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60万赴瑞士“安乐死”,她并不值得同情

学术   2024-10-30 08:35   湖北  
疾风呆蓝的第147篇原创文章
最近,有朋友问我对上海某女士花60万赴瑞士安乐死这个事情怎么看。

我了解了一下基本情况之后,十分震惊。

虽然大伙对于哗众取宠已经见怪不怪了,但是拿安乐死哗众取宠的属实是刷新了我的认知。

该女士自称因为忍受不了红斑狼疮的折磨,希望自行了断,然而由于国内法律的限制,最后只能计划飞往“灵活自由”的欧洲和“灵活中立”的瑞士,花60万人民币合法地结束自己的生命。

首先,我很欣赏这位女士的财力,能花不远万里前往瑞士花60万了结自己的生命。

其次,我很欣赏这位女士的口才,语言表达能力强,说起话来引经据典娓娓道来。

最后,我很欣赏这位女士的拍摄水平,父女之间的深厚感情通过视频很好地传递给了我们。

这个剧情很棒,足够吸引眼球,足够令人感动,但有病。

这种真人秀短剧,我脑子一丢就是看,看完再把脑子装回去。

红斑狼疮是一种慢性疾病,全世界的红斑狼疮患者至少有500万,中国据估计不少于100万,随着医学的进步,10年生存率已经提高到了约80% - 90%,只要你遵从医嘱好好吃药治疗,生存质量并不会差到哪里去,沙女士却因为无法忍受这样一种既非急症也非绝症的慢性疾病而选择去死,脑回路非常奇特。

瑞士的安乐死的合法性是有争议的,况且当地的协助死亡机构 “尊严”(Dignitas)几乎所有的服务对象都是外国人,瑞士本地人甚少,瑞士人为啥不热衷于安乐死,是因为不喜欢吗?

你以为你可以优雅地“安乐死”,但在他们眼中,你是个连死亡都要被人赚一笔的傻子。

你的笑容确实不会消失,不过是转移到资本家脸上而已。

以前我们喜欢用“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来讽刺那些愚蠢的人。

以后大概要升级成“不远万里安乐死”了。

吐槽结束,该说点正经的了。

尽管所有人终将面对死亡,但无论是老年人对死亡的恐惧,还是年轻人对死亡的无知,加之传统文化对于吉利话的偏执,都让人们甚少去谈了死亡这个话题。(关于死亡的思考,可以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之前的文章)

毕竟连2000多年前的孔子都说过:未知生,焉知死?

子曰,你连活着都没整明白呢,哪有空去操心死的事情。

只要你还活着,那就认真点儿,别整天去寻死觅活。

这位女士大张旗鼓地自寻短见,如果不是因为哗众取宠或者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那就是因为内心太空虚。

在人的一生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挫折,为了使我们够忍受这些痛苦,我们需要一种让我们愿意为之献身的精神支柱,这个精神支柱可以是家庭,可以是集体组织,可以是某个项目或是某个伟大的理想。

当你找到这个精神支柱的时候,你就会明白了独属于你的人生意义。

为了这个精神支柱,人类可以克服难以想象的挫折,忍受超乎寻常的痛苦。

人类的生命可以如石墨般易碎,人类的生命也可以如钻石般坚韧,区别只在于你是否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

如果你找不到这个东西,而只受欲望的引导,那么转瞬即逝、变幻莫测、无法满足的欲望最终给你带来的只是折磨。

所以,无论你得了什么病,都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

如果你相信科学,那你肯定得珍惜生命,苟一苟等科学进步了,病也许就治好了。

如果你相信宗教,那你更得珍惜生命,任何宗教里面,自杀都是超级重的罪孽,自寻短见的你也许你都不会有下辈子。

如果你相信天道,那你就别瞎操心了,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老天爷要收你自然会收,不收你的时候你就好好活着。

综上所述,绝对不要轻生,更不要相信优雅地死去这种鬼话。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贫贱也罢,富贵也罢,先爱自己,建设好自己的小宇宙,生活一定会好起来。

真要有那么一天需要你为祖国和人民献出生命的时候,

记住,要当泰山,别当鸿毛。

Love&Peace,愿世界和平。

这是一个帅气且靠谱的金牛座,有一颗不受控制会自动思考的脑子。

感谢你的点赞转发在看,传播正解,便是日行一善。

人生决策指南
一个让你少走弯路的公众号,每周更新一篇。人生不迷路,感谢您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