会走神手滑,把“大清”又写成了“大明”。

     按理说,这种发生了错误的瓷器通常会被砸碎不能外流,但终究有少部分还是保留了下来,可能是匠人的私心?可能是宫人悄悄带出了皇宫?我们已无从考证。无独有偶,南京博物院也有一只“同名”青花贯套纹酒盅,这些“犯了错”的瓷器像不像历史给我们开了一个小玩笑?

       此外,2012年4月4日的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出现了一只“大明康熙年製”款五彩西厢记·长亭送别图碗,以578万港元成交,经确认是清康熙官窑精品。这样的奇葩古董,你认为该怎么解释?

古玉部落
古玩玉器鉴定鉴赏,历史文化知识传播,藏品交流活动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