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5日—11月17日
综合
■ 国家消防救援局 国家文物局联合举办全国文物建筑和博物馆消防安全管理培训班
■ 56件流失文物艺术品回归祖国
■ 国家文物局向陈介祺故居陈列馆划拨日本友人捐赠的100方古玺印
■ 辽宁省政协宗教界委员联合倡议:加强宗教场所文物保护和管理
■ 全国革命纪念馆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四川广安举办
■ 应县木塔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
■ 福建三部门联合推广博物馆“大思政课”优质资源
■ 西安创新大遗址保护理念 实现大遗址与现代社会相融共生
博物馆
■ 中国博协和东方出版中心签订《博物馆学辞典》(中文版)出版协议
■ 2025年北京博物馆通票首发,汇集136家博物馆、景点等
■ 克里姆林宫博物馆藏饮食文物精品展将在国博举行
■ 石刻艺术博物馆新建103个停车位
■ 赵朴初书法艺术馆在上博东馆落成开放
■ 上海博物馆东馆:书画“国宝展”重磅回归
■ 新疆3175件考古出土文物“充实”各地博物馆
■ 搁浅巨鲸“落户”国家自然博物馆
■ 火箭军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公开征求意见
■ 陶寺遗址博物馆开馆
■ 敦煌当代美术馆在沪落成
■ 永乐宫壁画博物馆项目加紧建设中
■ 浙江文物寻宝团成立
■ “叶圣陶·丰子恺著作藏品展”亮相中国现代文学馆
■ 中山陵祭堂启动修缮保护
■ 中山大学博物馆开馆
■ 瑞幸巴西咖啡博物馆昆山揭幕
■ 贵州省博物馆年度接待人次突破200万
■ 巴黎圣母院重新开放仪式将于12月7日举行
考古
■ 发现宫门、供排水设施等遗迹,圆明园考古有多项新发现
■ 山西公布一处战国至秦墓葬发掘资料
■ 山西太原发现一处北魏后期精美石窟
■ 南京发现三国东吴墓 确定墓主为张昭
■ 浙江绍兴出土“山阴”“会稽”地名遗物
■ 新发现20余条水坝 良渚遗址揭示水利系统完整结构
■ 海林石人洞遗址取得重大考古发现 出土石制品9万余件
■ 福建南日周边海域新发现3处沉船遗址
国家消防救援局 国家文物局联合举办全国文物建筑和博物馆消防安全管理培训班
56件流失文物艺术品回归祖国
从国家文物局获悉,11月8日,意大利返还的56件中国文物艺术品回归祖国。本次返还是2019年3月意大利返还796件中国文物艺术品后,双方在中意两国政府关于防止文物非法进出境双边协定框架下开展的又一次成功合作。
据介绍,该批文物艺术品主要应为我国甘肃、青海、陕西等地区的出土文物,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其中的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彩陶为研究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提供直接物质资料。此外,汉代、唐代陶俑和元代陶兽提供了当时社会安定富足与开放包容的实物见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取得重大成就。截至2024年11月,已实现48批次2113件/组文物艺术品回归祖国。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与意大利文化遗产部门就返还文物艺术品的保护修复、研究展示开展后续合作,以文物为桥梁和纽带,促进中意文明交流互鉴。(国家文物局、新华社)
国家文物局向陈介祺故居陈列馆划拨日本友人捐赠的100方古玺印
11月9日,日本友人捐赠古玺印划拨仪式在山东省潍坊市举行。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向山东省文物局颁发文物划拨入藏清册,向捐赠人颁发感谢状。山东省副省长陈平出席活动并致辞。
此次捐赠古玺印文物的尾崎建治是日本金石篆刻家、收藏家,2024年3月28日,他表达了向中国捐赠100方古玺印的意愿,并提出希望交由山东省潍坊市陈介祺故居陈列馆收藏。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对古玺印文物进行鉴定,并尊重捐赠者意愿,将捐赠的文物艺术品整体划拨至陈介祺故居陈列馆永久收藏。
此次捐赠的100方古玺印文物,时代范围从战国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材质多为铜质,形制包括驼钮、马钮、龟钮等,为职官制度、姓氏制度、古文字学、篆刻艺术等方面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国家文物局)
辽宁省政协宗教界委员联合倡议:加强宗教场所文物保护和管理
全国革命纪念馆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四川广安举办
