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赋能 引领成长】江川学区戴传琳语文工作室活动

教育   2024-10-28 15:20   上海  

名师赋能

引领成长

江川学区戴传琳语文工作室活动


秋风习习,丹枫尽染。2024年10月22日下午,江川学区戴传琳语文工作室全体成员以及文绮、闵实验的青年教师汇聚在上海市民办文绮中学,共同聆听了上海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上海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闵行区教育学院高中语文研训员王林老师的专题讲座《教材文本的教学解读》。



教材文本的教学解读





正式讲座前,王林老师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读书心得和体会,真诚地建议年轻教师多读书,并热忱地为大家推荐了《我的教育信条》、《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批判性思维与说服性写作》和《格式塔心理学原理》等多部关于教育教学和心理学的书籍。

着,王林老师结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我们必须采用“教学解读”的方法来解读文学性文本的课文这一观点。

王林老师指出“教学解读”是指“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师生在共同的阅读空间,普遍的共同认知为基点,以课文的意义为对象,以通行的逻辑规则和教学方法为手段,以语文课程目标约定的范围为解读边界以积累学生阅读经验,提升学生语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并进行文化传承为目的的有效阐释活动”。

在王林老师看来,教学解读是师生对课文的语言、结构、思想、情感、背景、手法、作者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双边共通的教学活动。


同时,王林老师通过丰富、生动的案例向我们阐释了对教材文本进行教学解读的不同层次:

一是积累文化和语言知识。例如,如果关注《泊船瓜洲》的写作背景,就不仅仅要关注“绿”字,更要关注“又”字。

二是从语言事实分析转向阐释和评价。阐释和评价的对象不仅仅是语言事实,更主要的是对课文内容、主题、意蕴的理解和把握。例如《愚公移山》的理解,如果认为愚公移山的行为破坏了生态环境,“挖山不如开发”“挖山不如搬家”等,那就是偏离了课文的内容。

三是在教学解读中获得人生的意义。学生在阅读中对语言的积累、对思维的训练、对人生的感悟以及情感与审美的熏陶,都是教学解读的较高层次的意义。





语文教师的“三种角色”





接着戴老师结合王老师的讲座,强调了教学解读和一般文本解读的区别。从文本解读的角色来看,专家学者是“单一角色”的解读,语文教师则需要完成“三种角色”的解读,即“自然人”“语文人”和“语文教师”。

语文教师首先要以“自然人”的身份走进文本,进行“本色解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使自己“融入”文本之中,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即在阅读中“打动自己”。

然后,以“语文人”的身份再次走进文本,进行“专业解读”,借助自身语文学科的知识背景,探求文本呈现的文字、文学、文化、文明价值,深度开掘文本的情感内涵与思想底蕴。

最后,以“语文教师”的身份重新走进文本,思考“我该教什么?”“我怎么让学生读懂?”等问题,最终完成“教学解读”。





名师赋能促成长





一个半小时的讲座,王林老师丰厚的学养,睿智的语言,真切的指导让我们受益良多。我们工作室所有学员将始终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上下求索语文文本的教学解读,不断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




-END-



文案:江川学区语文工作室  李燕

摄影:章凡志

内容审核:许灵均

图文编辑:朱璟珏


上海市民办文绮中学
上海市民办文绮中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