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第1951篇学习笔记
★来源:2024年11月16日《经济日报》全部5篇评论文章
01 化“奔县”流量为消费留量
□ 姜天骄
今年以来,县域旅游展现出蓬勃发展好势头。平台数据显示,今年多个重要假期,县域游订单增速高于一线城市与新一线城市。“泼天流量”还转化为消费留量,给当地带来节节攀升的旅游收入。据统计,2024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旅游总收入超过万亿元,增长接近五成。过去,常有人感叹一些特色小城有个性、有看点,却留不住游客。因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接待服务水平不高,游客来了只能看看景、吃顿饭,住宿、购物等拉动消费的大头还是要回到大城市去。小县城贡献了旅游资源,却很难从中获得经济效益。如今,游客越来越愿意在县域消费,高档酒店一房难求,特色小店座无虚席,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贡献度越来越高。有观点认为,这些变化主要是顺应了消费者追求高性价比的消费趋势,符合精打细算最大化满足旅游体验的消费逻辑。但这种理解还是有些片面。近年来,县域交通住宿设施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稳步向好、旅游产品供给不断优化,更好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支持,才是让县域“流量”变“留量”的真正原因。旅游其实就是换一个地方继续生活。就像消费者喜欢去民宿、酒店、露营地延续做饭、运动、喝茶等生活方式一样,县域旅游也是旅游生活化的另一种体现。本地人生活过得好,外地人自然留得住。因此,发展县域游要从挖掘生活型旅游资源、开发生活型旅游产品、满足生活型旅游需求上发力,对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开发,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不断提高县城旅游的含金量。让精神物质双丰收。“奔县”游客不仅追求小城生活的松弛感,在物质层面的舒适度也不能含糊。比如,躺在酒店里就能随手点一杯外卖咖啡,在遍布街头的便利店中能买到自己心仪的物品,这些需求都需要供给侧不断提质升级。根据相关机构分析,今年以来县域经济发展带动服务零售市场主体数量显著增多,本地生活休闲类商户数增长较快。越来越多品牌下沉,各类首店落地县城,县域消费业态愈发丰富,拉近了“大城小县”的消费差距。不过,品牌下沉还处于市场探索初级阶段,进一步挖掘游客消费潜力,还要深耕本地特色,丰富产品供给,创新商业形态,持续带动县城游消费热潮。当更多宝藏小城被“看见”,做出特色、避免趋同便是其长红密码。这就需要小城精心打造核心旅游品牌,不仅亮出好风景,拿出好服务,还要将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乡村振兴等全面结合,推动文化资源向深度游、体验游产品转化。比如,通过“音乐+旅游”“赛事+旅游”等融合业态增加旅游产品种类,提高旅游体验感。充分释放“文旅+”潜力,打造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提升县域旅游吸引力,形成唯我独有的发展优势,才能让消费“留量”持久赋能县城发展。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仍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应当尽快肩负起国际责任,认真兑现相关承诺,积极推进碳减排进程,帮助国际社会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挑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于11月11日至22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召开,吸引了198个缔约方参加,表明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合作的最大公约数之一。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自1995年首次举办以来,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会议机制,创造了许多宝贵成果,为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今年,参会各方在大会首日就碳信用标准相关条款达成共识,为实现全球高质量碳信用市场交易的目标创造了有利条件,凸显出国际社会对于加强合作的积极态度。但是,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仍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国际社会的碳减排之路难言坦途。实现气候正义需各方付出更多努力。发达国家率先完成工业化发展,也造成了全球约90%的过量碳排放,因此应承担相匹配的减排义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巴黎协定》提出了碳排放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率先减排并开展绝对量化减排,为发展中国家减排提供资金支持。但是,发达国家的相关作为难以让国际社会信服。发达国家2009年提出的在2020年前每年为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气候融资的承诺未能如期兑现,对全球减排进程造成了不利影响。本届大会最受期待的成果之一,就是设立气候融资新的集体量化目标,以敲定2025年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资金量与方式。发达国家要避免未能如期兑现承诺、影响全球合作的情况再度出现,需要在谈判中展现更大的诚意。