11月13日,“全国革命纪念馆高质量发展论坛·2024”在四川广安举办。论坛围绕“革命文物·革命文化·中国式现代化”主题,交流经验、共襄举措、凝聚共识。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罗文利出席并讲话。
会议强调,革命文物是复兴历程的实物见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记录。新时代新征程,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作出的系统部署,聚焦系统保护,普查好保护好反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革命文物;要聚焦深化改革,健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标准,加强分类管理、规范管理、精细管理;要聚焦彰显价值,持续开展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建设推广,拓展活化传承新路径;要聚焦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革命文物主题游径和红色旅游品牌,激活新场景、发展新业态、释放新动能。
会上,国家文物局与工信部、水利部、全国妇联、中国侨联、国铁集团联合发布“共和国印记”系列主题活动成果,与教育部联合发布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建设推介项目名单,与国家民委、中央网信办联合发布“和合中华 同心筑梦——革命文物精品展”巡展项目名单,举行全国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红色资源保护传承联盟成立仪式。与会专家在主论坛及分论坛就珍视共和国物证、加强文物认定,推进系统性保护、构建革命文物大保护格局,用好红色资源、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进行案例交流和深入研讨。
本次论坛由国家文物局主办,四川省文物局、广安市人民政府承办。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国家文物局相关司室及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各省级文物行政部门有关负责同志,革命纪念馆、革命旧址保护管理机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代表和特邀专家参加会议。(国家文物局)
应县木塔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
11月13日上午,应县木塔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出席会议并讲话,山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林红玉主持会议。
李群表示,应县木塔保护是我国文物建筑领域最重要、最复杂、最困难的历史性保护任务。要树牢责任担当意识。要加强资源配置,提升木塔综合保护管理能力,统筹推进木塔局部加固、全面测绘、系统监测、应急预案、备料备工等各项近期任务。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捋顺管理体制,完善协调机制,强化风险管控。李群强调,相关各方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凝聚行业共识和精锐力量,扎实做好木塔保护工作。
会议通报了应县木塔保护工作协调机制有关情况,审议并原则通过了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国家文物局文物古迹司、山西省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汇报了工作进展和下阶段工作建议。会议期间召开了应县木塔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讨论了应县木塔保护相关方案和工作计划。李群、林红玉还为专家委员会成员颁发了聘书。
国家文物局相关司室及直属单位,山西省人民政府,山西省文物局等省直相关部门,应县木塔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成员,朔州市委市政府及应县县委县政府等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国家文物局)
西安创新大遗址保护理念 实现大遗址与现代社会相融共生
