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和 村 庄 之 间 的 距 离

文摘   2024-05-29 17:05   江苏  



2016年秋,从南京城中心搬到郊区村里时,我刚过完27岁生日,还是个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空有激情的艺术青年,我感到自然和村庄之中里有我极为缺乏、也极为需要的东西,但我根本说不清是什么,只做了个简单的决定——和过去一刀两断,在村庄里,独自开启新生活。

租好房子,置办工作室时,我在二手网站购买了5个铁架子。这些架子原本属于一家五金店,用来放螺丝、扳手之类的重物,2m*1.8m的铸铁架子50元一个,极沉,货拉拉司机将架子拖到村里的主干道上,就直接卸货在路边,人就走了,我看到散在路边的五个巨型架子,傻了眼,从路边到工作室内,大约50米的距离,中间还有五个阶梯,我一个人无法完成。

之前,我已习惯城市生活,用平台和钱解决问题,一切困难都已明码标价。马桶堵了,从58同城上挑选一个师傅上门服务,价格50-200不等,付完钱一切结束,连谢谢都可免,至于师傅是谁,我无需了解,马桶的构造我也无需了解,师傅比我了解我家的马桶,师傅和马桶都为我服务,但我可以对他们一无所知。我只需要用钱,简洁快速的购买生活的便利,然后继续埋首研究人类的起源、物质与精神、爱欲与哀矜、以太能量,继续探索艺术的精神。

那天,我站在5个铁架子旁边,滑稽的试图把那么巨大沉重的铸铁架,抬到一个塑料小推车上,架子纹丝不动,我也像个被冻住的人,该怎么办?新来村里,除了签完合同后又要求增加押金的房东,我一个人也不认识,偶有村民挑着长杆水瓢路过,我想开口求助,但心怦怦跳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他们是好人还是坏人?会拒绝?还是会敲诈?

他们头上没有显示出他们能提供的具体服务,以及相应的价格,他们并不是存在于APP上的头像,他们是一个个真实的人,我无法按照用户的评价和描述,挑选下单这项——搬运5个架子到50米距离的——非常规人工服务。

站在秋日下,天气虽好,我却浑身是汗,接着,我竟然,打电话给刚离婚的前夫,问他我该怎么办,他说:找个健壮的村民帮忙呀!我说,那,我该给人家多少钱?他说就50米的距离,给什么钱,你给人家买包烟就行啦。我恍然大悟,买包烟,为什么我没想到,我前夫从前也是这样和陌生人打交道的,捧着笑脸,谦恭的递根烟、点个火,门卫师傅就可以给他放个行,或帮个小忙,从前我总不屑于他的这些做法。这种不屑,实际上源于脆弱与边缘感,因他似乎更懂得在他人面前放低姿态,懂得叫他人瞬间感觉良好,我却很难做到。也因男性之间通过递烟点火这种方式营造出的气氛和社交模式,让我感觉到作为生理和文化上的“老实”女性,很难融入

挂上电话,隔壁一位大哥刚好出门抽烟,他满脸横肉、皮肤黝黑,胳膊上似有纹身,他是一个陌生且看起来凶悍的人,我紧张着、硬着头皮上前求助,大哥爽快的二话没说,叫上屋里另一个大哥,两人一手一脚把几个架子抬到工作室,他们抬架子的间隙,我匆匆跑到村里的小卖部买了两包硬壳中华香烟,一共90元。搬完后,我很生硬的递烟给两个大哥,送礼这个行为我太生疏,配合着直愣愣的送烟动作,我只说得出“谢谢”两个字,如果是我前夫的话,他大概还会说出一些“你们真是帮了大忙了!”、“一点小意思别客气”、”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之类能软化人心的话。

可能实在不知怎么回应我直愣愣的态度,大哥推辞了两下,只好收下烟往回走,我感觉大哥不仅帮我抬了架子,连收烟这个行为,都是为了解救我于水火,于是一边再次连声感谢,一边笨拙的跟出去,好像要把“谢谢”两个字永远贴在他们的背后。那位大哥,是村里第一个帮助过我的人。(几年后,我在附近一家售楼处遇见这位大哥,才知道他在这里做保安,穿着一套笔挺的制服,跟我在村里遇见他的时候全不一样,碰见我之后,他有些害羞)

