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三丝而行·清代江南三织造文化展”在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开幕。说到丝绸,绕不开江南三织造——江宁织造、苏州织造、杭州织造。作为清代丝绸织造的杰出代表,三织造不仅汇聚了当时最为精湛的织造技艺,也为丝绸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更好地讲述江南丝绸文化的辉煌历程与时代价值,展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与历久弥新,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联合中国丝绸博物馆、苏州丝绸博物馆共同主办“三丝而行——清代江南三织造文化展”。在开幕仪式上,浙江京昆艺术中心(昆剧团)闺门旦演员、国家一级演员胡娉,为观众带来了古典韵味十足的昆剧《长生殿·小宴》选段演出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馆长陈刚在致辞中强调:“丝绸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美馆不仅继承了丝织工业遗产,更致力于收藏、研究、展示和宣传丝绸及其文化。我们期望此次展览合作能够成为契机,促使各馆和单位进一步整合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在藏品利用、课题研究、展览交流、公众教育、文创开发、研学活动等领域通力合作,共同推动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 苏州丝绸博物馆馆长钱兆悦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表示:“此次苏州丝博共计24件套展品参与到‘清代江南三织造’文化展中,这是苏州丝博与工美馆继去年‘天堂里’展之后的又一次深度合作。两家博物馆通过不同的主题,希望能持续地、更好地讲述江南文化的故事。更重要的是,我们两家专题馆的资源得到了一些整合,同时还实现了苏州和杭州两个城市的一些交流。” 开幕式上,苏州丝绸博物馆正高级工程师张剑锋先生捐赠的两件由红雷丝织厂生产的丝绸被面。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的建筑前身是杭州红雷丝织厂,它是清末杭州开埠以来,在拱宸桥西这一片区域建立起来的纺织轻工业的典型代表。丝绸被面在时隔数十年之后再次回归,正是与博物馆收藏展示、保护研究、传承技艺等职责的呼应。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馆长陈刚为苏州丝绸博物馆正高级工程师张剑锋颁发捐赠证书展览分为“何以织造”“织彩斑斓”“不止织造”“织韵新尚”四个单元。共展出匹料、织成、服饰、诰敕、奏折、碑刻、拓片、玉器、贡墨、贡纸等139件/套文物及非遗展品。追溯江南三织造的历史源流,展现其织造技艺、花色品种、文化内涵与角色职能,彰显非遗技艺与丝韵新尚。
织造是经、纬线按照一定规律相互交织形成纺织品的过程。在中国古代,织造不仅是一种手工技艺,也常被用作官职名称。清初,在明朝官营织造的基础上,江南三织造逐步恢复重建。到康熙、乾隆年间,达到前所未有的鼎盛阶段。咸丰、同治以后,逐渐走向衰微。宣统三年(1911),杭州织造局停织,江南三织造的辉煌历史也随之落幕。
江南三织造局各司其职,服饰遵“定式”,缎匹要“定长”,生产限“定时”。所织丝织品品种繁多,纹样丰富,构图多元,寓意深远,色彩缤纷。这些丝织品不仅彰显出中国古代织造技艺的精湛与丝绸文化的广博,更是中国古代织造艺术和文化的重要载体。除了专职丝绸生产,江南三织造还承担着多种兼职。政治上,负有专折奏事、南巡接驾、选送工匠的重要职责。经济上,兼管榷关盐政,负责采办贡品、销售物资与成做器物。文化上,督理戏苑、出版书籍、朝廷之厨、结交名流。织造官虽为内仆,但系钦差,成为连接皇室与地方、中央与地方的桥梁和纽带。
清光绪三十年(1904),江宁织造局被裁撤。光绪三十二年(1906),苏州织造局随之被裁。及至宣统三年(1911),杭州织造局亦停止织造。至此,江南三织造成为历史。然而,那曾巧极天工的织造技艺,经历涅槃后迎来新时代。一代代织工机匠薪火相传,延续至今;一项项织造技艺传承创新,织造新尚。
展览时间
2024年11月22日—2025年2月24日
展览地点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
一楼临展厅
指导单位
浙江省文物局
杭州市园林文物局
主办单位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
(杭州中国刀剪剑、扇业、伞业博物馆)
中国丝绸博物馆
苏州丝绸博物馆
协办单位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浙江省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
扬州博物馆
杭州市文物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中心
支持单位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
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文博圈立场
文博圈投稿:wenboquan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