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合璧】针灸联合物理疗法治疗肩周炎患者的有效性:一项系统综述及荟萃分析

健康   2024-11-14 06:01   上海  

‍‍‍‍‍‍‍‍



摘要 

背景:肩周炎是一种导致疼痛和关节活动受限的严重疾病,常常对传统的物理治疗方法构成挑战。本研究旨在探究针灸与物理治疗联合方案与单独物理治疗在减轻疼痛、改善临床有效率和患者肩关节活动范围方面的有效性。

方法:通过系统地搜索PubMed、Scopus、Cochrane Trial 和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筛选报道18岁以上肩周炎患者接受物理治疗联合或不联合针灸的随机对照试验、准实验和非随机研究。关注的结果包括疼痛、临床有效率、主动和被动关节活动范围。数据使用STATA软件分析,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对结果测量使用标准化均数差(SMD)和比值比(OR)进行评估。

结果:共纳入13项研究。联合治疗显著减轻疼痛(SMD = -0.891),但异质性较大(I² = 85.3%),临床有效率也显著提高(OR = 3.693,I² = 0%)。主动和被动关节活动范围也有显著改善,但异质性程度不一。

结论:针灸与物理治疗的结合方案比单独的物理治疗在管理肩周炎患者的疼痛、提高临床有效率和增强关节活动范围方面更为有效。这些发现表明,将针灸纳入标准康复协议中可能会增强患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针灸 冻结肩 荟萃分析 物理治疗

该文章于2024年6月发表于Pain Management Nursing上,中西合璧栏目特将此文编译以飨读者。

前言

肩周炎,也被称为粘连性肩囊炎,是一种以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受限为特征的疾病。它影响大约2%-5%的人口,并且可以显著影响生活质量和日常功能。肩周炎的病理生理学代表了周围关节炎的第三阶段,其特征是通过不同阶段的逐步过渡。这种状况通常始于“准冻结”阶段,患者开始感受到轻微的疼痛和逐渐失去活动范围。由于症状轻微且可能是间歇性的,这个初期阶段经常被忽视。随着病情发展到“冻结”阶段,疼痛变得更加持续,肩部活动范围显著减少。在此阶段,滑膜炎导致的疼痛通常在夜间更糟,关节囊开始显示纤维化变化。"冻结"阶段以关节囊的纤维化成熟和收缩为标志,导致僵硬和持续的疼痛。在这一阶段,炎症过程稳定,但密集的粘连严重限制了关节活动。最终,这种情况可能发展到“解冻”阶段,活动逐渐改善。这一解决阶段可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且不总是能完全恢复到之前的活动范围。在此阶段,疼痛减轻,但粘连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才能完全消除。在这些阶段中,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等因素在加剧炎症和纤维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可能导致病程更加长期和严重。

传统治疗肩周炎的方法通常包括物理治疗,旨在改善关节活动性和减轻疼痛。除了物理治疗,传统治疗方案还包括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进行疼痛管理和皮质类固醇注射以减少炎症和提供短期症状缓解。对于对保守措施有抵抗性的病例,可能会考虑如关节囊扩张或水扩张等干预措施,其中使用液体压力拉伸关节囊。此外,对于非侵入性治疗无法在延长时间后恢复活动的严重病例,可能会采取如关节囊释放术的手术方案。物理治疗可能包括拉伸练习、手法治疗和加强练习,以解决患者经历的僵硬和不适。然而,尽管物理治疗被广泛使用,一些患者仍然继续经历持续的症状,可能需要替代疗法。

针灸是传统中医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越来越多地被用作各种肌肉骨骼疾病的辅助治疗,包括肩周炎。针灸的治疗效果被认为是通过调节神经系统实现的,促进疼痛缓解和肌肉松弛,以及减少炎症。然而,应该考察仅缓解疼痛是否能克服与关节囊形成的粘连相关的问题。

证据表明,针灸与物理治疗的结合可能为肩周炎的管理提供协同效益。针灸可能通过改善疼痛控制来增强物理治疗的治疗效果,这可以使患者更充分地参与他们的练习和康复。此外,针灸的镇痛效果可能减少对疼痛药物的需要,这些药物通常有副作用,并且可以限制患者进行积极康复的能力。

