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教育家精神‖博学融通 品范懿重(一)

教育   2024-09-04 22:48   黑龙江  



甲戌年春节正月初六。北国的冬依旧是那样冷得刺骨,游寿先生像往常一样倚在床上读一本《四部丛刊》。她的学生韩荣吉一家来给恩师拜年,老人显得格外高兴,似乎比以往精神许多,她关切地问道:“字练得怎样?”一会,似乎又想起什么似地说:“《石刻汇编》买全了吗?这样的书能够出版,是多不容易啊!”临别时,腿脚已不便的游寿先生执意要亲自给学生送到门口,并叮嘱说:“下次来时,把《石刻汇编》带来一册,我想看看……你们没事就来吧!”,那沙哑的声音和枯瘦的身躯,就这样永远定格在她生命的底片上,这是她去世前一天和学生的最后一次交谈,享年88岁……悠悠百年,弹指一挥;几多星陨,北斗犹存。今天当我们再次回望这位清癯而平和的老人时,留下的正是她一生为人、为师、为学的高尚风范。








游寿先生生于1906年,生前是我校历史系教授,她是我国当代著名学者、考古学家、书法家、书法教育家。她毕生从事学术和教育事业,研究广涉历史、文学、文字学、书法等诸多领域。考古方面,她指导发现了大兴安岭北魏石室祝文,这是新中国重大考古发现之一。书法方面,她继承并发扬了李瑞清、胡小石的书法理论、并创新其方法和教育思想,以丰富的学养为根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杰出书法家之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她扎根黑龙江,默默无闻地在哈师大的讲台上勤恳耕耘37年,把自己的后半生全部献给了祖国北疆的教育事业。


赤子


游寿先生一生经历坎坷,两次遭受人生的劫难。但饱经风霜,南北漂泊的她仍怀着一颗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始终把民族和国家的大义放在生命的首位。


游寿先生在青年时期经历了战火纷飞的年代。那时的她是一位充满理想的爱国革命青年,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

她于1924年9月参加福州市学联;1925年参加“4.29”学生运动,其间与现代著名女作家谢冰莹等人共同创建文学刊物《灯塔》。1925年在“5.30”惨案后,加入中国共青团。其间几度差点被军阀和日伪抓获,她女扮男装历尽艰险回到老家霞浦县。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11月,南京沦陷,30万同胞殉难于日寇屠刀之下,引起全世界的愤怒。游寿先生跟丈夫陈幻云来到江西临川,怀着满腔的抗日热情参加了雷洁琼组织的“妇女抗战救国运动”。她发动妇女护理伤员,保护难民,进行小型生产。1938年秋,中共闽赣边区委员会派游寿以战时妇女指导员身份在临川开展抗日活动,成立战时妇女指导处。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的阶段。住在白沙的咏南山馆里的她,每晚都很难入睡,一闭上眼睛似乎就看到长江对岸山坡上祭祀战争死难者的点点火光,啼哭之声哽咽不断,她忧愤凄然,百感交集。国破家亡,漂泊不定的痛苦生涯,给这位“少慕狂狷、率性任情”的女教师带来无尽的感伤,更重要的是面对残酷的战争、血腥的屠杀,她悲愤万千,不能自抑,愤笔写下 “足而转荒山,饥行逐女伴”、“语罢泣路隅,行人尽凄婉”这样悲怆的诗句,凄苦的哀歌是女诗人如泣如诉的感情迸发,是山河破碎时国人的悲伤,是一位赤子对祖国母亲的深深爱恋!

正是年轻时代埋下的一颗丹心,支撑着已年过半百的她,走过了文革时期那段幽暗的岁月,因为她知道自己要保护好国家的文物,才能够不愧对人民,不愧对国家







姚凤林先生在《游寿书法集·后记》中哀叹地写道:“听说‘封建主义大本营’历史系揪出了‘八大怪’,正在操场游斗,很多师生赶去围观......内中就有游先生。她身躯更显瘦小,简直弱不胜衣。时值初秋,很像第一批倒下的衰草,任秋风蹂躏着。”是啊!好不容易盼到新中国成立了,却又经历这番浩劫,但游寿先生是坚强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她都用一颗执着的心坚守着自己的职责,也正是这位瘦弱的老人用自己柔弱的身躯保护了国家的文物。

一位学人深情地回忆道"当一群‘小将’要冲进历史系文物室扫‘四旧’时,游寿先生却像一尊铁塔一样堵在门口:“要批判就批判我,可这里的东西你们一样也不能动”。或许他们深深潜存的良知被老教授的赤诚和壮烈所唤醒,或许他们感受到了这位弱不禁风的老太太生命的强大和不可侵犯——他们退却了。一群张牙舞爪的莽撞青年们在一个古稀之年的老人面前退却了,一团混沌在一片圣洁面前退却了。文物室就是游寿先生生命的凝聚,也是他对祖国的一片赤诚、对教育事业的一份奉献。目前,文物室藏有2900多件文物,绝大多数文物的标签都是游寿先生亲笔书写并编排的。2005年,历史系文物室扩建为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博馆,其规模在国内高校中位居前列。


“文革”时期,游老师家被抄。抄走的有许多字画、贵重文物,后来又丢失一些。1983年,国家有政策,“文革”中家被抄的、丢失的、没有归还的财物,要给一定补偿。学校让每位受到损失的老师提出一份详细清单,而游老师只写了几件,学校作价一千多元钱,这是落实政策人群中补偿最少的一位。负责落实政策的学校领导问游老师还有什么要求没有?游老师什么也没有提。其实游老师有很多珍贵的文物在文革期间遗失了,其中有一枚北周时期的大钱,很珍贵,游老师非常喜爱,并拓了几张拓片,好多人都见过,可是“文革”抄家时被抄走了,游老师认为可以找到,可是又无据可查。后来游老师说:“不追了,追紧了,会把它毁掉的。”至今仍无下落。还有一次,游老师家被盗,丢了几件玉器。公安机关组织破案,过了好几天也没有结果。游老师说“算了,不要追得太紧。只要不弄到国外,在谁手里都一样。”多么简单而朴素的话语,“只要不弄到国外,在谁手里都一样!”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怎样的无私与博大,正是这种藏宝于国的精神境界光耀了她伟大的人格。

(未完待续……)

END

相关原创链接

弘扬教育家精神||(二)传递榜样力量,讲好教育故事


弘扬教育家精神‖(一)教书育人守初心,敬业爱生铸师魂


师德师风||以教育家精神,涵养时代新人

文字:摘自2006年纪念游寿先生百年诞辰主题报告

图片来源:网络

封面制作:张云涵

本期编辑:张云涵

监制:教师工作部师德师风建设科

哈尔滨师大报
《哈尔滨师大报》官方平台,是哈尔滨师范大学最具权威的官方校媒。该平台依托于校党委宣传部主办的《哈尔滨师大报》,为您推送即时新鲜的校园新闻、热点评论、人物专访、校报摘选,立足哈师大校园,为广大师生服务,做有态度、有影响力的校园媒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