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蓝添时间”关注我呀
原文摘录: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别人就会倾向于听到批评,并反驳我们。非暴力沟通是动态的语言,不主张绝对化的结论。它提倡在特定的时间和情境中进行观察,并清楚地达观察结果。例如,它会说“欧文在过去的5场比赛中没有进一个球”,而不是说“欧文是个差劲的前锋”。
—— 引自章节:第三章 区分观察和评论
他人的言行也许和我们的感受有关,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起因。感受根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一一非暴力沟通的第三个要素。社会文化并不鼓励我们揭示个人需要。对妇女来说,尤其如此。因为她们的形象常常和无私奉献联系在一起——这是社会对女性的期待。
—— 引自章节:第五章 感受的根源
很多人以为,非暴力沟通是一种说话技巧,教你如何用温和的方式和别人交流。
其实,非暴力沟通更是一种处世哲学,它教会我们如何与自己和解,如何理解他人。
作者马歇尔·卢森堡说:"当我们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每个人都会有情绪反应。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正确认识和表达这些情绪。"
这本书告诉我们:当你学会倾听自己的内心,理解别人的需求,就能找到一条既满足自己又善待他人的道路。
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明白以下三件事:
01
情绪不是敌人 而是内心的信号
在书中,作者讲述了一个令人深思的故事:
一位母亲抱怨说:"我的儿子整天玩手机,我好心提醒他要注意学习,他却说我烦,我气得差点晕过去。"
作者问她:"当儿子说你烦的时候,你是什么感受?"
"我觉得很受伤,很生气,觉得自己的付出得不到认可。"
"这些情绪告诉你什么?"
"我需要被尊重,需要得到认可。"
"那么,你儿子玩手机的行为,背后又有什么需求呢?"
母亲沉默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我们陷入负面情绪时,与其被情绪控制,不如把它当作一个信号。
就像书中所说:"情绪是我们内心需求的晴雨表。"
当你感到愤怒时,也许是因为你的界限被侵犯;
当你感到伤心时,也许是因为你渴望被理解;
当你感到焦虑时,也许是因为你需要安全感。
生活中,我们常常把情绪当成敌人。
有人说:"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
有人说:"我一紧张就什么都做不好。"
有人说:"我就是容易多想,改不了。"
但其实,情绪本身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我们不知道如何与情绪相处,不懂得倾听情绪背后的声音。
02
理解他人 先要懂得脆弱
书中有一个印象深刻的案例:
一位丈夫抱怨妻子:"她总是对我唠叨这唠叨那,我已经很累了还要听她讲这些。"
作者问他:"你有没有想过,她为什么要唠叨?"
"可能是闲着没事做吧。"
"不,也许她是害怕失去你的关注,害怕你们的感情变淡。唠叨是她表达关心的方式,虽然这种方式可能不够恰当。"
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每个人的言行背后,都有其脆弱的一面。
妻子的唠叨背后是对关系的不安全感,孩子的反抗背后是对自由的渴望,父母的过度保护背后是对子女的担忧。
书中说:"当我们能够看到他人行为背后的需求和脆弱时,我们的愤怒就会转化为同理心。"
生活中,我们常常因为不理解而产生冲突:
同事的消极怠工让我们生气,
朋友的敷衍让我们失望,
家人的固执让我们无奈。
但如果我们能多问一句:"他为什么会这样?"也许就能发现不一样的风景。
03
表达需求 不是示弱而是勇气
在书中,作者分享了一个自己的经历:
有一次,他和一位朋友发生争执。
他本想强硬地表达自己的立场,但突然想到非暴力沟通的原则。
于是他说:"当你这样说的时候,我感到很受伤。因为我需要被尊重和理解。你能告诉我你当时是什么想法吗?"
这句话化解了僵局,他们开始真诚地交流。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表达需求不是示弱,而是一种力量。
当我们能够坦诚地说:
"我需要一些私人空间。"
"我希望得到你的支持。"
"我渴望被理解和认可。"
这不是示弱,而是展现了自我认知的勇气。
书中说:"当我们能够诚实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同时也尊重他人的需求时,冲突就会转化为合作。"
生活中,我们常常把表达需求等同于软弱:
宁可生闷气也不说出心里话,
宁可独自承受也不愿求助他人,
宁可委屈自己也不敢表达诉求。
其实,真正的强大不是无所不能,而是敢于承认自己的局限和需要。
04
写在最后
非暴力沟通教会我们:
与情绪和解,不是压抑,而是理解;
与他人相处,不是对抗,而是共情;
表达自我,不是强势,而是真诚。
正如书中所说:"当我们学会倾听自己的心声,理解他人的需求,我们就能在这个世界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生活中难免有不如意,但当我们学会与自己和解,学会理解他人的脆弱,学会勇敢地表达需求,我们就能在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找到一条既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他人的道路。
这或许就是情绪自由的真谛:
既能听见内心的声音,又能感受他人的心情,在理解与被理解中,找到生活的平衡。
END
多点一下【赞】和【在看】多一条小鱼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