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是考验一个民族的试金石。伟大的中华民族总是在灾难中挺直脊梁,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世界上也从来未有哪个民族像中华民族这样,历经灾难而弥坚,屡受磨砺勇向前。 这又是一个灾难与人性与民族与国家的故事。灾难的记忆总是痛苦的,直面地震也无疑需要更多的勇气。作为“5·12”汶川特大地震的亲历者,我曾多次深入灾区走访并奉命完成《直面地震——工会旗帜高高飘扬》《见证天使》等报告文学。虽然这场地震已过去16年多,但时至今日,那山河破碎、满目疮痍的惨烈景象,仍时不时浮现在眼前。这些年来,我也总是有意或无意不再审视和关注那些与地震有关的作品,生怕再次惊起那早已埋在内心深处的那抹伤痛,直至看到卢一萍、赵郭明联袂创作的《寻找甘宇》。在这部20多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中,作者以寻找在地震中消失17天的甘宇为主线,以第一人称多视角探视和刻画了地震中的人物和时代群像,深刻探讨了灾难面前普通人的抉择与伟大,彰显了美好的人性之光、民族之光和信仰之光,让我们再次真实感受到了时代和祖国的伟大,让我有了再次直面地震、提笔写点什么的冲动。
《寻找甘宇》 卢一萍 赵郭明 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报告文学首要原则是真实,《寻找甘宇》恪守了这一原则。作者通过深入采访调研,对现场场景、故事情节和人物心理进行了最大限度还原,也并不为了吸引眼球而夸大其词或编造情节,而是真实描绘每一个场景、每一个人物的言行举止,从而实现了于平凡之中见伟大,于真实之中见光芒。来自水发安和集团公司湾东水电项目施工员甘宇和业主方水电工罗永,两人都是普通职工,甘宇甚至刚参加工作不久。地震发生时,他们正在坝区的项目上吃着土豆干饭,唯一的下饭菜是炒土豆丝,这也是他们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日常生活场景。在地震突如其来的瞬间,他们出于本能各自夺门逃命,但片刻之后缓过神来,望着坍塌破碎的坝区,尽管他们自己都已不同程度受伤,但还是第一时间寻找和救助他人。这些人中,有亲人有熟人也有陌生人,哪怕在明知两个陌生人已无生还可能的情况下,还是打算着从废墟下将他们挖出来,给予其最大的尊重,最为朴素地展现了对生命的敬畏。 真英雄从来都是血肉之躯,但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早已沁入我们每个人的血脉。随着被救之人生命的最终流逝,看着库区内被不断滑下的山体填充导致的水位迅速升高,两人虽然来自不同的岗位,却都没选择逃跑,在通信中断、上级指令无法达到的情况下,而是凭借着经验思考着如何防范溃坝、堰塞湖等次生灾害,冒着生命危险和判断失误被问责的双重风险,两次返回去开闸放水,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使地震之后的人间惨剧没有进一步恶化。作品并没有刻意塑造“泄洪英雄”的“高大上”,而是真实叙述了在求生与责任面前,在保护集体利益和群众生命财产的过程中,他们的纠结、犹豫和权衡,增加了作品的真实性和感染力。但我们欣喜地看到,在这一过程中,尽管他们有很多想法,却唯独没想过放弃,也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只是简单地想着如何排险,却在无形中忽略了自己的危险,也数次错过了逃生的最好时机,始终用生命守护这份责任。正是由于作者的这种不加修饰的真实表达,反而更加彰显出人性之光的璀璨和伟大,可歌可泣,令人动容。毛泽东主席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想,千百年来,我们的民族正是这些无数普通人于平凡中的担当、于责任前的坚守、对生命的敬畏和关键时刻自我个体的忘我奉献,才构成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伟大源泉。 顾名思义,报告文学就是用文学来报告,除真实性外还要有可读性。《寻找甘宇》是对真实事件的再现,但读起来却并不枯燥。作者运用丰富的语言技巧,通过细腻的文字刻画和生动传神的描写,将原本可能平淡无奇的搜救行动和甘宇的个人经历,转化为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呈现了小说般的效果,展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文字能力,增强了书的可读性。 地震发生在泸定县,这里多民族聚居,他们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但地震发生后,他们却不约而同地开始了对甘宇的搜救,没有因为陌生而犹豫,没有因为民族而区别对待,他们心中涌动的是对生命的尊重与珍视,是对同胞的怜爱与关怀。甘宇,这个原本对他们来说陌生的名字,因为灾难的关联,成为所有人心中的牵挂。甚至在明确是义务寻找不会有劳动报酬的情况下,当地同胞还是凭着一份朴素而真挚的情感,自愿抱着“生要见人、死要见尸”的信念,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征途,而最终救下甘宇的,也是彝族放羊人倪太高。 