将针灸与物理治疗结合的建议协同效应得到了几种机制的支持。针灸被认为可以触发内啡肽的释放,即身体的天然止痛剂,并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疼痛信号通路。这种镇痛效果可以补充物理治疗提供的机械和神经肌肉益处,如改善活动范围和肌肉功能。

尽管初步研究结果很有希望,但将针灸整合到肩周炎的标准康复协议中仍存在争议,这是由于针灸实践的变异性、需要更严格的研究方法,以及在主要是西方医学框架内缓慢整合传统东方医学实践的原因。因此,进行高质量的研究对于评估针灸与物理方法结合治疗肩周炎的潜在益处和作用机制至关重要。

这篇综述旨在确定针灸和物理治疗结合与单独物理治疗相比,在管理肩周炎方面的有效性。

材料与方法

PROSPERO注册网址为https://www.crd.york.ac.uk/prospero/#searchadvanced,编号为 CRD42023494536。

资格标准

研究资格使用传统的“PICOS”格式进行评估,具体如下:

参与者

年龄大于18岁,接受肩周炎/粘连性肩囊炎治疗的参与者所进行的研究/报告。

干预和对照

比较针灸和物理治疗结合与单独物理治疗的研究/报告。对针灸或物理治疗的类型没有限制。

结果

识别针灸和物理治疗组合或单独物理治疗对以下任一结果的影响的研究/报告:疼痛、临床有效率、主动和被动活动范围,包括屈伸、外展和内旋。临床有效率可以依据以下任一标准:由“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症状体征诊断标准》,《中医药新药临床指南》《临床疼痛治疗》。

上述标准中提到的定义临床有效率的共同定义如下。

症状改善 指治疗的主要症状减轻或缓解,应满足预设的标准以被视为有效。

疾病状态变化 通常涉及如治愈、明显改善、改善和无效等反应级别的分类。

治愈 症状完全消失,恢复正常功能。

明显改善 症状和功能有显著改善,尽管可能仍存在轻微症状。

改善 症状有所改善,对生活质量或疾病进程产生积极影响,但显著症状仍然存在。

无效 症状无变化或恶化。

研究设计

随机对照试验(RCT)、准实验、非随机研究或任何形式的干预试验均符合资格。

搜索策略

对从创刊至2023年11月发布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搜索,搜索了PubMed、Scopus、Cochrane Trial 和 Web of Science 群组数据库,没有语言限制。此外,还手动搜索了选定研究的参考文献,寻找可能相关的出版物。使用了包括“针灸”、“物理治疗”、“理疗”、“肩周炎”、“粘连性肩囊炎”、“随机对照试验”、“练习”和“关节活化”等搜索词的组合。

选择过程

两名独立的研究人员评估了研究标题、摘要和关键词的相关性。然后根据预定标准评估全文文章的资格。所有分歧通过讨论解决。通过记录审查过程以符合PRISMA指南来维持方法学严谨性。

数据提取

数据由主要研究者提取,包括提取日期、标题和作者、研究设计、参与者人口统计学数据、研究背景、每个研究组的参与者数量、基线和最终结果测量以及纳入和排除标准、干预细节、对照组、随访持续时间、主要和次要结果、评估时间表以及与研究质量评估相关的附加点。为确保数据收集过程的完整性,另一名研究者对编译的信息进行了交叉验证,以确保其准确性。

风险偏倚评估

纳入研究的质量通过使用 Cochrane 合作组织的 RoB-2 工具评估随机对照试验(RCTs),该工具分析了随机化、偏离预定干预、缺失结果数据、结果测量以及报告结果领域选择等方面的偏倚。对于非随机研究,使用了 ROBINS-I 工具。ROBINS-I 检查了由于混杂、参与者选择、干预分类、偏离预定干预、数据缺失、结果测量和报告结果导致的偏倚。然后,研究被分类为偏倚风险“低”、“高”或“引起一些关注”。

