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寿庚不是犹太人而是阿拉伯人!

美体   2024-09-05 05:50   广东  


由于媒体主流舆论的变化,不知从何时起蒲寿庚被污名化为犹太人,对此我们不能视而不见,蒲寿庚的后人如果知道他们如今被诋毁成犹太人,他们该多生气


因此特写一篇文章还蒲寿庚一个清白,他绝不是什么犹太人,请那些别有用心之人不要无故造谣。蒲家是堂堂正正的阿拉伯人和追随穆罕默德的信徒,他们在蒙古征服南宋的历史中具有重大贡献,想把这些“英雄伟绩”送给犹太人?太客气了。


蒲寿庚,是信奉穆罕默德的阿拉伯人,其祖上于11世纪从南洋移居广州,经营商舶生意。在两宋时期,福建泉州因位置优异逐渐成为东西方的海上贸易中心,蒲氏家族便迁至福建泉州,继续从事海上贸易。


得益于南宋朝廷的包容仁厚,阿拉伯人蒲寿庚不仅没有因此被排斥和驱走,反而还被南宋给予了充分的信任,毕竟中华文化讲究的是宽容大度,我们愿意以礼待人迎接这些远渡重洋过来经商的阿拉伯客人。



南宋末年,浙、闽、粤一带沿海海贼猖獗,接连遭遇蒙古人支持的色目船队和东洋倭寇的侵袭,而南宋同时还要面对北方的蒙古骑兵。南宋调兵北上守城,因此很难再有多余兵力顾及南方沿海的安危。


这给到了蒲寿庚趁火打劫的机会,请记住穆罕默德信徒的名言,弱小的时候要遵守塔基亚原则,表现出十分顺从的模样,强大的时候则要随时准备吉哈德圣战,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乘势而起。


蒲寿庚趁南宋在沿海兵力空虚之际,联络一起在泉州经商的阿拉伯色目商人,开始组建自己的私家雇佣兵,很快便拉起了一支只听命于自己的武装,且装备精良。


蒲寿庚通过与蒙古人和其他色目人的秘密合作,很轻松的平定了南方沿海地区的骚乱,你可以简单理解为,蒲寿庚是想借此获取南宋朝廷的信任,潜伏起来,在未来伺机而动,寻找机会给予决胜一击。


也因此,蒲寿庚因为抗击海贼有功,被南宋授予闽广招抚使,兼领泉州提举市舶司。此后,蒲寿庚便一直掌管泉州市舶司三十年。有了南宋官方的加持,蒲寿庚发展海上贸易更加便利,黑白两道蒲寿庚家族满盘通吃,很快便成为泉州的首富,手握阿拉伯私兵数千,在闽粤只手遮天。


他循序渐进招募更多的兵马,从自己的老家一船又一船的运人加入自己的武装,同时凭借武力威胁等方式,强行霸占了泉州百姓的土地或毁坏祠堂,修建更多的清真寺,用宗教让更多人顺从自己的统治。


这是南宋朝廷,也是华夏百姓,第一次如此近距离接触和重用信仰穆罕默德的阿拉伯色目人,此时的华夏老百姓还是只把他们当成了普通的热衷经商贸易的僧侣而已,丝毫没有意识到他们的狼子野心。


(穆罕默德信徒的装扮,在古代容易被误解为一种戴白帽的僧侣,在明朝灭亡蒙元后,明朝官方对西域回教严厉打压,为了继续保持自己的真实信仰,他们从那时起,对外就经常假冒自己是佛教徒。)


1276年,蒙古大军由浙江至福州,端宗无力与元兵对垒。为了避开元军锋芒,张世杰等大臣打算护驾前往福建泉州继续抗元,此时的蒲寿庚全然不顾念南宋几十年的恩泽,紧闭城门拒绝端宗入城。


蒲寿庚背信弃义也就算了,他甚至认为福建泉州是真主赐予他的土地,如果南宋朝廷执意入城,那么南宋此举就是对真主的不尊敬,他就有理由严厉惩戒入侵者。


(房东把房子租给别人居住,结果租着租着,租客却说这个房子是真主赐给自己的,租客甚至把房门换锁,对外哭诉有人想抢占自己的房子,好一个贼喊捉贼。)


蒲寿庚借口商讨守城一事,设酒宴请南宋宗室,将毫无防范的南宋宗室和大臣3000多人悉数屠尽。端宗闻听宗室被屠,非常悲愤,然而,此时的南宋小朝廷根本有心无力,面对蒙元蒙古人与色目人的不断南下,他们只能被迫继续南逃。