从西安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办的“千年古都 诗意长安”西安大遗址保护主题新闻发布活动获悉,西安市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不断推动全市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西安地区遗址资源丰富,重要史前遗址和周、秦、汉、唐时期的都城遗址及帝王陵寝在该市均有分布。其中,秦始皇帝陵、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3处大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建成秦始皇陵、汉阳陵、汉长安城未央宫、大明宫4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西安市文物局副局长唐龙表示,大遗址保护利用是一个系统持续的过程,该市把大遗址保护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的工作重点,按照“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推进遗址保护利用,在遗址的城市中促进融合发展”的工作思路,探索出了大遗址保护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与当地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相结合、与当地城乡基本建设相结合、与当地生态环境改善相结合的理念(“四个结合”保护理念),形成了以汉杜陵遗址公园为代表的“退耕还林模式”,以秦始皇陵为代表的“国家公园模式”,以唐长安城城墙遗址公园为代表的“市民公园模式”,以大唐西市遗址博物馆为代表的“民营资本投资模式”,以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为代表的“集团运作模式”,实现了大遗址与现代社会的相融共生。
在历次城市总体规划中,西安都充分考虑了大遗址的保护要求,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中,专题编制了《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明确西安总体布局形态为传承古都的空间发展模式。编制公布了《小雁塔保护规划》《秦咸阳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等大遗址保护规划,推动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对大遗址保护和城市建设发展起到了积极指导、协调和规范作用。
唐龙介绍,近年来,西安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利用,结合不同区域大遗址的现状禀赋,聚焦融合发展、兼顾改善民生、注重生态保护,不断创新遗址利用方式,探索实施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大遗址保护利用项目。
比如,结合城市中心广场公园建设,实施了隋唐长安城遗址圜丘、明德门遗址保护工程,建成开放了圜丘遗址公园、明德门遗址公园,打造区域文化地标,推动历史文化融入百姓日常生活;结合城郊区域环境整治,将大遗址保护与生态景观建设、生态林业项目实施充分融合,营造出既符合遗址本体展示特征,又适合市民游客参观休憩的阿房宫遗址公园、杜邑遗址公园,实现遗址保护的多元化发展。
据悉,西安市逐年加大文物保护资金投入,市级文保资金从2020年的2500万元增至今年的1亿元。同时积极争取中省文保专项资金倾斜支持,2020年至今共争取中省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约4.65亿元,其中大遗址方面专项资金约2.07亿元,相继组织实施了秦汉栎阳城、阿房宫、西汉帝陵、隋唐长安城、唐大明宫遗址等大遗址文保工程,有效改善了大遗址保护状况,提升了遗址周边环境,夯实了大遗址保护利用基础。(中新网)
中国博协和东方出版中心签订《博物馆学辞典》(中文版)出版协议
11月14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和东方出版中心在上海举行工作会议并签署《博物馆学辞典》(中文版)出版协议。
刘曙光理事长强调了此项工作对构建中国博物馆学科体系的参考价值和重要意义。陈义望书记表示将全力以赴,调动核心力量,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出版工作。艾静芳和刘佩英代表两家机构签署合作协议。双方还就《博物馆学辞典》后续审校出版工作进行了洽商。
《博物馆学辞典》是国际博物馆协会近二十年来推出的一项力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参考价值,是博物馆界近年来不可多得的重要参考书。2022年,《博物馆学辞典》法语版问世,2023年《博物馆学辞典》英文版正式出版。中国博协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完成《博物馆学辞典》英文版的中译和出版工作。
