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巢历史县志
南巢村是元至正年间的进士先任广西省兴安县知县后任广东省石龙县知县(即今化州市)的龙跃公派下六世孙玄逊公于明朝初年偕全家卜居此地,至今已六百多年矣。从此,宁(甯)家子弟便在鉴江南岸的南巢山(因古时有大批仙鹤栖息作巢于此地而得名,又名凤翅岭)中生生不息。后代子孙沿续其名,因而叫南巢村。南巢北面是粤西最大的河流,江边有一扇肥沃的冲击平原,后倚层峦叠嶂和连绵不绝的山峦。东西两面山环水绕,水绕山环。县志有载,南巢地处吴化交界,鉴江流经南巢便进入了吴川水,距离化州和吴川城大约各四十里(旧县城),离梅菉大约十六里,离三江大堤大约十公里。一九四三年,日寇入侵广州湾,广州湾沦陷,这些情况加剧了社会的矛盾和动荡,南巢村村民生活更加苦不堪言。由于国民党顽固派政府采取消极抗战,战事节节败退。伪军、汉奸、顽军活动猖狂,加紧征粮,各种苛捐杂税,不断搜刮;还到处抓壮丁,治安极为混乱,土匪、流寇四起。加之通货彭胀,国民党政府发行的关军券贬值严重,根本买不到商品,有些村民还突发奇想“创造发明”,把这军券当纸糊大笠戴用,这些现象让村民深恶痛绝,这让本来就贫穷的村庄变得更加一贫如洗。好多村民沦为雇农,只好帮周围村庄的地主打点短工渡日,甚至最远还到廉江帮插禾。还有二十几个人到湛江赤坎的鸭乸港做咕喱(搬运)。
不久,村里来了几个年轻人,其中三个来自牛湾,分别叫李兴基、李植森、李一鸣的,大家对他们三个反倒不见外,他们当中有亲戚在南巢,比如李兴基,他外公和外婆是南巢人,亦即是南巢人外甥。邻居们知道他们在府城(高州)读书,都喜欢听他们讲些外面新鲜事,毕竟南巢地处穷乡僻壤。村中有块山坡地,叫后背山(又叫狗屎坡),非常荒凉的一个坡地,坡地到处是杂树丛生小树林,平时没人敢到这个地方。后来在此地建了间武馆(地址即现在南巢的市场),村里几十个年轻人和小孩晚上集中在此地扎马、练武,此地反倒热闹起来了。坡南面有棵大榕树,长势非常茂盛,枝繁叶茂,蔗天蔽日,村民空闲之余喜欢聚集在大榕树下聊天,武术馆的年轻人练完功后也聚集于此。李一鸣几个便经常在这榕树下宣传抗日图存思想,这些新思想得到了大家的认同(特别是年轻人)。后来,共产党员领导着群众对敌伪、敌顽开展了“抗粮”、“抗税”、“抗抓壮丁”的斗争活动和积极联合抗日主张,这些方针深入人心,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三、南巢成为抗日根据地村庄,南巢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1943年日寇攻陷广州,南路抗日人士和吴川的热血青年在吴川的川西、西南、川中、及吴东北区组建了四个抗日游击大队。李一鸣、黄明德、李植森、陈炯东等人直接领导的吴东北区大队活动在梅菉、浅水、吴化边界、振文的北部、和樟铺的广阔地区。今属樟铺的南巢、三浪一带,是连绵的山岭。特别是南巢,北邻鉴江,地处几十座大岭连环拥抱的腹地,树林茂密,是抗日游击队天然活动的好地方,南巢村便成了抗日根据地。1944年初,日寇占领湛江市,吴川成了抗日的前沿。汉奸、顽军、日寇,分别占据着城镇,南巢的几十座山林大岭成了吴东北区抗日大队宿营、集训和直接打击敌寇的根据地。在抗日人士的指导下,南巢人在1943年就先后成立了农民协会、妇女会、功夫馆,睇垌会、儿童团;还把南巢的青壮年组织起来,成立了一支为游击队服务的救护队。在抗日精神的感召下,南巢青壮年有的直接参加了游击队,有的一面耕种一面为游击队通风报信、站岗放哨。1943年夏秋两季,鉴水暴涨,汉奸、顽军、日寇的船只频繁在鉴江上运送物资,弹药枪支。