美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态度反复,对国际合作和全球减排进程造成严重破坏。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和碳排放大国,对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负有重要责任。2017年,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2022年又重新加入。据外媒报道,明年开始任职的新一届美国政府已经制定了相关方案,很可能再度“退群”。在本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众多参会方对此表达了担忧。出席大会的美国代表也坦承:美国的减排工作预计将出现“倒车”。近年来,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极端天气频繁出现。世界气象组织最新公报指出,当前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积累速度已经超过人类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通过更广泛的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已经刻不容缓。各国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拯救地球就是拯救自己。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应当尽快肩负起国际责任,认真兑现相关承诺,积极推进碳减排进程,帮助国际社会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前不久,2024年文化遗产保护专项分论坛在山西忻州举行,主题是“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同时,以“保护传承 守正创新”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山东济南举办。10月底,在2024中华文化天府论坛上,专家学者们围绕“保护文化遗产 赓续历史文脉”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文化遗产保护正受到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众所周知,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传承。从古老的建筑遗迹到传统的手工艺技能,从丰富的民俗活动到珍贵的文献典籍,每一项文化遗产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但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一些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街区和建筑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消失。同时,大规模的旅游开发也给文化遗产带来了不小的冲击。过度商业化的运作,使得一些文化遗产地失去了原本的宁静与古朴。因此,尽管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已经取得显著进展,但依然任重道远。首先,应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中找到平衡。要认识到,保护与发展不是强调一方面,忽略另外一个方面,而是要强调平衡。我们既要保护好这些文化遗产,更要做好展示,充分认识到怎样在保护中实现可持续利用,在可持续发展之间怎样寻求一个合理的平衡。这就要求政府顶层设计具有前瞻性。结合实际,明确文化遗产保护的目标、规划和重点项目,将其纳入城市发展和乡村建设的总体布局中。同时,出台鼓励文化遗产合理利用的政策,如支持利用古老建筑开办博物馆、文化创意工作室等,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其次,各地应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财政投入。可以设立专项保护资金,用于文物修缮、遗址保护、人才培养等工作。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也可以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引导企业和个人“认领”和投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以山西忻州为例,当地政府与五台山景区累计投入16.3亿元,分两个阶段将五台山核心区12个村庄、975户、2700多人搬迁至核心景区外,有效消除了核心景区城镇化、商业化过度扩张对文化景观的影响。最后,引导全民积极参与其中,共同承担起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只有政策支持、法律保障、资金到位、人才完备,人人都有成为文化遗产守护者的意识和担当,才能更好地实现文化遗产保护,让这些珍贵的人类财富得以传承和延续。水资源费改税试点将从12月1日起全面推向全国。社会各界普遍认为,此举将有效增强全社会的节水意识和动力,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5%。我国目前有16个省份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近三分之二的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预计水资源需求量持续增长,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水资源短缺挑战。