东方出版中心是一家以出版人文社科图书为主的国家级综合性出版机构,隶属中国出版集团。前身是成立于1978年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多年来,累积出版图书六千余种,屡获国家级奖项或入选各类出版基金项目。2024年1月,推出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国际博物馆学译丛”。(中国博物馆协会)
2025年北京博物馆通票首发,汇集136家博物馆、景点等
11月14日,《2025年北京博物馆通票》首发式在北京汽车博物馆举行。据悉,通票汇集北京市136家博物馆、科普教育基地和文化旅游景点,参加馆点绝大多数提供了两人次免费或者优惠折扣。市民自11月14日起,可通过北京博物馆通票官网网站、微信公众号或新华书店主要门店购买。据了解,通票继续采用口袋书形式,无需粘贴相片,全家通用。(新京报)
克里姆林宫博物馆藏饮食文物精品展将在国博举行
“俄宴风华——克里姆林宫博物馆藏饮食文物精品展”将于11月21日起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与观众见面。该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俄罗斯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博物馆合作,展出的138件(套)珍品将从“食材烹具”“饮食传统”“饮食艺术”三方面,系统生动展示俄罗斯饮食文化风貌,见证俄罗斯各个时代的风俗习惯和历史变革,反映俄罗斯数百年的历史、艺术和生活。(新华社)
石刻艺术博物馆新建103个停车位
近几年,石刻艺术博物馆越来越火爆,尤其是每到秋天,博物馆里的银杏正值观赏期,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里的银杏正值观赏期,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赏叶。为了缓解周边的停车难问题,属地北下关街道挖掘周边资源,拆除违建,新建了施划有103个停车位的公共停车场,日前正式投入使用。(北京日报)
赵朴初书法艺术馆在上博东馆落成开放
赵朴初书法艺术馆落成暨赵朴初珍贵文物捐赠仪式11日在上海博物馆东馆举行,赵朴初书法艺术馆即日起正式向公众开放。
赵朴初亲属遵照赵朴初先生和夫人陈邦织女士的遗愿,以陈邦织女士的名义向上海市人民政府捐赠近2700件/组赵朴初珍贵文物,其中包括2024件/组赵朴初书画作品及其旧藏书画,114件印章,和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其它物品。
赵朴初书法艺术馆位于上博东馆4楼,分为“母兮吾土”“亲密战友”“时代巨匠”“当代维摩”“高山景行”五个板块,精选朴老各个时期的书法作品、文献手迹予以展示。
展厅将采用定期更替展品的方式,从多个维度、持续地向观众展示赵朴初先生的卓越贡献、高尚情操及艺术成就。观众可以从中看到时代的剪影,受到艺术的熏陶,得到精神的升华。(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东馆:书画“国宝展”重磅回归
新疆3175件考古出土文物“充实”各地博物馆
11月12日,新疆12处考古发掘项目出土文物移交仪式在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举行,本次移交文物共计3175件,是新疆迄今为止单次移交文物数量最多、类型最丰富的一次,也是新疆考古发掘出土文物移交常态化进程迈出的重要一步。
据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李文瑛介绍,此次移交的文物时代早至青铜时代,晚到宋元时期,文物质地包含石、陶、骨、木、铜、金、玻璃等,种类含生产生活工具、武器、装饰品等,是新疆迄今为止单次移交文物数量最多、种类最为丰富的一次。
库车友谊路墓地考古发掘出土文物是本次移交项目中文物数量最多的,共移交2100余件,其中近1700件文物将分配给龟兹博物馆,以丰富其藏品。
“通过移交补充进来的文物,可以有效改善龟兹博物馆文物品种单一且数量偏少的窘况,让观众通过观看出土文物,领略和感受历史上西域与中原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十分密切的关系,展示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征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库车市文旅局党组副书记、局长高贤志说。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近年已先后向自治区本级、地(州、市)、县(市、区)的25家博物馆移交文物近5000件。(中国新闻网)