南巢人凭借着对地形地势的熟悉,曾前后十多次带路使游击队员多次截击日伪的船只,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和粮食银元,使得既充实了抗日的力量,又救济了贫苦的百姓。敌人对南巢人是恨之入骨,高州市的敌伪行政专署,曾几次登报称南巢是“匪巢”,不断地派兵封剿南巢,追击游击队和镇压南巢人民。1944年下半年敌伪每月都对南巢封村搜剿几次,有时在十天内连续封村三次。当敌伪抓不到游击队,就肆意破坏南巢人的房屋,砸烂水缸和厨房里的铁锅砂煲来泄愤,南巢人面对如狼似虎的敌伪只能把满腔怒气强压在胸膛。
1944年7月,南路特委书记周楠同志奉命到重庆向中共中央南方局汇报工作,回到广州湾,即向特委和有关干部传达王若飞和董必武同志关于建立共产党独立自主抗日武装的指示,决定集中力量以遂溪老马村为中心成立第一大队,以后陆续在雷州半岛及廉江、化县、吴川等地成立其他大队,做好抗日武装起义的准备。根据斗争需要,南路特委把吴川党组织机构划分为三大区:吴化梅茂边成立一个大区,以黄明德为特派员;吴川中部的塘缀、板桥、泗岸、吴阳、樟山、大路、翟屋等地成立一个大区,以王国强为特派员;吴廉边成立一个大区,以黄景文为特派员。三个大区都直接由南路特委领导。1944年9月,根据南路特委的指示,南路特委组织部长温焯华在吴川低岭村召开吴、化、梅、地区领导干部会议,布置吴、廉、化、梅边作好武装起义的准备。参加会议的有:黄明德、王国强、杨子儒等人。温焯华传达南方局和南路特委的指示,布置我去拜访张炎夫妇,了解他对抗日起义的态度,争取张炎举行抗日武装起义。(节选王国强手稿)1945年1月14日。在梁弘道、程耀连的参与下,张炎、詹式邦将军率领的川西抗日大队与吴川另三个大队同时发动武装抗日起义。吴川县志称这次大起义曾一度解放了吴川。吴东北区抗日大队在川东地区取得了重大胜利后,迅速向西转移,以便同张炎部队会师。此时敌伪迅速疯狂地调集了大批大部队围歼抗日起义队伍。1945年1月16日,南巢革命群众接到吴梅茂化边区特委起义进攻南岐乡公所的消息,大家聚集在功夫馆前,集合村里的抗日自卫队、功夫队、睇垌会,分发了武器,大家拿起分发的枪、土枪、大刀、标儿、马叉、盾牌等一百多革命群众浩浩荡荡渡过鉴江直奔南岐乡公所(南岭),到了南岭乡所,敌伪躲在炮楼里,大家纷纷杂乱向炮楼开枪,但由于训练时间少,缺乏经验,龟缩在炮楼的楼儿兵开始还击,还追了出来,他们根据枪声杂乱,还有武器落后,知道缺乏训练,所以追了出来。情形非常危急,好在宁兴基和宁亚桂曾经参加过国民党兵的连忙开枪射击,开了一轮火后,楼儿兵见这边还有人打枪这么有规律,知道还有人受过正规的训练,所以才不敢追过来,后来各路起义队伍纷纷赶过来四面夹攻炮楼,楼儿兵见势不妙纷纷溃散,南岐乡公所于是被攻下了,据老人回忆,南安乡木根低村有位共产党员李均凤(小学教师)在这场战役中牺牲。于是南路特派员黄明德领导的各个队伍,良村起义的李雨山率队与南安乡的李一鸣队伍和南岐乡的李益泰队伍还有同庆镇山口村起义的陈可楷等队伍胜利会师于南岭。然后,各支队伍浩浩荡荡地开过鉴江南岸,在南巢村整编,成立南路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二支队第四大队,大队部驻扎在南巢祠堂(现在南巢小学),后背山(狗屎坡)等地便成了宿营地和训练场所,据老人回忆:开饭时,好几百人聚一起,有部分队的员还被安置在革命群众家。李一鸣任大队长,黄明德任政委,李雨山任副大队长兼第一中队长、梁儒杰、陈可楷、李兴基也分别任中队长。不久,上级派梁弘道率领程耀连独立中队前来配合行动,重组领导机构。梁弘道任大队长,黄明德任政委,李一鸣任副大队长,李雨山任第一中队长。部队以南巢为基地分别打击附近的敌伪和敌顽,还先后在塘北、博厚、梁屋、沙美、下坡等村的大地主家中开仓济贫,收缴枪枝,并到车头村顽固派旅长许冠英家中收缴武器。
