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千亿级背后的西安卫星雄心

文摘   2024-12-25 17:36   陕西  


当AI大模型遇到卫星,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华山华山,天塔A星在运行中发生过哪些故障?你最好用表格的形式展示给我”“华山华山,天塔A星发生紧急故障,太阳阵输出功率突然降低,请告诉这个情况应该如何处置,向卫星注入什么指令?”

提问之后,航天私域大语言模型——“华山”就会提供文字、图标以及代码等答案。





12月23日,“华山”在2024西安卫星应用大会暨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交流会上亮相,这是大语言模型首次应用在航天领域。“华山”由西安中科天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以在轨卫星管理专业知识库为基础,搭建航天器操控平台,通过语音、文本互动,完成航天器在轨管理、航天器管理人员培训。

AI进入卫星产业是这个行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当前卫星产业日益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未来科技和产业竞争的焦点,在国内,北京、上海、西安、武汉、成都等城市均在布局。

西安如何制胜?



随着商业航天的快速发展,卫星产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其中,最显著的就是美国SpaceX公司的“星链”计划,该计划始于2015年,将分3期建成,总规模接近4.2万颗卫星。2024年以来,SpaceX持续加快“星链”部署,由2023年平均每5.8天发射一批,缩短至4.1天发射一批。目前,“星链”星座在轨卫星规模达6764颗,占全球在轨卫星总量超60%。

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卫星产业的总收入约为2853亿美元,较上年增加43亿美元,2023年全球卫星产业收入占全球航天产业收入的71%。最近发布的《中国卫星遥感及应用产业发展蓝皮书(2023年)》则显示,2023年中国卫星遥感及应用产业规模达到2450亿元,增幅达到了6.5%。

卫星产业链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涵盖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设备制造和运营服务等多个环节。应用方面也不断拓展,除了传统的通信、导航、遥感等,如今还包括物联网、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诸多新兴领域。

国内不同城市,根据资源禀赋与产业积累,发展各有侧重点。

比如北京是商业航天产业起步较早的城市,卫星产业企业布局覆盖了上中下游的各个环节。今年年初,海淀区还提出,要加快实施中关村科学城“星谷”计划,打造空天信息产业创新引领区。

上海则组建“产业集群”打造中国版“星链”——“千帆星座”计划(又称“G60星链”计划);武汉依托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打造“中国星谷”;成都构建卫星互联网产业集群。



发展卫星产业,西安具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可以总结为研发能力强、产业链条全、产业生态优。

刚刚发布的《西安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2024)》(以下简称《白皮书》)指出,西安是我国卫星应用产业科研实力最强、最为雄厚的地区之一,拥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国内最大的卫星有效载荷研制基地、最大的火箭发动机研制基地、唯一的卫星测控中心基地、唯一的国家授时中心,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

在这背后,是强大的科研实力作为支撑。西安聚集了全国航天1/3科研生产力量,科技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航天五院西安分院、中电科西北集团、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等众多相关高校、研究院所,相继开展了卫星应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建立了一大批国家和省级创新平台。

西安由此诞生了一大批从事卫星产业的企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在本次西安卫星应用大会上,西北电子设备研究所、中科西光、航天宏图、二十一世纪空间、海丝科技等多家西安卫星研制单位,发布了星际云智能处理平台、高分辨率农林监测卫星、女娲卫星星座、卫星天线系统、卫星测运控系统等一批卫星应用创新成果,集中展示西安卫星应用领域的科研创新实力。

据统计,截至10月31日,西安从事卫星制造、火箭发射、地面设备制造、卫星运营服务和卫星数据应用服务的相关企业有544家。其中,产业链上游企业有413家,占全部卫星应用企业数的75.92%;中游企业60家,占比11.03%;下游企业71家,占比13.05%。

从西安市卫星应用企业的主营业务来看,囊括了从上游的卫星制造及发射、配套产业,到中游的卫星运营及地面设备,到下游卫星数据应用,西安市已具备卫星应用产业全链条配套的条件和能力。

比如陕投集团旗下的寰宇卫星,专注于卫星测运控、卫星应用和数据服务。

截至11月底,我国商业航天类成功发射22次,寰宇卫星参与并圆满完成14次发射测控任务,先后保障了72颗卫星顺利入轨,在新发射商业卫星中占比超50%以上。全年测控服务预计超过8万圈次,是去年全年测控业务量的2倍,目前寰宇卫星常态化为153颗卫星提供长期测控管理服务。

西安卫星应用产业在科创实力上的优秀表现,为未来诞生更多航天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截至10月31日,西安卫星应用企业累计申请专利数量为1971项,对比全国主要卫星应用产业城市,西安市累计卫星应用专利申请数量位居第五,专利拥有数量、国家标准起草、研发平台建设等创新实力均位居全国前列。


激烈竞争之下,西安如何进一步发展卫星产业?

陕西省和西安市在政策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与引导。今年3月以来,陕西先后印发多个产业创新集群行动计划,其中《陕西省培育千亿级商业航天产业创新集群行动计划》与《陕西省培育千亿级时空信息产业创新集群行动计划》均与卫星产业高度相关。

“西光壹号”系列卫星搭载力箭一号遥五火箭成功发射

在西安市层面,已将卫星应用产业作为五大新兴产业之一,并出台系列政策、深化创新驱动、提升产业配套,推动卫星应用产业迈上新台阶。

比如,结合高精度定位、广域精密授时、数字孪生地图等前沿领域创新,推进卫星技术在城市规划、道路运输、防灾减灾、秦岭保护、民生保障、居民消费等领域应用,逐步构建“卫星+”产业生态。

支持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依托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西安光机所等科研单位,聚焦技术攻关,加快卫星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营服务,布局建设一批创新平台,构建卫星应用产业“四链”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

在产业端,一方面做优做强“链主”企业,发挥龙头牵引作用;另一方面,以应用为先导,推动卫星应用产业链条壮大成势,打造卫星应用产业集群。

秦创原建设为西安卫星产业带来新动力。作为服务秦创原生态体系建设的市场化运营总平台,秦创原发展公司孵化、服务多家卫星产业领域的科创企业,助力企业快速成长。

 八阵图研发制造的先进反无人机雷达

秦创原“e 起创”计划入孵企业西安八阵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形成了以雷达、标定、配套、测试四大系列为核心的雷达与微波生态产品系列。其研发的天气雷达标定仪填补了国内天气雷达强度、差分反射率等系统参数非接触测试标定空白,解决了雷达、通信等依靠电磁波工作的整机设备系统参数测试标定难题。

2023年底,八阵图电子完成了近1亿元的A轮融资,2023年公司营收达到3000万元左右。随着多个产品陆续完成样机研制,预计2024年营收将超过1亿元。

西安卫星产业正“星”途大展。


秦创原总平台
秦创原科创生态体系市场化运营总平台,科技与产业的摆渡人,创新与创业的合伙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