火箭军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公开征求意见
据中国火箭军微信公众号消息,火箭军博物馆建筑设计经反复研究论证,形成2套备选方案。即日起至11月19日20时,依托火箭军官方新媒体账号“中国火箭军”面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火箭军强军网同步组织(可通过强军网首页浮窗链接进入),公众的意见建议将作为修改完善建筑设计方案的重要参考。(新京报)
陶寺遗址博物馆开馆
11月12日,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的陶寺遗址博物馆正式开放。这是依托陶寺文化建设的一座专题性遗址博物馆,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展厅面积约5000平方米,展出陶寺出土的陶器、玉器等文物230件(套),展示了距今约4300年至3900年的陶寺文化的考古发掘与研究成果。
敦煌当代美术馆在沪落成
永乐宫壁画博物馆项目加紧建设中
正在建设中的永乐宫壁画博物馆项目(11月11日摄)。
浙江文物寻宝团成立
11月10日,汇聚浙江文博和社会各界力量的“浙江文物寻宝团”正式成立。该团将通过短视频形式,讲述浙江文物的精彩故事,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在此次活动中,浙江省博物馆党委书记纪云飞,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向明,浙大城市学院考古学系主任杜正贤,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灵隐管理处副主任邵群等15人被聘为浙江文物寻宝团首批导师。
杜正贤认为,浙江文物寻宝团的成立具有两方面意义。一方面,可以在现有博物馆内或公众开放的文物中,通过寻宝团的深入挖掘和解读,让公众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些文物的价值和背后的故事;另一方面,寻宝团还可以关注尚未进入博物馆、尚未向公众展示的文物,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发掘,丰富文化遗产。
杜正贤提出,考古挖掘现场也是“寻宝”的一个重要内容,“考古挖掘过程可以适当地向社会公众开放,让公众能够亲身感受到考古工作的精心与细致,以及发现文物的乐趣”。
邵群以她所在的西湖风景名胜区为例,西湖周边的群山蕴藏着丰富的文物,包括造像、摩崖石刻等,还有与人文完美融合的自然景观,“我希望能通过浙江文物寻宝团的力量,让大众深入了解西湖文化,进而自觉地去保护西湖文化景观等世界文化遗产”。
据悉,浙江文物寻宝团由浙江省文物局联合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共同发起成立。(中国新闻网)
“叶圣陶·丰子恺著作藏品展”亮相中国现代文学馆
为纪念叶圣陶与丰子恺二位先生,探寻中国现代教育和文艺事业的发展脉络,“叶圣陶·丰子恺著作藏品展”日前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开展。
展览共展出包括叶圣陶与丰子恺的著作与漫画作品各300余种,以及他们主编的报刊、翻译著作、早期作品刊物原件、部分信札、手稿、生活纪念物品等,让观众直观感受二位文艺大师的文化修养和人格力量。(新华社)
中山陵祭堂启动修缮保护
为解决中山陵祭堂建筑病害,确保国家重点文物本体安全,经上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复同意(苏文物革〔2023〕7号),2024年10月21日起至2025年1月20日,中山陵祭堂启动修缮工程,修缮期间,祭堂实施半封闭围挡施工修缮保护。
中山陵主体建筑建成于1929年,是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入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据了解,由于常年风雨侵蚀,祭堂文物本体出现部分构件老化损坏、屋面局部渗漏、排水不畅等问题。据悉,此次主要修缮内容包括更换屋面损坏琉璃瓦、修补铜椽等构件、清理室内外墙面、室内开裂地面填缝修复、铜门铜窗修复、更新墓室换气设备、排水设施检修等。(人民日报)
瑞幸巴西咖啡博物馆昆山揭幕
巴黎圣母院重新开放仪式将于12月7日举行
据法国媒体当地时间13日报道,巴黎圣母院重新开放仪式将于12月7日举行,法国总统马克龙将出席。
12月8日至15日期间,巴黎圣母院将从15时30分开始对游客开放。12月15日之后,巴黎圣母院将恢复火灾前的开放时间,即7时45分至19时。2019年4月15日,巴黎圣母院的屋顶和塔尖在突发大火中被烧毁,但主体建筑得以保存。(封面新闻)
发现宫门、供排水设施等遗迹,圆明园考古有多项新发现
