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今年是盘龙城遗址考古发现70周年、发掘50周年,该系列的出版是向盘龙城献礼,对于研究中国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该系列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考古发现与综合研究》成果,不仅整理了2012年之后考古发掘材料,同时也搜集此前零星的考古工作资料,整合2001年考古报告材料,为阅读者全面地展现盘龙城考古成果。报告在考古内容上将科技考古分析与考古资料研究紧密结合,既加强了考古与科技的内在联系,又深化了考古工作的内涵,体现了当今考古发掘报告编撰的发展方向。在报告的基础上,系列又另立四卷,分别从景观与环境、陶器、玉石器、青铜器四个方面,对盘龙城遗址进行了深入研究,为解读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长江中游文明化进程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项目由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盘龙城遗址博物院 联合编著。
《盘龙城(1995~2019)》共分5卷,包括田野考古发掘报告、景观与环境、玉石器研究、陶器研究、青铜器研究五个部分,分别成卷。
1.《盘龙城(1995~2019)(一):田野考古工作报告》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编著
本书系统整理、公布盘龙城遗址1995~2019年田野考古工作收获,包括考古发掘、调查、勘探所见地层堆积、遗迹与所出遗物、田野所获样品科技检测分析数据、以及以新进田野考古工作为基础盘龙城城市聚落的年代和文化性质的探讨。
2.《盘龙城(1995~2019)(二):景观与环境》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编著,邹秋实、张海主编
本书对盘龙城的地理环境,各时期环境考古的勘探、试掘、沉积物分析等工作进行了详细公布,对盘龙城遗址不同时期环境特点进行了分析,结合盘龙城聚落的特点,进行了聚落景观研究。揭示了商周时期环境对于社会形态与社会活动的影响。
3.《盘龙城(1995~2019)(三):玉石器研究》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编著,苏昕、荆志淳主编
本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盘龙城遗址出土的玉器、绿松石器,以及石器。通过对器物材质的分析入手,着重探讨了原料的来源以及利用模式。考虑到各类器物的特性和保存状况,我们分别对玉器进行了近红外光谱分析,对绿松石器进行了宝石学、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地球化学的分析,而对石器进行了岩相、粒径、地质调查等方面的分析。其结果显示,玉器和绿松石器有明显的主次来源之分,而石器中石质工具的材料主要来自于盘龙城北侧的大别山一带,而建筑构件类用石则采用了遗址周边常见的石材。通过对不同类别石质资源利用模式方面的探讨,本研究尝试以石质资源的视角揭示盘龙城在商时期的社会面貌。
4.《盘龙城(1995~2019)(四):陶器研究》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编著,孙卓、荆志淳、陈晖主编
本书系统梳理盘龙城遗址出土陶器材料,探讨盘龙城遗址陶器的分期与年代、陶器的文化特征及其变迁、陶器的技术特征、陶器的出土背景、陶器所反映的区域文化互动,并以陶器为切入点,探索盘龙城遗址城市聚落的性质与功能。
5.《盘龙城(1995~2019)(五):青铜器研究》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编著,张昌平、苏荣誉、刘思然主编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盘龙城出土了大批商代早期前后的青铜器,青铜器的数量和精美程度不亚于当时的政治中心郑州商城。盘龙城青铜器催生了“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这样的认知,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本书是首次系统研究盘龙城青铜器的专著,全书从梳理历年出土青铜器资料出发,通过类型学对盘龙城青铜器进行年代学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聚焦于技术、装饰和成分研究,总结了盘龙城青铜器的技术和装饰特性,讨论了技术对于装饰和器形的影响,以及材料成分与生产产地之间的关系。全书聚焦盘龙城青铜器所反映的社会全景,以及其所代表的二里冈文化时期青铜器一般特征和社会地位。
