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9日,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国家、省、市教育大会精神,并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最新的课程标准,成都市新都区旃檀中学校隆重举办了《比较认知教学:素养导向区域课堂教学变革实践研究》专题研讨会。
作为区内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活动之一,此次会议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比较认知教学法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并推动学生全面且个性化的发展。
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四川创新教育研究院院长纪大海,四川创新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学术委员杨艳芳等专家莅临本次会议。
01.
领导致辞
大会开始,旃檀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曾云致辞。曾云书记代表旃檀中学向各位专家、领导、老师们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并表示本次研讨会为学校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学习和合作的平台,旃檀中学定借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构建更加高效的课堂。
02.
课堂展示
旃檀中学九年级物理组王双双、八年级语文组杨江兰老师在本次研讨会中献课。
王双双老师带来了一堂关于“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课。她通过设置生活情景——比较不同规格灯泡接入家庭电路的发光情况,探讨在实际电压大于、等于及小于额定电压时,灯泡亮度与功率之间的关系。
学生们通过设计实验、实验操作、数据记录、比较分析、交流讨论及应用拓展等环节,形成了灯泡亮度取决于实际功率的重要认知结论。本课例的设计紧扣情景比较认知在初中实验学科中的课堂教学模式。
杨江兰老师授课内容为《愚公移山》,她通过情景化任务“制作宣传手册”,从多个维度(如愚与智、古代与当代愚公等)进行比较认知,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并传承“愚公精神”。
该课不仅强化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结合习主席的贺词,激励学生立愚公之志,扬愚公精神,并通过设计宣传册封面展示学习成果。本课程旨在弘扬坚韧不拔的愚公精神,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的发展。
03.
专家评课
两位专家对两堂课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纪大海院长指导王双双老师的实验探究课时,指出该课堂聚焦于教学重难点,课堂中心突出,通过展示不同规格灯泡在家庭电路中的发光情况的情景对比,引发了学生的思维冲突,极大激发了学习兴趣。课堂注重手脑并用,结合实验操作与深入讨论,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杨艳芳所长指出该实验探究课堂运用了情景、正误、经验及反思等多种比较样态,大大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启迪了学生思维,促进了深度学习。
纪大海院长指出,杨江兰老师的语文课是基于比较认知教学生成的大思政课,实现了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融合。课堂还采用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样式,包括情景比较、生活比较、讨论比较和对话比较,充分展示了教学的多样性和深度。
杨艳芳所长认为,杨老师的课堂显著提升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特别是增强了文化自信。通过运用多种材料进行比较,课程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回扣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贺词,结合学生自身理解深化了主旨,还展现了课堂的张力。
04.
小结
本次课题研讨会为旃檀中学的教师们搭建起了学习和研究的平台,显著增强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力度。通过深耕细作,我们致力于打造一支具有创新思维和潜心研究的教师队伍,以适应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教学需求。
笃行致远,旃檀中学将以课题研究为契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让高效课堂滋养每一位学生的心田。
END
图文:课程与教学部
编辑:杨 娟
校对:李 靓
初审:张 丹
复审:冯 明
终审:吴宗英
签发:曾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