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越过越不顺的人,都有这 1 个特质

健康   2024-10-13 18:02   浙江  


作者:秋海棠  编辑:厘米
来源:壹点灵心理
ID:yidianling0


最近,“不配得感”这个词又火了。


起因是脱口秀演员小鹿的一段表演,她在舞台上说,这季节目播出后她收到了很多夸赞,但第一反应却是抗拒,觉得自己“不配”。


这引发了很多观众的共鸣。


我发现很多人,尤其是女孩都有这种心态:


总觉得自己不够优秀,配不上去更好的地方;


即使机会摆在眼前,也不敢主动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当好事发生在自己身上时,第一反应是怀疑,觉得要么是弄错了,要么是个陷阱......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图源:pexels

01

不配得感
是一种“自我攻击”


在心理学上,“配得感”是指一个人相信自己应该得到什么的信念。它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自己。


“不配得感”高的人,对自己长期持有负面的看法,这种信念会影响一个人的感受和行为。


比如,抗拒夸奖,恐惧被重视,甚至因此逃避出现在眼前的好机会。


我有一个来访者珍珍,从小就成绩很好,一路考进重点大学,毕业后也进了一家很不错的公司。


珍珍刚工作不到一年,前阵子遇到了一个项目。她加班加点非常出色地完成后,领导非常满意,想给她升职。


但她却很惶恐,觉得自己资历太浅,配不上这个岗位,于是拒绝了。


不仅如此,她内心还认为领导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担心领导对自己期望过高,所以变得特别焦虑,甚至开始恐惧上班。


图源:pexels


还有些人,不敢提出自己的需要,容易构建“别扭”的关系。


曾经看过一个夫妻治疗的案例,妻子对丈夫很不满,认为丈夫从不在乎自己的感受。


比如俩人一起走路时,丈夫总是走得很快,她跟不上;


她是全职太太,但每天晚上想有一点自己的时间读书,但丈夫却从不帮忙看孩子......


并且妻子的这些不满,丈夫表现出全然不知的样子。


此时,咨询师问了妻子一个问题:“你有告诉你的丈夫,你希望他停下来等等你吗?或者向他表达自己需要独处空间吗?”


妻子说:“从未”。


我在很多人身上都看到过类似的行为,有时候表现为讨好:


前同事亮亮经常和大家一起拼单点奶茶,直到他离职后发了条朋友圈,我们才知道他并不喜欢甜食。


图源:pexels


在亲密关系中很容易发展为隐形攻击:


女性朋友姗姗,每一段恋爱都以她冷暴力拉黑对方结束。


不了解她的人以为是“渣”,私下她却告诉我,其实在关系初期她就感到不适,却不知道怎么向对方表达。


慢慢的,问题积压得越来越多,她想分手,却仍然不敢直说,只能委婉地告诉对方“我想重新考虑一下我们的关系”。


直到退无可退,宁愿拉黑对方也说不出“我不喜欢你,不想和你在一起”这种直接的话。


其实,造成这些行为的原因,就是“高不配得感”带来的“负性自我认知”——


我不够好,所以不配拥有好东西;

我的需求并不重要,所以说出来也不会被满足。


图源:pexels


受负性认知驱使,高不配得感的人经常会“自我攻击”,除了认为自己不够好之外,还会在潜意识中逃避“更好”的选项,从而维持自己内心的“负面形象”。


另一方面,他们在关系中没有表达出的需要并未真正消失,反而因为压抑太久转变为对他人的攻击,产生“怨气”、对他人过度期待等等。


因此,高不配得感的人常常给人感觉很“别扭”,自己也觉得很难拥有舒服的高质量关系。

02

“我不配”
的背后,是不安全感


“不配得感”,通常和一个人的早期经历相关。


抗拒夸奖的人,可能从未得到过“绝对安全”的夸奖体验。


在咨询过程中我发现,来访者珍珍成长于一个对成绩很严苛的家庭中。


从小到大,不管考得好与坏,她都非常害怕考试出成绩的那天:


如果考得不好,父母虽然不会批评或打骂,但是那几天,她却能敏感地察觉到家里的低气压,做什么都小心翼翼的;


如果考得好,父母虽然会夸奖她,但后面一定会跟一句“下次一定要保持住”,反而给了她更大的压力。


图源:pexels


自体心理学家科胡特认为,儿童早期的自恋体验,能够帮助一个人建立稳定的自体。


这里的自恋体验,就是指养育者对孩子的积极回应,比如肯定或夸奖。


科胡特指出,这种自恋体验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不带条件的;

2.不过分夸大的


如果父母的夸奖带有“条件”(需要下次考得更好),那么夸奖就会变成孩子的心理负担。


因此在面对任何含有积极色彩的事情(奖励、表扬),潜意识中都会认为它必定伴随着其他负面体验,因此通过拒绝来进行防御。


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很容易没有安全感。他们通常有“完美主义情结”,只能看到自己不好的地方。