统计分析

所有统计分析均使用 STATA 软件(版本 14.2)进行。连续变量作为结果测量,通过其均值、标准差和参与者数量计算标准化均数差(SMD),每个均配有相应的 95% 置信区间(CI)。对于二分变量,从治疗组和对照组报告的事件频率中确定比值比(OR)及其 95% 置信区间,提供干预效果的比较测量。

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并使用逆方差方法来考虑研究之间的可变性。异质性通过森林图、卡方测试和I^2统计量评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以评估单个研究对总结果的影响,从而确保元分析结果的稳健性。p值小于 .05 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通过系统地搜索 PubMed、Scopus、Cochrane Trial 和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检索到1,732 项研究。在评估标题和摘要后,122项研究进行了全文评估。最终,13项研究被纳入分析(图1)。

Figure1. 通过 PRISMA 流程图描述的搜索策略。


纳入研究的特征
所审查的研究在设计上各不相同,包括5项随机对照试验和8项非随机试验。每组的样本量从11到52名参与者不等。干预措施包括各种形式的针灸,与物理治疗或康复相结合,与单独的标准物理治疗或康复相比较。大多数研究使用视觉模拟量表评估疼痛。参与者的平均年龄通常在50多岁左右,尽管并非所有研究都报告了患者的年龄。在质量方面,4 项研究被分类为高偏倚风险,3项存在一些顾虑,6项为低偏倚风险(表1)。


Table1. 所纳入研究的主要内容。

结果评估

疼痛
7项研究,涉及319名参与者,报告了针灸和物理治疗结合与单独物理治疗在疼痛上的效果。合并标准化均数差(SMD)为 -0.891,表明具有中等效应大小,95% 置信区间(CI)从 -1.518 到 -0.264(图2)。分析显示总体效果具有统计学意义(z = -2.786,p = 0.005),表明针灸与物理治疗的结合在减轻疼痛方面比单独物理治疗有显著影响。研究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异质性,I² 值为 85.3%,表明存在高水平的变异性,这不能仅归因于偶然。

Figure 2. 针对肩周炎患者疼痛管理,将针灸加物理治疗与单独物理治疗相比较的森林图。水平轴显示了 SMD 范围;红色虚线表示汇总估计;蓝色菱形表示95% 置信区间的汇总估计。SMD,标准化均数差;CI,置信区间;DL,DerSimonian 和 Laird 方法。


临床有效率

8项研究,涉及483名参与者,报告了针灸和物理治疗结合与单独物理治疗在临床有效率上的效果。合并比值比(OR)为 3.693,表明具有高效应大小,95% CI 从 2.050 到 6.653(图3)。分析显示总体效果具有统计学意义(z = 4.350,p < .001),表明针灸与物理治疗的结合在提高临床有效率方面比单独物理治疗有明显且实质性的影响。研究之间没有异质性,I² 值为 0%,表明没有变异性。

Figure 3. 针对肩周炎患者临床有效率,将针灸加物理治疗与单独物理治疗相比较的森林图。水平轴显示了SMD范围;红色虚线表示汇总估计;蓝色菱形表示95%置信区间的汇总估计。SMD,标准化均数差;CI,置信区间;DL,DerSimonian和Laird方法。


活动范围

2项研究,涉及85名参与者,报告了屈伸、外展和外旋的主动和被动活动范围。

主动动作

关于主动屈伸,合并SMD为0.829 (95% CI: 0.188-1.470),p = 0.011,表明联合干预具有显著影响(图4A),异质性适中(I² 为 51.0%)。对于主动伸展,报告了合并 SMD 为 0.383 (95% CI: –0.047 至 0.813),p = 0.081,无异质性(I² = 0.0%)(图4B)。 对于主动外展,分析显示合并 SMD 为 0.815 (95% CI: 0.371-1.259),p < .001,无异质性(I² = 0.0%)(图4C)。 对于主动外旋,分析显示合并 SMD 为 0.368 (95% CI: –0.061 至 0.797),p = 0.093,无异质性(I² = 0.0%)(图 4D)。这些发现表明联合干预在不同主动肩部动作中的有效性不一,外展中观察到的影响最为显著。