问题解决后,我松了口气,反馈给前夫,他笑我:你也买太贵了,2、30块一包的烟就够了,不过算了,你初来乍到,大方点、留个好印象也好。

50米的距离,这么近,对当时处于具体情境中的我来说,又这么远。我首先得承认自己一个人解决不了所有问题。这一点对我来说竟这么难。接着决定开口寻求帮助,前提是周围有人愿意提供这种尚未估价的帮助和劳动。最后表达感谢,有时候过于生硬的感谢,显得不愿意欠人情,不愿相欠,也就不愿相亲,对方并不会感觉良好,就把情欠着,表达困难被解决后的欢快情绪,日后再还这份情,就让大家感觉到情感的关联,被拉长了,有了来来往往的空间,人和人也就近了,礼物和金钱的回馈只是情感的载体,而不能等价于情感。

经过这三个步骤,50米的距离才能被跨越,不仅是物理距离,也是我和世界之间心理的距离。


今天,坐在工作室门前的院子里敲这些字时,已经是住在村里的第八年,经过8年时间大小事务的跨越,现在生活在其中的感觉,是最为熨帖的。村庄地理环境,居住空间里每样东西的摆设,和周围人之间的关系,工作、生活,都逐渐展现出了它们之间互为动力的运行节奏。

如果我是一颗植物,大概经过8年时间,根部才终于服了泥土,也只有当植物服土之后,才能吸收到土地的能量,否则所有力气都花在和环境“磨合”的过程中

不知你是否体验过一种叫做“拥抱”感受,两个人的皮肤以最大面积的范围,贴在一起,甚至感受到绒毛和绒毛之间的摩擦,因为心理距离的切近,而叫身体也随之“变形“,柔软起来,彼此之间,产生出互相包覆、抱持的魔力,能量在其中流动,似乎有一个好主意,正在其中酝酿着。这不是一种色情,是一种关于距离的感受,距离不是隔开我们的东西,距离等待着我们去跨越,最终激活着生命。

如同钟丽缇版的《色戒》中最后的一句话:一滴水,流入大海,才不会枯竭。

文艺复兴学者曾谈及“天体和谐“,他们相信宇宙是由一种多情的力量维系聚合的——其作用类似于引力。他们相信“吸引力”使一切事物各安其位。多年前吸引着我来到村庄的不明力量,或许也源自这种引力。

村庄的每一天,在一切的源头,在身体、泥土、劳动之中,在和周围每个具体的人的盘磨中,我学习着最初的、新鲜的、活泼的知识,以及它们原本的初衷和目的。

我想说什么呢,我不断提醒自己的是:不要颠倒了,我的生活不是由理论、制度、金钱、文化、规范、权力者搭建出来的固体,我的生活是由土地、自然、劳动、生命之间的共通情感、还有我自己每一个微小的决定和行动,这些事物之间的流动聚散,生发出来的一种无限流动的水体。




房东家的女儿近期没有工作,最近常看她每天在屋子周围忙碌,翻土、种花,还帮我门口的花也修剪一番,土看起来也被她翻过。有一天我们在工作室院子里聊天,她又带着锯子到我院子里修那几棵桃树枝,这是没有设立带锁的围墙带来的,共同照护家园可能性,晚上回家,看见她在门口小花园里又插上了星星点点的灯,夜晚瞬间浪漫起来。



------------------------------------------------------------------------





没想到吧,书写练习里夹带一个彩蛋


*工作坊预告

6月开始,工作室将在村庄开展十期有关劳动、种植、照护主题的工作坊,具体招募未来几天将在公众号发出,敬请关注。


参与者:从事照护的女性,或有照护经验、以及对照护课题感兴趣的18岁以上成人。(允许携自己正在照护的孩子或老人、残障人士,或者是动物、植物共同参与)


时间:6月 — 8月,每周六10:00 18:00(暂定)


地点:南京市栖霞区西岗街道桦墅村周冲35号(导航:徐艺函工作室)


人数:12/期,共十期(暂定)


费用:免费(本次工作坊由“未来星社区资助计划”资助)


提前报名:发送姓名+联系方式(微信号)以及你的一个照护经验或故事(例如:给躺卧的人喂水时,要用吸管。半夜送高烧孩子去医院的经历等),发送邮件至qflyishupeiban@163.com


徐艺函工作室
独立创作人,工作与生活于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