今年8月,北京市考古研究院联合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开始对文源阁遗址局部开展考古发掘工作。本月初,考古发掘工作基本结束,有多项最新发现。本次考古发掘,明确了宫门、藏书阁、碑亭、月台、趣亭、围墙等建筑的具体位置,并且首次发现了完备的供排水设施。(光明网)
山西公布一处战国至秦墓葬发掘资料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1日对外公布山西永济东丰路战国至秦墓葬发掘资料,该遗址出土器物组合以晋文化特征为主,可见秦文化对晋文化的影响。
山西永济东丰路战国至秦墓葬位于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东丰路东侧,北邻晓朝遗址汉墓群,属于晓朝遗址范围。2022年2月至6月,为配合永济市仁盛源药业口罩和防护服项目,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永济市文物保护中心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项目范围内的古文化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清理。
此次发掘总面积1500平方米,共发现125处遗迹现象,包括龙山至汉代灰坑111个,墓葬20座,水井4口。墓葬类型较为丰富,主要集中于战国至汉代时期。共发掘11座竖穴土坑墓,6座瓮棺葬,3座瓦棺葬,1座迁葬合葬墓。
瓮棺葬在新石器时代前期就已出现。此次发掘的瓮棺葬及瓦棺葬与晋南地区之前发掘的侯马铸铜遗址、侯马乔村墓地、天马——曲村墓地的瓮棺葬及瓦棺葬的葬具、形制不尽相同,具有秦文化特征,时代应为战国晚期至秦。
永济市春秋属晋,战国属魏。此次发掘的M11、M12出土的陶器组合仍具有较强晋文化特征。两器瓮棺葬的盆——瓮组合从之前的发现研究来看,主要分布在关中及其邻近地区,而且是关中地区的主要组合形式,可见战国晚期至秦时期秦文化对于晋南地区的影响。
考古人员表示,此次发掘墓葬形式较为丰富,为永济地区战国至秦墓葬形制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并且可与永济地区的赵杏墓地、晓朝汉墓群结合起来,对于研究当地历史文化演进具有一定意义。(中国新闻网)
山西太原发现一处北魏后期精美石窟
南京发现三国东吴墓 确定墓主为张昭
近日从南京市考古研究院获悉,三国时期东吴重臣张昭家族墓在江苏南京被发现。这是南京地区继丁奉家族墓后发现的又一东吴重臣墓地,是东吴时期墓葬考古的重要发现。
据介绍,张昭墓平面呈“凸”字形,由墓道、墓坑、砖室、排水沟等部分组成。墓室内长3米、宽1.8米,出土有金印、铜弩机、铜钱等遗物。墓内出土的两方龟纽金印,分别印有“辅吴将军章”“娄侯之印”字样,系南京地区东吴墓葬出土遗物中首次发现。结合相关史料以及墓葬形制结构所体现的年代特征,确定墓主为东吴重臣张昭。(新华社)
浙江绍兴出土“山阴”“会稽”地名遗物
11月13日,浙江绍兴稽中遗址公布最新考古发现,该遗址近期出土了“山阴丞印”封泥、“会稽郡壁”铭文砖等地名遗物,实证其为东汉至六朝时期会稽郡山阴县官署所在地。该遗址实证了文献记载的越王勾践建都史,目前已清理大型建筑基址等重要遗迹80余处。(中国新闻网)
新发现20余条水坝 良渚遗址揭示水利系统完整结构
“在前期确认良渚外围水利系统的11条水坝之后,近年来考古人员采用遥感、地理信息、人工智能等技术,又新发现20余条水坝,基本揭示出良渚水利系统的完整结构。”11月13日,在第二届“良渚论坛”新闻发布会上,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广胜在介绍良渚遗址考古研究工作时说。
良渚遗址是古城、水利系统及郊区聚落的集合体。近年来,其在相关考古领域又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
从1936年“考古人”施昕更调查的13处遗址开始,历代考古人对遗址核心区平原地带逐年开展全覆盖式的深度勘探,使良渚遗址群的遗址点增加到350多处(含水坝)。
目前,该遗址群的分布框架结构已比较清晰,相关调查工作已基本完成。
在良渚文化早期,聚落产生了明显的等级分化,各小型聚落都利用山前地貌进行改造,但遗址群不存在统一规划,表现出分散的多中心模式。到良渚中期,在遗址群的中心位置,开始统一营建莫角山、反山等大型礼仪空间,其与三面山体保持了大约3公里的统一距离,显示了居中而建的规划理念。到良渚晚期,又持续营建城墙、外郭,形成结构完备的良渚古城体系。
陈广胜说:“这些研究成果,证实了良渚遗址群结构在不同时期一步步迈出的革命性变迁,体现了早期国家社会组织产生和演变的清晰过程,为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提供了教科书式的样本。”
良渚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四大都邑性遗址之一。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充分利用良渚研究院平台,深入开展良渚文明与其他文明的比较研究,逐步构建良渚文化研究体系,已出版各类书籍600多种。