总序
《盘龙城(1995~2019)》是《盘龙城——1963~1994年考古发掘报告》(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的续编。全书共分五卷,分别为《田野考古工作报告》《景观与环境》《玉石器研究》《陶器研究》《青铜器研究》。第一卷《盘龙城(1995~2019)(一):田野考古工作报告》为报告卷,分为上下两册,公布1995~2019年盘龙城遗址考古调查、勘探、发掘收获及相关田野考古所获遗存检测数据等,由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编著。第二至五卷为研究卷,主要围绕1954~2019年考古工作收获,分别对景观与环境、玉石器、陶器、青铜器开展专题研究。其中《景观与环境》卷主编为邹秋实、张海,《玉石器研究》卷主编为苏昕、荆志淳,《陶器研究》卷主编为孙卓、荆志淳、陈晖,《青铜器研究》卷主编为张昌平、苏荣誉、刘思然。全书由张昌平总主编。
盘龙城遗址考古工作在不同阶段的项目负责单位和项目性质有所不同。1995~1998年,考古项目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负责;1998~2012年,考古项目由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负责;2013~2019年,考古项目由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负责。
盘龙城考古一直是有多家考古机构合作工作,2013年后,以上单位以及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一直作为合作单位参与考古工作。盘龙城考古作为国家重点大遗址保护项目正式启动,工作得到国家文物局大遗址考古项目的多年连续支持。2017年,盘龙城被纳入“考古中国·长江中游地区文明进程研究”重点项目。十多年来,盘龙城考古一直围绕以上项目,既为大遗址保护、遗址公园建设与展示等社会性工作方面提供支撑,也在中华文明进程研究等学术性方面取得进展。
《盘龙城(1995~2019)》在编撰中力求保持五卷主要内容在体例上的一致,但各卷具体表述方式由分卷主编自行拟定。以下对一致性体例作概括说明。
(1)各卷均采用2014年由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在盘龙城遗址布设的三维测绘坐标系统,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2)各卷涉及的发掘区、探方以及遗迹等编号,均按目前学界一般惯例方式。其中发掘区和探方等编号,Q代表发掘区、T代表探方、TG代表探沟、JPG代表单个遗迹中所设的解剖沟。遗迹的编号中,H代表灰坑、G代表灰沟、F代表房址、Y代表窑、J代表井、M代表墓葬、D代表柱洞。此外,遗迹的序号仍然按地点分别从1995年之前的遗迹编号顺编。
(3)为明确和简化表述,遗迹编号的构成采用“地点名+遗迹序号”的方式,如2016年发掘的小嘴Q1610T1714的H73,编号为小嘴H73;地层单位编号的构成采用“区号+探方号+地层序号”的方式,如2016年小嘴Q1710T0116第5层,编号为Q1710T0116。编号不再沿用1994年之前用汉语拼音首字母表示地点的方式,如PYW表示盘龙城杨家湾遗址,也不再保留此前发掘简报中带有发掘年份的方式。
(4)器物标本用罗马数字编号。除常规序号之外,对墓葬中的采集品独立编号,并在数字前另加零,如杨家湾M13∶01。对墓葬中同一件器物碎片散落在不同地点,在器物编号后加小号,如杨家湾M17∶14-1。
(5)遗迹等区域范围的比例尺及描述尺寸,以米为计量单位;遗物图形的比例尺及描述尺寸,以厘米为计量单位。遗物容积按毫升计算,重量按克计算。
(6)学界对于一些考古学文化的写法、称谓和内涵存有差异,本书采用“二里冈文化”的写法。对二里冈文化的不同阶段,一般称“二里冈文化早期”“二里冈文化晚期”,同时根据情况保留“二里冈上层第一期”“二里冈上层第二期”等称谓。对中商文化的不同阶段,一般称“中商文化白家庄期”“中商文化洹北期”。
目录
盘龙城:(1995~2019)(一) 田野考古工作报告(全2册)
盘龙城:(1995~2019)(二) 景观与环境
盘龙城:(1995~2019)(三) 玉石器研究
盘龙城:(1995~2019)(四) 陶器研究
盘龙城:(1995~2019)(五) 青铜器研究
购买方式
钱包炸了!博物馆爆炸款参战双11
公众号:文博圈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