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教育界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专业结构调整。
这次调整新增国家战略急需专业布点1673个,同时撤销了1670个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布点。
其中,光四川大学就一口气撤销了31个专业,包括音乐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公共事业管理等。
可以说,这次的调整不仅数量庞大,涉及的领域也极为广泛。
那么,这种调整的力度究竟有多大呢?从高校专业的发展历史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全国共有1308所本科高校,涵盖12个门类、93个专业类、816种专业,总计有6.2万个本科专业布点。
在过去的12年里,我们新增了2.1万个本科专业布点,而撤销或停招的则有1.2万个。
今年一年撤销或停招的专业布点,竟占到了过去12年总数的14%。显然,许多高校和专业都受到影响。
那些本世纪初还风光无限的专业如今却日渐式微,主要包括新闻、会计、建筑、土木、日语、德语、意大利语、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等。
尤其是曾经的“王者”专业——建筑和土木,现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比如前面提到的武汉大学,建筑专业的大一新生在转专业后仅剩4人,而系里却有9名教授、14名副教授和6名讲师,教授数量甚至超过了学生。
网上传出的西安交通大学2025届本科生毕业分布数据显示,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仅有3人,建筑学专业的毕业生更是只有24人。
专业和学生的流失,教师们又将何去何从?
面临现在这波专业撤销,公办高校的老师受冲击会相对小些。
专业撤销后,公办高校一般会安排相关老师到行政岗,或者其他关联性高的学科任教。
而民办高校教师就没那么幸运了,专业没了,等待他们的只能是失业。
当然,按照现在的出生率及人口趋势,高校教师面临的困境还只是个开始。
由于当前出生率低,再过十几年,很多普通大学,不管是公办还是民办,都有极大可能因为招不到学生而倒闭。这恰恰是日韩很多国家正在经历的。
到时候,大量拥有博士头衔的人纷纷下岗。
有本事的,还可以继续到企业任职或者经商来维持一份体面的生活;而其他那些平时只会照本宣科、不学无术的教师,将会面临着很大的生存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