我国特殊的水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加快推进由粗放用水方式向集约用水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可以说,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迫在眉睫。资源税是引导资源合理配置、高效利用的重要手段。从前期在河北、北京等10个省份开展的水资源税改革试点效果来看,试点地区在抑制地下水超采、转变用水方式、促进节水改造、规范取用水行为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如,河北作为首个开展水资源费改税试点的省份,试点8年来,全省万元GDP用水量由2015年的70.8立方米下降到2023年的42.5立方米,降幅达40%;地下水开采量由134亿立方米下降到75亿立方米,降幅达44%。从微观层面看,在税收杠杆调节下,不少钢铁、采矿等行业用水大户强化内部管理,通过采用节水技术、更新改造设备等手段,既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又降低了自身税收负担,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用好水资源税的调节作用,是已经被证明了的促进水资源高效集约循环利用的有效手段。首先,要发挥好多重政策的协同效应,打好“组合拳”,促使从“要我节水”逐步向“我要节水”转变。既要发挥好水资源税的刚性约束作用,持续增强全社会节水意识和动力;也要同步完善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等有关促进绿色发展的政策体系,多举措降低节水技术设备使用成本,鼓励企业大胆实施节水改造和技术创新。其次,要发挥好地方政府的主动性能动性。根据《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实施办法》,水资源税收入全部归属地方,并赋予了地方根据水资源状况、取用水类型和经济发展等情况设置水资源税差别税额的权力。地方政府一方面要履行好管理、保护、开发水资源的职责,科学制定规划,划定利用红线,防止无序过度开发水资源,保障水资源安全;另一方面要持续深化改革,用好减征、免征等税收优惠政策,强化分类调控,既有效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需求,又推动改变不合理用水方式,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以最小的水资源消耗换取最大的发展成果。今年,来自秘鲁、巴西、尼加拉瓜、智利等拉美国家的参展商继续跨越山海,共赴“进博之约”。收获订单、开拓市场、洽谈合作、共话友谊……一座“进博之桥”持续拉紧中拉友好合作纽带,为推动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再添生动例证。“进博会是一个了不起的平台。只要看看活动举办地,就能明白进博会在全球贸易和投资领域的重要性。”秘鲁出口和旅游促进委员会驻华高级官员路易斯·卡韦略兴奋地对记者说。不少秘鲁参展商连续7年赴约进博会,带来的羊驼玩具、葡萄、芒果和咖啡不仅广受中国消费者青睐,还顺势打开国际市场,收获满满。卡韦略认为,进博会不只关系着订单和投资,更搭建起一座促进中拉乃至各国民心相通的友谊之桥。“在秘鲁,我们拥有拉美地区最大的华裔社区之一,首都利马的唐人街非常繁华。进博会上,许多会说西班牙语的中国人主动来和我们交流,我们也有机会认识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商,交到不少朋友。”巴西是中国在拉美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直接投资目的国。本届进博会上,不少巴西企业表达出希望与中国在绿色环保领域加强合作的意愿。作为进博会“四年级生”,巴西木浆生产商书赞桉诺此次特地选择在进博会上发布新品,希望为中国的绿色转型作出贡献;巴西矿业巨头淡水河谷公司执行副总裁亚历山大·丹布罗西奥期待中国和巴西在碳减排领域加强合作,共同助力全球脱碳进程。“进博会能够让各国参展商、政府机构官员聚在一起,探讨新的合作方式。”他说。巴西驻上海总领事奥古斯托·佩斯塔纳说,今年巴中两国贸易额有望再创新高。“我们希望增加对华出口品类,比如咖啡、亚马孙河流域特色鱼类等。通过进博会平台,巴西企业能更好地了解中国市场并建立联系。”走进本届进博会主宾国之一的尼加拉瓜国家馆,浓郁咖啡香气扑面而来。咖啡师胡利奥·奥夫雷贡正熟练地制作咖啡,热情邀请记者和参观者品尝:“尝尝这款‘水洗’咖啡,有水果味和甜味!”从第五届进博会以线上方式参展,到第六届进博会只有一家企业线下参展,再到第七届进博会超过50家企业组团参展,尼加拉瓜用3年时间实现进博会“三级跳”,折射出两国经贸合作的巨大潜力和空间。尼咖啡生产商贡萨洛·卡斯蒂略说,进博会为尼企业打开了进入中国市场的大门,“我们的对华出口正在增长,我对未来充满期待”。“每一年加入进博会参展团的乌拉圭企业数量都在增加。”在乌拉圭投资、出口和国家品牌促进机构官员格拉谢拉·德贝尔眼中,进博会不只充满商业机遇,更是企业宝贵的学习机会。“我们今年带来葡萄酒、宝石等传统产品,我们的企业能来这里学习中国市场运作模式,这非常重要。无论从文化、商业还是技术层面来说,进博会都为合作和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今年,10多家智利葡萄酒、新鲜水果、海产品企业亮相进博会。智利贸易促进总局亚洲及大洋洲事务主管、智利驻华使馆前商务参赞纳塔利娅·科尔特斯说,智利从未缺席过任何一届进博会,这一展会助力智利出口目的地更加多元化,让智利产品进一步打开中国和国际市场。“智利和中国的经贸关系互补性强,双方都能获益。例如,中国是智利水果出口第一大市场,智利的优质海产品在中国也受到欢迎,而且中国近年来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设备等,智利正需要应用和推广这些产品。”科尔特斯说。中拉虽远隔万里,却彼此心心相通。借进博会开放“大舞台”,中拉深度合作、携手发展,必将进一步助力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