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对科学研究的预判能力这么强?

文摘   2024-09-14 01:11   日本  

      先说结论:想要拥有强大的科研预判能力,足够的信息输入、严谨的逻辑推演、对于人性的深刻理解缺一不可

      大部分人没办法拥有强大的预判能力,不是因为他不具备逻辑思维能力,也不是他不理解人性的善与恶,只是因为他的信息来源太少,限制了他的认知。

      之前曾经呆过一个实验室,验室虽然规模不大,但是PI的雄心可不小。当时是纯生信最火的时候,所以老板为了赶时髦也招了个分析人员进来。

      结果实验室和数据库根本没那么多的数据去让他搞复杂的设计,搞的他经常和我吐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为他只会调包,不是造轮子的那批人。

      换句话说,没有足够的数据支持,算法就算再优秀也产出不了有效的结果。连机器都是这样,何况是人呢?

      其次是逻辑推演能力,而要提升这个能力最好的方法是复盘

      举个例子,你刚提交了国自然不久,本身具备各种文章、经历等大优势的情况下,由于一些未知的不可抗因素,导致挂了。

      这个情况下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大部分人笔者相信都是来年再来,要一雪前耻。

      实际上假如你真的想提升自己的水平,我建议你冷静下来去看一下自己还有哪些尚未没有做好的点。

      在有各种背景优势的时候你有没有尝试把优势变成胜势?还是不停在说文章数量却忘记了充分打磨自身本子?

      在专家的评语中发生了什么值得你关注?是哪里出现了决策失误?还是哪个关键的部分或者思路需要进一步改进?如果专家提的都是废话,是不是应再去找其他专家过过目?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逐渐积累起现在一个更高的视角通盘看问题的能力。就像一个棋手一样,当你看到对手下了一个子之后,你可以利用之前积累下来的经验,推理出他下一个子会下在哪里,这就是预判。

      不会复盘的人,永远不可能获得认知的升维,甚至连自己做了这件事的结果都预判不到。

      最后,是对人性的洞察,这是再广泛的认知、再完美的逻辑也推演不出来的东西。

      因为现在的科研,已经不是一个人的主场了,团队在一起更有效率,也能走的更长久。(一个人单干很容易就年纪轻轻驾鹤西去了)

      有的人好像天生就能看透人心,有的人学了一辈子也学不会。

      对于像我等凡人来说,其实没必要特别追求到这一步。因为人性真的太复杂了,学术圈里,再光明的灯塔下面也有阴影,再黑暗的角落也会有一丝光芒

      这年头大家过的都挺惨,因此出现了很多人去宣导什么学术厚黑学,类似于学会了这些你就深谙了人性、三句话让别人为你所用之类的。笔者不敢说全部的捷径都是错的,毕竟正如罗伯特·西奥迪尼在《影响力》一书的描述:

      倘若专业人士公平公正地利用我们的捷径响应方式,我们就不应该把他们看成敌人,而应该是朋友;因为有了他们,我们能更方便地开展高效率、高适应度的生意往来;只有那些通过弄虚作假、伪造或者扭曲证据,误导我们的人,才是正确的还击目标。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因此学会信息甄别就显得愈发重要。先学会防守,学会不被人利用人性的弱点,是洞察人性的第一步。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了,君不见现在会议上的那些大咖是如何调动人们的情绪,发布一些信息,把事实当成一个妮娃娃随便拿捏。

      第二步,才是利用人性去为自己的预判提供支持。建议先别刻意追求这个,你越是刻意追求这个,越是容易掉进别人给你铺设的陷阱。别忘了,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你。

      以上就是笔者的浅见。

睛鸿学术
助力科研成果发表!为大家解决烦恼节省时间以创造更多价值!可提供文献下载,PPT个性化专业定制,企业各类文档,公司海报定制,公众号文案定制,动画制作,生信分析,SCI论文润色,数据分析,图表绘制,健康抗老方案定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