他们既不能面对赞美,更难以接受失败。


于是会拼命努力,认为只有变得更好、更优秀,一点错误都不出,才能被他人接纳。


图源:pexels


不敢提出自己需要的人,可能有大量被忽视的童年经历。


好友姗姗的原生家庭条件一般,父母工作很辛苦,赚钱很不容易。


从小到大,无论是父母还是其他长辈,都不断地向姗姗强调:“要乖、要懂事,不要给父母增添负担。”


其实父母并未苛待女儿的生活,但这些话语却被幼小的姗姗听进去了。


所以,她学会了压抑自己的需要,体谅父母的辛苦。


甚至,在外读书时,每次向父母张口要生活费,都会产生深深的负罪感,觉得自己亏欠了父母。


这样长大的孩子,一方面会认为自己的需要并不重要,还会给他人增添麻烦,所以很难开口;


如果有人对他们表露出善意,就会特别感动,同时想尽办法回报他人。


图源:pexels


另一方面,他们很难构建舒适的亲密关系


即使是和父母在一起,也不能感到完全放松,因为总觉得自己要付出些什么,才能压下心中的负罪感。


就像姗姗每次呆在家里时,多玩一会手机都觉得浑身不自在,总想站起来干点家务,好像这样才配享受父母的关心和爱。


在友情、爱情中也是如此。姗姗说,自己每次想向男友提出需要时,总担心这样会损害男友的需要,觉得这样是不对的。


其实本质就是因为她内心的“不配得感”,认为自己的需要不配被他人满足。


03

高配得感
的前提:拥抱真实


“配得感”这个词其实在网络上很火,有句话叫“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样东西,就要先相信自己配得上它。”


这话没错,但我发现对长期处于“高不配得感”的人来说,这句话很容易让人走向另一个极端——自我膨胀


它会让我们陷入一种虚幻的成功想象中,觉得自己应该且只能享有最好的一切,做出最好的成绩。


这种想法很容易走向极端,导致当发现自己并不能一付出努力就成功时,变得很颓废,从而更加自我怀疑。


最终只能活在幻想中,同时对自己的现实生活极度不满。


图源:pexels


怎么办呢?


其实最重要的是认识真实自我


无论是“高不配得感”,还是“自我膨胀”,其实都是活在一个被他人塑造的幻象中,却从没试着了解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以及能够做到什么。


首先,重视并满足自己的需要。


可以先从不带怨气地表达需要开始。


许多不敢表达需要的人,其实是将自己的需要隐藏在了抱怨、指责、唠叨中。


所以在关系中收到的反馈常常是负面的。因为对方在识别到你的需要前,先被你的情绪影响了。


直接地、具体地、坦诚地告诉他人你需要的帮助,但同时做好“被拒绝”的思想准备。


记住,提出需要的目的不是被满足,而是帮助建立“我的需要很重要”的认知。


在这个过程中,收获到的积极体验会提高我们的自我价值。


图源:pexels

其次,根据这些反馈以及对自己的观察,建立客观的真实自我。


这里最需要改善的是以往错误的归因方式。


比如一个高不配得感的人面试失败,会觉得是“我不好、我能力不够”。


而高配得感的人则会归因为“我和这家公司不合适”。


最后,在此基础上,重新思考自己的“理想自我”。


问问自己,那些你一直想做到的事,到底是自己真的想做,还是为了证明自己“配得上”?


回到具体的生活中,做一件件具体的小事,发现那些细微的成就感,也能帮助我们建立自信。


这个过程对有些人来说会很难,你可能会发现,无论自己怎么尝试,最终都会回到原点,恶性循环之前的心态。


此时请别灰心,当你觉得自己无力时,可能只是创伤让你失去了判断真实情况的能力,并不是你的问题。


这时一定要适当地寻求外界帮助,向信任的人说说你的感受,或者是来咨询室聊聊。


在这里,咨询师会无条件地接纳你,陪伴你理清过去经验中繁杂的线索,找到更多、更适合你的解决办法。


如果你想要踏出第一步,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

我们的咨询顾问将为你解答困惑,并按需为你匹配心理咨询师:

最后想说,当我们聊“不配得感”、“讨好型人格”这类词时,本意并非让大家对号入座,把自己限定在某类人格或形容词内,而是提供一种解释某些行为的角度,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自己。


请把类似的文章当作认识自我的契机就好,不要额外增添心理负担。


如果没有这些定义你也能活得很好,那么就不必矫枉过正,尊重自己的本心生活,比一切概念都要重要。


能够不在乎他人眼光,活在每一个当下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


图源:pexels




心理爱好者考证/副业推荐

可从事心理行业,可增加额外收入

可成为有执业胜任力的心理咨询师人才


↓戳图,添加老师咨询↓

含1对1指导规划 + 课程体验


END


如果你正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心理服务,可以考虑壹点灵的心理服务,这里有4.5万名专业心理咨询师,可进行线上或线下咨询服务,他们专业、真诚,且已经准备好,识别下方二维码可预约咨询↓

壹点灵心理
专业心理咨询服务平台,资深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提供在线/门店咨询,已入驻4.2万名专业心理咨询师,累计向4300万名用户提供抑郁情绪、焦虑情绪、婚姻情感咨询、心理倾诉、心理测试、心理课程、心理咨询培训等心理健康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