蒙古人因不擅水战而陷入僵局,关键时刻蒲寿庚站了出来,他慷慨的把自己所有的战船贡献给蒙古军队,派遣自己的私人阿拉伯海军与蒙古军队联合进攻,在蒲寿庚的帮助下,宋元的崖山海战成为关键一战。此战之后,陆秀夫背着年仅八岁的小皇帝跳海身亡。至此,南宋灭亡。

蒲寿庚背宋降元,屠尽南宋宗室,受到蒙元的大大嘉奖,不断加官晋爵,至元二十一年九月,蒲寿庚升江淮等处行省中书左丞并泉州分省平章事。蒲寿庚统领市舶,高官厚爵,终身安泰,子孙显贵,蒲氏家族在福建泉州统治长达80余年。


在这80余年的时间里,阿拉伯蒲氏家族持续不断的从阿拉伯与波斯地区引进信仰穆罕默德的移民进入泉州生活,试图改变泉州人口的解构,数十万阿拉伯人与波斯人的涌入,使蒲氏家族的私军数量也再不断扩张,组建了强悍的阿拉伯波斯联军。


有人造谣说蒲寿庚是犹太人,虽然我不知道这些人到底是出于何种目的,想尽办法的掩盖,那些信仰穆罕默德的西域阿拉伯人对南宋恩将仇报的罪行,但是我希望他们在胡编乱造的时候,请搞清楚一点: 


如果蒲寿庚是犹太人,他为什么要让阿拉伯人进自己的军队?这些私军最多的时候甚至高达数万人,当时即使是全阿拉伯的犹太人,加起来恐怕连几千人都不到!


蒲寿庚的罪行被记载的如此详细,可还是有人试图把他们篡改成犹太人。史书的记载在那些穆罕默德的信徒眼里,就如同儿戏一样,想怎么发明就怎么发明。


元朝时期,福建泉州地区的一系列暴乱和冲突,基本上都是信仰穆罕默德的阿拉伯和波斯人导致的结果,他们人数众多,组建了众多信仰西域回教的色目人军阀。


才几百人不到的犹太人口,就能在泉州建立几万人的军队?不要太能编了好吧。


为什么一定要把这些锅甩给犹太人呢?难道今天我们和一些信仰穆罕默德的国家关系好,所以我们就得通过篡改和伪造历史的方式,把他们曾经的过往都掩盖掉?


元朝末年的1357年至1366年间在福建泉州发生的一场长达近十年的以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军队“亦思巴奚军”为主的军阀混战,此此事件也被称为“阿波戍兵之乱”。


福建泉州广大华夏百姓备受蒲寿庚家族的奴役、压榨和“亦思巴奚战乱”的蹂躏,亦思巴奚军在兵乱期间对福建沿海莆仙、泉州两郡的汉人百姓多有屠戮,对泉州、兴化一带的社会经济产生了极大的破坏,百姓饱受战乱,死伤无数,尤其在蒲氏家族统治泉州期间大肆搜刮财产,屠戮泉州汉人,逼迫泉州百姓信奉穆罕默德,对泉州的传统文化社会造成重创 ,大量祠堂被毁坏,一座又一座的清真寺拔地而起。


在平叛战争中和乱定之后,激起泉州人民的复仇情绪,使许多在泉州的阿拉伯、波斯的商人、传教士和暴徒,遭到报应。



《清源金氏族谱·丽史》称:“是役也,凡西域人尽歼之,胡发高鼻有误杀者,闭门行诛三日。”“凡蒲尸皆裸体,面西方……悉令具五刑而诛之,弃其哉于猪槽中。”


《清源金氏族谱·丽史》又载,洪武七年,明·太祖鉴于“亦思巴奚”祸乱,在大赦天下的诏旨中特别规定:“独蒲氏余孽悉配戎伍禁锢,世世无得登仕籍”。


明太祖下诏:对蒲寿庚家族满门抄斩,将尸体从坟中拖出,“鞭尸三百”,扔进猪圈任其啃食,终于为南宋宗室报仇雪恨。


至此以后,西域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等穆罕默德信徒再也不敢踏足泉州的土地,不敢再来泉州贸易。明朝政府也“严加取缔”,从此番舶不敢进港,商贾不敢抵泉,阿拉伯与波斯外商从此绝迹。


文章的最后,那些把蒲寿庚说成是犹太人的人,那些把阿拉伯人和众多穆罕默德信徒在宋元时期的暴行美化成友好交流的人,你们居心何在,你们自己心里清楚。


也请那些信仰穆罕默德的精神中东人,不要造谣我抹黑阿拉伯人。


因为蒲寿庚不是犹太人,这在史书上被记载的清清楚楚,蒲寿庚对南宋和华夏子民的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光荣”事迹,不是靠一张嘴,就能轻易甩给犹太人的。




老李观历史
尽我所能,拨开云雾,还原是非黑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