Figure 4. 针对肩周炎患者在主动活动范围管理方面,将针灸加物理治疗与单独物理治疗相比较的森林图。包括:(A) 屈曲;(B) 伸展;(C) 外展;(D) 外旋。水平轴显示了SMD范围;红色虚线表示汇总估计;蓝色菱形表示95%置信区间的汇总估计。SMD,标准化均数差;CI,置信区间;DL,DerSimonian和Laird方法。 


被动动作

对于被动屈伸,分析显示合并 SMD 为 0.947 (95% CI: 0.160-1.735,p = 0.018),异质性适中(I² = 66.4%)(图 5A)。对于被动伸展,分析显示合并 SMD 为 0.575 (95% CI: 0.140-1.010,p = 0.010),无异质性(I² = 0.0%)(图 5B)。对于被动外展,分析显示合并 SMD 为 0.861 (95% CI: 0.414-1.307,p < .001),无显著异质性(I² = 0.0%)(图 5C)。对于被动外旋,分析显示合并 SMD 为 0.377 (95% CI: –0.053 至 0.807,p = 0.086),异质性适中(I² = 74.0%)(图 5D)。这些发现表明不同肩部动作的有效性不一,被动外展中看到的改善最为显著。敏感性分析未发现任何单一研究对总估计值有显著偏离,确保了元分析发现的稳健性。

Figure 5. 针对肩周炎患者在被动活动范围管理方面,将针灸加物理治疗与单独物理治疗相比较的森林图。包括:(A) 屈曲;(B) 伸展;(C) 外展;(D) 外旋。水平轴显示了SMD范围;红色虚线表示汇总估计;蓝色菱形表示95%置信区间的汇总估计。SMD,标准化均数差;CI,置信区间;DL,DerSimonian和Laird方法。 

讨论

本次荟萃分析的结果显示,针灸与物理治疗的结合在缓解肩周炎患者的疼痛、提高临床有效率和增强活动范围方面比单独的物理治疗更为有效。我们的分析涵盖了多项研究的数据,涉及大量参与者,因此为我们的发现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支持。

我们报告称,接受针灸和物理疗法联合治疗的患者疼痛显著减轻。合并标准化均数差(SMD)为 -0.891,置信区间(CI)为 -1.518 至 -0.264,表明中等效应大小。我们的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这种联合方法在疼痛管理中的有效性。鉴于肩周炎相关的疼痛具有致残性,且传统治疗常常疗效有限,这一点尤其相关。然而,观察到的异质性表明,在不同的临床环境或患者群体中,干预的实施或有效性存在变异。我们研究报告的临床有效率的合并比值比(OR)为 3.693,表明当针灸加入物理治疗时,有显著改善。这种效果可能归因于针灸的协同作用,它可能通过改善循环、减少炎症和肌肉放松等机制增强物理治疗的效益。联合方法在临床有效率上的显著改善对临床实践具有深远的意义。它表明,肩周炎患者可能更多地从整合治疗方法中受益,而不是仅依赖传统的物理治疗。这一发现倡导临床指南和实践的转变,鼓励医疗提供者将针灸视为肩周炎的一个可行的辅助治疗方法。联合疗法对主动和被动活动范围的有效性突出了肩周炎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需要同时解决疼痛和功能性活动。不同动作中效果的不同程度强调了肩周炎作为一个多方面条件的复杂性。这需要个性化的治疗方法,其中干预措施针对个别患者的需求和反应模式进行定制。

我们的发现与现有文献相一致,强调针灸在管理肌肉骨骼疼痛方面的益处。研究一致表明,针灸是物理治疗的有效补充,增强了疼痛缓解和功能恢复。然而,我们的分析通过量化效果大小并检查对肩周炎的具体影响来扩展这一理解,肩周炎常常难以治疗。我们可能推测,观察到的肌肉骨骼疼痛效果可能是由于针灸引发的内啡肽释放。因此,当针灸与主要关注提高关节活动性和力量的物理治疗一起使用时,联合治疗方法解决了症状和病症的根本原因。