五、敌人疯狂报复,唯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1月31日夜。敌伪一个正规师,两个保安团,兵分东、南、西三面封锁了南巢,北面是鉴江,敌军气势汹汹而来,准备充足,布下天罗地网,准备想一举剿灭游击队。敌伪军在黎明时分发动攻击,当夜滚滚寒流,朔风劲刮,林海摇动,借着天时,掩盖了敌伪大部队行动的声悉。在外放哨的游击队员有的躲到破砖窑里避风,有的躲到了土地神庙里避寒,可谓危急万分!第四抗日大队指挥部(南巢小学教学楼,原祠堂旧址)
鸡鸣三阵之时,在村中巡夜的南巢人和游击队员,发觉村外有异,紧急报告梁弘道、李一鸣和李雨山(此时政委黄明德因病昏迷不醒前两天由组织派周亮和苏少婉护送离队治疗)。梁、李等领导在指挥部(祠堂后来改为南巢小学)立即召了开紧急军事会议,开始大家还以为是一般的保安团,准备组织迎击,因为一般保安团以现在的实力还是能轻松应付的。后来,驻守在土地庙的侦查队回来报告,敌人人数较多,话刚说完,敌人已开到村东面对面的大树岭就开炮了,机关枪扫射,进行试探性攻击,原来他们已经包围了东面,封锁了后埇、塘尾、瑶头一带陆上交通要道,企图从东南西三面合围。经验丰富的老游击队员马上判断出敌人意图,这不是一般的保安团,一般保安团没这么好的武器,梁、李等领导通过紧急分析做出决断,敌我强弱悬殊,为了保存实力,趁敌人还没完全合围,马上把游击队分成六七路,每路由二名熟悉地形的南巢抗日积极份子带路,分散向鉴江边,南面,西南面突围。李一鸣先指挥部队从最险恶的西南方突围出去,以吸引部分敌人注意。几百人的骚动,引起村中狗吠声阵阵。敌伪军发现游击队有行动了,三路兵马一齐杀向南巢。南巢人,凭着对地形地势的驾轻就熟,带着游击队左闪右打,回避着敌人猛烈的进攻。当朝阳照红鉴江的时候,大部份游击队员已撤到江边。梁弘道、李雨山指辉队伍一面反击,一面撤退断后,给前面队伍争取了时间。时值寒冬腊月,江水流速缓慢,河面弥漫着一层“白气”,游击队员一个个跳进冰冻刺骨的江水中,向着三百多米外的北岸拼死渡江。敌人快追了上来,万分危急,梁弘道大队长立即分散了身边几个队员,分别跳进江水中,马上淹没在水中,追赶上来的敌人对着冰冻水中疯狂扫射,水中马上被鲜血染红了……梁大队长牺牲在冰冷的鉴江中……
等敌人离开,宁礼永,宁培富等几个革命群众冒着危险偷偷把大队长尸体藏了起来,绝对不能给敌人发现。傍晚,敌人散去,村里革命群众忍着悲痛万分心情为把梁弘道大队长安葬在他曾经战斗过和生活过的南巢山上。李雨山肩部受了枪伤后,江水像刀子一样刺入伤口。他扑上北岸时,脸色煞白,已没有走路的力气了。过往的蛋家船,知道是抗日游击队被敌人追杀,在薄雾晨曦中把几十位精疲力竭的游击队员救上了船舱。敌人收队时,把未能剿灭吴东北区抗日大队的愤恨发泄到了南巢人身上:把村中家家户户的水缸、铁锅等物砸个稀巴烂;把未来得及牵到田野的耕牛抢光;还放火烧毁了房屋十多座。这是南巢人奋起参与抗日以来遭受的第一次大劫难。仅仅过了10天,即1945年2月10号(农历甲申年十二月廿八日)。顽军,汉奸四个大队,1200多人,在天刚破晓时分便把南巢村封锁得水泄不通。敌伪怀疑村中仍然藏匿着游击队,全村成年人被集中到打禾场上,由会说吴川话的汉奸一个个地对村民问话。不是本地口音的必是游击队员。狡猾的敌人果然把藏在宁干华家中的游击队炊事员揪了出来。一检查,炊事员有枪伤。敌人二话不说,就地枪杀了炊事员。接着把宁干华和他母亲押到几十米外的岭边也枪杀了。