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申遗成功!吉林多元年俗添彩,共鉴非遗魅力

文摘   2024-12-06 20:00   吉林  

春节,扎根于中华民族漫长农耕岁月,蕴藏着国人对自然、社会独特认知,承载万千习俗、技艺与文化精髓,向来是阖家团圆、辞旧迎新的情感纽带,更是中华民族向心力与文化创造力的不竭源泉。


12月4日22时12分,中国申报的 “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 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无疑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舞台的高光时刻,我国非遗名录再添璀璨一笔,至此已有44个项目获此殊荣。


在幅员辽阔的中国,春节民俗各具地域与民族特色。放眼全国各地,都在积极筹备“非遗贺新春”活动,用传统民俗点燃新年氛围。吉林省内多民族聚居,乌拉满族、朝鲜族、蒙古族等同胞的非遗春节习俗更是异彩纷呈,共同编织起东北大地别具一格的年俗风情画。


吉林乌拉满族的春节,从腊月二十三小年起就年味十足。置年货、杀年猪、贴春联、祭灶、做糠灯,仪式感拉满。年三十,团圆饭、守夜温情满满,初一拜年、回娘家热络喜庆,初五 “破五” 迎福,正月十五吃元宵,二月二尝福肉。年夜饭、守夜、拜年传递着亲情的温暖。冻饺子、粘豆包等美食琳琅满目。歘嘎拉哈、踢毽等游戏展现新年活力。续谱、换锁、庙会等活动寄托满族人对新年的祈福,祈愿未来充满生机与吉祥,展现了满族独特的春节文化。



朝鲜族同胞的春节同样别具韵味。在新年的开端,朝鲜族人民会举行庄重的祭祀活动,向祖先致敬,同时家族成员间也会赠送寓意吉祥的福笊篱,表达新年的祝福。除夕夜,全家人团团围坐,共享丰盛的民族特色年饭——“岁馔”,包括米糕片汤、饺子汤等特色美食,不仅是朝鲜族人民对太阳的崇拜,也象征着以纯洁明净的心态迎接万物复苏的新春和新生活。全家人轮流喝的“岁酒”,也寓意着一家人拧成一股绳,欢欢喜喜地迎接新年。传统游戏与丰盛岁馔,共绘朝鲜族春节的温馨与欢乐,传承民族文化,祈愿新年美好。



蒙古族的春节称为“查干萨日”,“查干”意为白色,因蒙古族崇尚白色,象征吉祥,故把正月称为“查干萨日”。其期间举办的祭火仪式、洒祭祈福、家族互拜、聚会娱乐等节庆习俗,抒发了蒙古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新岁的憧憬。直至二月二,查干萨日习俗才在热闹中结束。2008年,查干萨日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扩展名录,尽显民俗魅力。



此次春节的申遗成功,不仅让春节从全球华人的专属盛事升级为世界共享的国际节日,还进一步彰显中华文明国际影响力,为全球多元文明交流互鉴、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架起新桥梁。吉林省内这些绚烂多姿的多民族非遗年俗,是中华春节文化的鲜活名片,蕴含各民族独特智慧与精神内核。未来,愿各界携手,让春节在新时代焕发生机,让全球友人都能沉浸式领略中国春节魅力,品味多元民俗风情背后的文化深意。



来源:悠游吉林
初审:张碧纯
复审:饶波
终审:聂大兴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来源已标注。我们尊重原创,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吉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
面向吉高集团内部进行企业新闻和资讯传递、知识理念分享和企业文化宣传活动,创建贴近员工、服务员工和培养员工的新阵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