本研究的一个显著优势是其全面和系统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广泛的研究和参与者范围。我们的研究敏感性分析也增强了研究发现的可信度。这项研究为评价这种组合疗法的有限文献提供了补充。

然而,我们的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包括研究之间的显著异质性表明,针灸技术、物理治疗协议、技能、经验以及执行针灸或患者特征的资格/认证可能会影响结果的普适性。此外,某些分析中研究数量有限可能影响得出的结论的稳健性。

我们荟萃分析中包括的研究表现出的异质性是一个需要进一步讨论的关键方面。针灸技术的变异性,如针的放置、插入深度和治疗持续时间的差异,以及物理治疗协议的变化,可能显著影响肩周炎治疗的结果。此外,从业者的技能和经验水平以及他们执行针灸的资格和认证也可能导致治疗效果观察到的差异。这种异质性使得解释我们的发现变得复杂,因为它表明,并非所有归类为“针灸”或“物理治疗”的治疗都是等同的或统一执行的。

鉴于这种显著的变异性,我们的分析结果应谨慎解释。我们研究报告的针灸和物理治疗的有效性可能不适用于所有临床环境或患者群体。这强调了未来研究需要标准化治疗协议,以最小化变异性,并明确界定从业者资格和治疗规范。这种标准化将增强研究结果的可比性,从而提供更清晰的见解,了解这些治疗的真实效果。

考虑到这些因素,未来的研究应该详细记录使用的针灸技术和物理治疗协议,以及有关从业者培训和认证的详细信息。这不仅有助于减少研究设计中的异质性,还有助于制定更明确的关于这些疗法效果的结论。

随着“干针”在美国的物理治疗实践中越来越普遍,重要的是要澄清我们的发现在多大程度上适用于这种特定的干预措施。我们的研究主要关注传统针灸技术,虽然在使用针具方面与干针类似,但在方法论、基本理论和临床目标方面与干针有本质的不同。干针通常针对肌筋膜触发点,其基础是西方医学原则,而传统针灸基于东方医学的能量通道和流动概念。

鉴于这些区别,当考虑到适用于干针实践时,应谨慎解释我们的分析结果。虽然两种技术都涉及针刺,但由于使用的治疗目标和技术不同,每种的含义和结果可能有所不同。因此,我们的发现可能不直接涵盖物理治疗师在美国执行的干针的效果或有效性。

为了填补这一空白,未来专门调查干针在治疗肩周炎和类似肌肉骨骼状况的有效性和结果的研究至关重要。这些研究将有助于确定传统针灸观察到的益处是否可以外推到干针,为将这些技术整合到临床实践中提供更清晰的基础。

结论

总之,我们的研究展示了将针灸与物理治疗结合用于治疗肩周炎的潜在益处,这是一种可能显著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治疗方式。我们的发现表明了整合治疗方法的可能前景及未来方向,强调了进一步研究的需要,以进一步优化这些疗法,使患者受益。


肩周炎是影响中老年患者的常见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疾病虽小却常常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如何以更微创、更有效的方式治愈疼痛、恢复关节活动是临床面临的重要课题。针刺用于治疗肩部疼痛历史悠久,其镇痛效果也得到了肯定。然而,对于针刺治疗肩痛的长期效果及对肩关节活动度的改善作用仍值得进一步探究。本临床研究以肩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和系统综述的方法,从疼痛评估、肩关节功能改善及生活质量评估等方面系统观察了物理治疗及针刺联合物理疗法对肩周炎患者的治疗效果,论据较为充分,统计方法合理。然而,该研究在针刺治疗方法、参数及针刺治疗师操作异质性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未来通过大样本量、优化患者治疗操作、针刺参数统一性等措施进一步提升研究质量将为针刺在临床肩周炎中的应用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声明:古麻今醉公众号为舒医汇旗下,古麻今醉公众号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舒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古麻今醉网
古麻今醉网是舒医汇旗下麻醉学科的专属学术平台。云集国内外知名麻醉学专家,及时将麻醉学科的新动向、新知识、新技术进行传播,呈现我们麻醉医生的美------“志存高远,佑护生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