作者善于捕捉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却能深刻反映人物性格和事件本质的细节,用细节来体现大义。书中通过当地村民倪太高、倪华东、甘立权、倪太平等人含泪搜寻甘宇等细节的描写,让大家共同见证了这场跨越民族的救援。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只是朴素地觉得:这是一个生命、一个受伤的生命、一个在地震中走失的生命,他还是一个孩子,按理应该被找到,即使是没有了生命,也应该得到妥善安葬。这份信念,超越了民族与文化的界限,展现了中华民族在灾难面前不屈不挠、互帮互助的伟大情怀。这份信念,穿透灾难的黑暗,不仅照亮了甘宇的归途,更照亮了中华民族前行的道路,从而使作品更加具有思想性和深刻的时代价值。 世界上灾难不少,只有在优越的社会主义体制下,灾难总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无论是“5·12”汶川大地震,还是芦山“4·20”地震、九寨沟“8·8”地震……这些年来,我们历经多次地震,每一次都是山河破碎、家园倾颓,给人民群众带来了难以承受的沉重伤痛。但在大灾大难面前,各级党委、政府迅速行动,各级干部身先士卒抗灾救灾;人民解放军闻令而动,始终和灾区人民站在一起,争分夺秒在废墟中搜寻生命;社会各界也纷纷伸出援手,众志成城书写了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的壮丽诗篇。 但在宏大的救灾体系中,如何进行合理的叙事表达、让人逻辑清晰地一窥全貌,却无疑给各位写作者出了一道大大的难题。特别是地震作品又是非虚构作品,要想合理呈现更是难上加难。“9·5”泸定地震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各级党委、政府及时行动,人民解放军深入灾区,社会各界密切关注,要想以报告文学的方式进行完整表达,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寻找甘宇》另辟蹊径,以第一人称、从不同视角来展示事件全貌,从小切口入手,构建起宏大、立体而又完善的故事框架,打破了单一叙事的局限,用无数个“拼图式”的小事件全方位展现了社会各界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抗震救灾的宏大场景,凸显了对生命个体的尊重、对英雄的尊重、对人民的尊重,使得故事层次丰富,情节更加跌宕起伏,生动、传神地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清晰地展示了故事全貌,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吸引力。同时,这无疑也是报告文学的一种结构和表达形式的极大创新,进一步提高了作品的范本价值。 灾难最能彰显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这部作品的立体表达中,同样也用无数“拼图式”事件深刻地展现了这一点。比如,无论是地震刚发生时那些惊魂未定的逃生者,还是房屋倒塌的受灾群众,尽管他们民族不同、语言不同,无论身处何处,人们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坚信党委、政府和人民军队会来救他们。这份坚定的信仰,如同一束万丈光芒,照亮了受灾群众的心灵,给予他们无限的勇气和力量。无论身处何地,无论面临何种困境,他们都不曾放弃希望,因为他们知道,有党委、政府和人民军队在,他们就有依靠,就有希望。 这一个个生动的画面,汇聚成了一幅伟大的信仰之图,展现出了中华民族在灾难面前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伟大精神风貌。这信仰之光,不仅照亮了灾区人民前行的道路,更温暖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心灵,成为我们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都永不言败、奋勇向前的强大动力源泉,让世界见证了信仰的力量和祖国的伟大,讲好了中国故事,从而使作品更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苗勇,生于四川巴中,现任四川省总工会副主席。1986年开始发表作品,200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先后出版诗集《山韵》,散文集《山民》《散落的文字》,杂文集《小曲乱弹》,文论集《星星点灯》,报告文学《丰碑》《直面地震工会旗帜高高飘扬》《见证天使》《生命芦山》,长篇小说《曾溪口》《晏阳初》等16部,报告文学《丰碑》获2004年首届报告文学奖,《巴山背二歌》获第二届全国职工新创歌曲奖和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长篇小说《曾溪口》获第七届四川文学奖、梁斌长篇小说奖、成都市“五个一”工程奖,《晏阳初》获首届李劼人文学奖、大巴山文艺推优奖。6.【文艺评论】本真 本心 本朴——观大型曲艺音乐剧《周永开》‖苗勇
7.【书评】苗勇:红马于我 是一种生命状态——散评浓玛诗集《红马》
8.【文史英华】寻味 品味 体味——剑锋散文诗集《剑煮红颜》读后‖苗勇
方志四川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