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师道
追崇圣贤
导语:重温千古师道,追崇圣贤风范。为加强我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厚植师道文化精神,形成尊师重教的校园文化氛围。校报微信平台《师德师风》栏目将陆续推出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关于“师道”文化的相关阐释,敬请关注。
“师之所存,道之所存”,“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一句句先贤古训犹在耳畔,在古代社会,师者被赋予了极高的尊崇与敬仰。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道德的引导者,承载着培养人才、传承文明的重任。他们不仅传授知识,更在言传身教中塑造着学生们的品格,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今天,让我们重温国学经典,感受古代圣贤对师道的深刻见解。
师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学记》
这段话讲述了学习和教学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学习可以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学可以发现自己的困惑,从而促使自己不断进步。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学记》
“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学记》
这句话说明了古代对教师的尊重,即使是天子,也要尊师重道。《学记》强调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的道德和智慧,以及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同时,它也提出了教学应当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如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等,这些原则和方法在今天的教育实践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王充《论衡·实知》
人的才能有高下之分,要想了解事物就得开始学习,只有学习了才会明白,不问是不会认识事物的。这句话在当代被用来鼓励青年,要不断学习,增长知识和才干,体现了学习和教育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人之不学,犹谷未成粟,米未为饭也。——王充《论衡·量知》
人不学习,就像是谷子还没变成米,米还没变成饭食。说明人不学习,百无一用。
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王充《论衡·实知》
《论衡》是东汉著名思想家王充的代表作。主张在实践中寻找真理,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出学以求知说法,即学习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在书中还提到,学习应是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考的辩证结合。感性层面上的直接认识是基础,而理性层面上的思考则是思想的升华,必须将感性认知提高到理性思考的高度,最终才能得出正确的论断。
师道之光微以致远,如夜空中最亮的星,引领着我们成长的脚步,照亮前行的道路。尊师重教是一场无声的传承,在时间的长河中绵延不绝。弘扬师道精神,社会将孕育出一个充满智慧、和谐共进的美好未来。在这条通往知识和真理的路上,请让我们携手并肩,以感恩之心致敬每一位辛勤耕耘的老师,共同书写一段段关于教育与成长、传承与创新的故事,在历史的大舞台上留下属于师者的光辉篇章。
文字编辑:郑雅琴 满钰
图片来源:网络
海报制作:秦逸
本期编辑:张云涵
监制:教师工作部师德师风建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