据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姝介绍,良渚遗址是点多面广的超大型土遗址,保护管理挑战大、难度高,“为了提升良渚遗址全域系统性保护水平,我们以第二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工作为抓手,持续开展文物安全365行动,围绕‘发掘—保护—研究—利用’全生命周期,研发打造‘良渚遗址5000+数智应用’平台,用数字化和高科技手段建立了大遗址综合保护的‘最强大脑’”。
据悉,在本届“良渚论坛”期间,国家文物局将向良渚授牌设立“良渚国际考古中心”。该中心的成立将进一步推动良渚在考古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
目前,“良渚论坛”形象标识——“文明之眼 融汇共生”已确定。其核心图形源自良渚文化重要标志——“神人兽面纹”的一部分,是良渚文化、中华文明的重要元素。(中国新闻网)
海林石人洞遗址取得重大考古发现 出土石制品9万余件
11日,从黑龙江省海林市委宣传部获悉,位于黑龙江省海林市海林镇石河村东的石人洞遗址取得重大考古发现,目前已出土新石器时代石制品9万余件。
石人洞遗址是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23年进行海浪河流域石器遗址调查时发现,占地面积16200平方米。根据检测结果显示,石人洞遗址的地层距今5700年左右,即新石器时代。2024年4月至11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石人洞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共布设了3处发掘区,出土石制品数量高达9万余件。
“这个遗址地表有特别特别多的石制品,这个丰富程度是我们以往都没有见过的,在国内也很少见。”据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石人洞遗址发掘项目领队李有骞介绍,通过这些发现能揭秘出海浪河流域在史前时期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类活动空间,包含很高的文物和历史价值。
海浪河流域是我国乃至东北亚地区旧石器地点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包含了几乎整个旧大陆最为复杂和多样化的石器打制技术,这次考古发掘对于研究海浪河流域不同时期古人类的石器技术、生产生活等提供了大量基础资料,对研究人类起源和迁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新闻网)
福建南日周边海域新发现3处沉船遗址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联合福建省考古研究院组成的福建沿海水下考古调查队在南日岛周边海域新发现3处沉船遗址。
这3处沉船遗址命名为北日岩5号沉船遗址、北日岩6号沉船遗址、北日岩7号沉船遗址。其中北日岩5号沉船遗址年代为元代、清代,出水器物有青白瓷、白瓷、黑釉瓷、青花瓷等;北日岩6号沉船遗址年代为元代,出水器物以青瓷碗为主;北日岩7号沉船年代为南宋晚期,水下调查发现有青白瓷器,器型有瓶、碗等。
莆田位于福建东南沿海,有漫长的海岸线,港湾众多,海域辽阔,物产丰富,进出口商品繁多,自古以来海上贸易发达,为海上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水浮陆转,以入京师,外至北戎、西夏,其东南舟行新罗、日本、流求、大食之属,莫不爱好,重利以酬之。”宋代莆籍名臣蔡襄的记载,反映当时兴化军海上贸易的繁荣。
2006年,福建沿海水下考古调查队开启对莆田沿海的水下考古调查。截至目前,莆田沿海共发现13处沉船遗址。这些沉船遗址分别发现于湄洲湾海域和兴化湾海域。其中,湄洲湾海域有3处,兴化湾海域有10处。
发现的沉船遗址不仅时代序列完整,唐、宋、元、明、清均有发现,且历史内涵丰富,采集出水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瓷器、陶器、铜器、船体构件骸碇后等珍贵文物,为莆田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探索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海外交通史、贸易陶瓷史等提供重要依据及实物资料。(湄洲日报)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文博圈立场
文博圈投稿:wenboquan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