敌人抓到了南巢人民保护和藏匿抗日游击队的确凿证据后,立即把185名户主人捆绑押解到梅菉镇。敌人又一次对全村实行大扫荡,全村耕牛一头不剩,家畜一头不留,家禽一只不漏,粮食一概抢光,还强迫南巢村人把掠夺物送到他们的驻地。敌人临走时,又一次放火,烧毁民居20座。被逮押到梅菉镇的185名村民户主,每人要缴交100斤稻谷,才能释放。村中粮食已被抢掠一空,村民只得求亲拜友借谷保人。南巢在10天之内,已被洗劫二次,被毁的房屋达30多座,多名村民被杀,被抢走耕牛几十头,家禽、家畜、粮食被抢掠精光。七百的村民面对狼藉遍地,满目疮痍的家乡,欲哭无泪。有几十人实在无法再生存下了,被逼跑到海口市投靠远亲,他们在秀英码头那里做苦力,或帮三轮车主踏三轮车苦苦度日。南巢村在此后的几个月时间内,听不到鸡鸣狗吠,听不到猪叫牛哞。村民摘尽了山岭的野果和挖尽了竹笋、野芋充饥,割尽了野地和鉴江边上的野菜作粮。南巢人像从石缝中长出的草,吸着雨露也要生长;像峭崖上的青松,风霜压顶,昂然向天,依然劲挺。这片山林是我们的土地,这条鉴水是我们的母亲,为了抗日的胜利,为了光复河山,南巢人一如既往地保护和支持抗日大队,把南巢作为游击队的家和大本营。后来成长为新四团副团长的“崩口仔”(叶车养),成长为吴、化、梅、茂边区领导人的陈炯东和吴东北区游击大队干部李雅南、张帝养、叶宇海、李植森、李荣、李文初、欧琼莲、柯织明等数十名干部和不计其数的游击队战士,他们依托着南巢这片广阔的山林野岭,坚持抗战,直到共和国的诞生。左:叶车养烈士(诨名崩口仔) 右:南巢游击战士甯厚祥南巢人宁克平在坚持地方抗日斗争中成长为连长,后担任共和国吴川县第一任公安连长(相当现在的吴川市公安局),宁仕华在抗日时期,担任游击队的“小鬼”通讯员,后任土改队长,吴川县副县长。南巢人在抗日游击大队的领导下,有近百名村民成为抗日的积极分子,这里仅记录下其中部份名单:他们是:宁厚强、宁亚桂、宁培富、李珍、宁培秀、宁迭基、宁兴基、宁克平、宁仕华、宁兆有、宁厚祥、宁庆云、宁华彩、宁仁米、宁康德、宁培振、宁干华……等近百名抗日积极份子或游击战士。他们大部分已作古西去,但绝大部分是吴川人对发生在那片广阔山区的壮烈故事却是孤陋寡闻。虽然史料也有一些记载,但只是片言只语的梗概。南巢人的光荣历史,是吴川人抗击外侮的历史一部份。他们的爱国激情和富于牺牲的精神像鉴江一样奔流浩荡,像脉脉青山常缘人间。南巢人把抗日大队长梁弘道和牺牲的20多名游击队员安葬在今天南巢小学西侧200米处的山头上,几十年来,山上的勒杜鹃越长越旺。绵延到了附近的几个山头,映红了半边鉴江。每年清明时节,南巢小学师生都会有缅怀先烈的爱国活动(梁宏道烈士)
视频拍摄:甯日生
《被遗忘的记忆---记抗日根据地村庄南巢和南巢小学》作者:黄龙光 作者是原吴川政协主办刊物《鉴水流金》主编。多次采访多个革命村庄,革命人士。《惊天地泣鬼神----南路烈士李雨山》发表在中共湛江地委党史研究办公室主办的《南路风云》 《山口小学点燃抗日烽火》作者:珠霖发表在《南越文化》《丹心铁血护河山 忠魂浩气万存----记梁弘道》作者:陈丹丹 车德 《回忆南路人民革命斗争历程》 作者:黄明德(1913----2005) 《王国强南路革命回忆手稿》P80 P81 《南路特委的工作部署》《抗日武装起义》 作者:王国强 《中国共产党广东省化州历史》第一卷(1926-1949)中共化州市委党史研究室著 中共党史出版社《张炎将军诞辰100周年纪念》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8月化州市西湾村的《西湾村红色革命史》的作者李晓波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