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疾风呆蓝的第132篇原创文章
最近看到一张聊天截图,是一位家庭教育专家在微信群里聊多子女家庭的教育问题:
这位老师的一席话,直接把做父母的要求拉高了许多。
要当好一个多子女家庭的父母,你得去看书去学习,尽可能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到父母完整的爱。
按她所说,她把多子女家庭的孩子们之间的关系定义为竞争关系。
孩子们互相竞争,从父母那里获得更多的资源,更多的爱。
你的资源多一点,意味着我的资源少一点。
你的爱多一点,意味着我的爱少一点。
即便是你平均分配,孩子们也不一定会满意,更何况老话说,五个指头有长短,父母也很难做到平均分配。
所以这位专家给出的解决方案是:
尽可能给予每一个孩子确认和完整的爱。
她说得对不对,当然是对的,只不过,属于正确的废话。
什么叫尽可能?什么又叫完整?
这个思路只会进一步提高养育教育成本,你要是真听她的,你能累死。
根本问题在于弄错了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也搞错了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
专家的思维预设了一个前提:父母只是子女的供养者。
如果父母只是子女的供养者,那么父母只是提供了一块肉,甚至父母本身只是一块肉,孩子们就是狼,狼子们各凭本事,打败其他狼,来分到更多的肉。
但是实际上,父母不只是孩子的供养者,更是孩子的管理者。
管理者,掌握着分肉的权力和规则,也就是这个肉分给谁?怎么分?
再说说兄弟姐妹的关系,专家通过小朋友的嘴,定义了兄弟姐妹的关系:
抢夺和占有。
这话不错,但是只说对了一半。
兄弟姐妹之间是天然的竞争者,但兄弟姐妹更是天然的合作者。
如今大学搞军训、企业搞团建,就是为了提升学生和员工的合作性。
娘胎里带来的血缘关系,成长在同样的家庭环境,导致兄弟姐妹自带的合作性。
如此天然的合作伙伴,父母不想着怎么让孩子们合作,而是放手让他们竞争,这是什么道理?
A父母手上有一块肉,告诉孩子们,大家人人平等,平均分配。
B父母手上有一块肉,告诉孩子们,你们各凭本事,谁表现最好,谁的肉最多。
C父母手上有一块肉,告诉孩子们,你们必须合作完成一项任务,才能获得这块肉,有一个人掉队,你们就都吃不到肉,完成任务后,肉会给到你们,由带领团队完成任务的那位按照贡献度来分肉。
A父母的做法看似简单,实则很难,况且并不是所有孩子都会对平分满意,大的吃不饱,小的吃不完。
B父母的做法看似聪明,实则最蠢,制造竞争能够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和配合度,但是容易导致兄弟反目。
C父母的做法是最明智的,制造挑战而非竞争,兄弟姐们合力去解决这个困难,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意识到合作比竞争更好,在合作中培养感情,建立信任。
这套逻辑,有的朋友可能看出来了,这不就是企业管理员工的各种办法吗?
没错,这分别对应了企业管理中的大锅饭模式,自由竞争模式和协作模式。
仔细品品,家庭难道不像以血缘为纽带的小公司吗?
第一种A方案和第三种C方案都能带来比较融洽的组织氛围,B方案的组织氛围最差,所以我把它放在第二的位置,因为2B。
关于第三种C方案,如何说服孩子们为了一个任务团结起来呢?
毕竟也不是家长说什么孩子就听。
所以,家长要学会当坏人,当反派。
任何年龄段的一群人,团结起来的最快的方式就是,拥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和威胁。
这很反直觉,但是绝对是真知灼见。
父母之爱子,当为之计深远。
多子女家庭的最深远的计划,就是子女们团结和睦。
试想你教养出来的孩子们团结友爱,你还怕孩子们长大以后不觉得你好?街坊邻居不觉得你教育有方?
如果你教育出来的孩子兄弟反目,姐妹结仇,孩子们埋怨父母不公,外人给你扣个慈母多败儿的帽子,你上哪儿说理去?
所以,如果你的目标是当个好父母,你不能把自己塑造成好父母。
反而应该坏一点,把自己塑造为孩子们的“敌人”,促使孩子们团结起来应对你带来的挑战。
为人父母,你是希望自己百年之后,子女为了争遗产而大打出手,最后老死不相往来?还是希望孩子们兄友弟恭,互相扶持?
放下对别人眼中的好父母的的标准的执念,你才能真正成为好的父母。
(完)
公众号:人生决策指南
知乎:人生决策指南
这是一个帅气且靠谱的金牛座,当他开始讲道理,你最好开始记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