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6日,美国哥伦比亚特区联邦巡回上诉法院驳回了 TikTok 的上诉。根据裁定,若字节跳动无法在2025年1月19日最后期限前剥离 TikTok ,TikTok 将在美国被禁。法院指出国会对国家安全的担忧是裁决的依据,认为美国要求 TikTok 的中国母公司字节跳动剥离公司,目的是 “保护美国的言论自由免受外国敌对国家的侵害,并限制该敌对国家收集美国人员数据的能力”。首席法官斯里・斯里尼瓦桑还表示,TikTok 的广泛影响力使国会和多位总统认为将其从中国的控制中剥离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若禁令实施,将对 TikTok 在美国的1.7亿用户产生重大影响在互联网应用的世界里。随着禁令期限的逼近,大量TikTok 用户开始寻找新的替代应用,同时也滋生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美国民众对于这一禁令并不买账,认为美国的行为过于小气,民众广泛认为Meta是这一禁令的始作俑者之一,因此对instagram也产生了抵触情绪,这一情况使得中国另一款社交应用 RedNote 的下载量一路飙升,一跃成为国外下载榜单中的热门应用,这也使得“限制该敌对国家收集美国人员数据的能力”的法院判决成了一个笑话。
以往许多应用在向不同国家提供服务时,都会区分不同国家的版本,用户使用不同国家区域的网络、不同的 IP 地址,不同国家的账号,下载到的应用也会不一样,甚至很多国家迫于数据跨境传输的压力会在不同国家布局自己的研发中心和服务器。就像海外版的 TikTok 和国内版的抖音,在账号体系、展示内容以及服务器设置等方面,都进行了差异化设计与隔离。然而,RedNote这款应用却打破了这种常规,国内用户能够刷到美国用户发布的内容,美国用户也能看到国内用户分享的动态,两边的评论区热闹非凡,仿佛一场跨越国界的大聚会。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难道我们和美国民众用的是同一款应用?这种国内外应用打通的模式,虽然带来了全新的社交体验,却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合规问题的思考,对于 RedNote 来说即是机遇也是挑战,其开辟出一条社交产品出海的新思路,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用户,为国内用户与美国用户提供了自由互动,分享生活点滴、交流兴趣爱好,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地球村的温暖与美好。当然,这个事件也引发了笔者的思考,这类国内外应用跨服在提供服务时,有以下几点突出的问题需要关注。
@ 一、内容合规
上图是红迪社区上一国外用户表示其RedNote帐号在表演“发酒瓶”,结果他的账号就被限制了,讨论区的网友猜测他可能是出现了饮酒的动作,而中国的众多社交平台对于直播饮酒的行为是禁止的。当然这一情况不仅发生在本次事件中,笔者之前浏览Facebook时,也是不知道啥原因就被封了,理由就是违反了社区规定,具体也不知道是那一条的黑箱子条款。
另外,这类全球化的产品在面对多语言环境时,还应当提升自己的语言翻译能力和内容的管控能力,以及针对不同国家的用户配套不同的内容管控制度,以保障所在国家区域的用户看到的信息是符合当地要求的,同时也能促进不同国家不同用户间的友好交流。
@ 二、数据合规
对于这类全球化的产品而言,数据合规一定是第一大痛点,因为不同国家对于用户数据有不同的规定。以美国为例,美国遵循《美国隐私权法案(联邦)》ADPPA,各个州可能又会有自己的法案如《加州隐私权法案》California Privacy Rights Act(CPRA)等。这些法案和国内遵循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之间就存在很大的差异,那么这类全球化的产品应当针对不同的国家设计不同的前端界面,以保障同时满足这两个国家的法规又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不会相差太多,大家可以在同一款产品中友好互存。例如,两个国家法规中对于敏感个人信息的定义,范围以及获取的方式都是不一致的,前端如果需要收集这类信息,针对国内的用户就可以设计弹窗或勾选,国外的用户就不需要,然后用户通过不同的步骤后可以统一使用某一功能。当然,这样的设计可能有一些理想化,对于不同用户的识别以及IP地址的识别,提出了新的挑战。
另外,不同国家对于数据保护的监管程度也是完全不同的,对于这类全球化的产品也是一大难关。例如中国大陆对于用户数据收集的公示是相对比较严格的,如需要隐私政策、个人信息收集清单、第三方信息共享清单,还需要有首屏弹窗告知用户收集的必要权限及信息,做得更为优秀的应用(如微信、小红书等)还会实时展示应用都收集了用户的哪些信息。因此,国内的隐私政策和个人信息收集清单简直是事无巨细,大家都生怕自己漏了哪个数据字段,从而引来监管的整改通知或处罚。这就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国外的用户打开了国内的隐私政策纷纷发出了惊呼收集数据的庞杂程度,更有国内用户制作了表情包,在国外用户的评论区评论“give me your data”。
因此,针对这类多个国家间打通的产品,建议可以配备多语言的隐私政策,方便不同国家的用户可以快速get到产品所需要收集的信息,并打破信息壁垒。
@ 三、产品合规
全球化的产品打通及融合可能会突破一些国内的法律限制,例如国内要求的网络用户实名,国内版本的应用通常通过三大运营商的手机号完成注册,而国内的手机号都是经过实名认证的。从Tik Tok、Reddit、YouTube等社交平台上教老外如何注册RedNote的视频来看,很多国外用户也是通过美国手机号码+1xxxxxxx的当地号码来收取验证码的方式完成注册,也有部分国外用户是通过Apple ID完成注册,这类用户在想要发布帖子或者与他人互动时需要通过手机号完成验证。根据笔者了解,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等相关机构制定了一系列规定,要求电信运营商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这些规定要求运营商在为用户开通服务时,必须收集用户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地址、社会安全号码(SSN)或其他合法身份证明文件的号码等。不过,在实际操作中,也可能存在一些漏洞。一些小型运营商或预付费卡销售渠道可能在身份验证环节不够严格,导致部分非实名或虚假实名的手机号存在,而且国外的产品大多支持邮箱注册和登录。那么这类用户是否进行过实名认证,前端产品需要根据哪个国家的法规来完成合规设置,这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假设一个场景美国的用户发表了损害国内用户的人身权益,根据国内的法律法规,平台需要能够提供侵权用户的真实身份信息,否则可能需要承担连带责任。从实名认证、未成年人防沉迷设计,平台规则治理,再到算法推荐与管理合规,各国在这些方面的要求和标准差异巨大,这使得社交产品难以制定出一套普适全球的方案,社交产品的全球化打通还是任重道远的。
@ 四、知识产权
这类全球化的应用还可能面临知识产权问题。例如,用户发布内容需要配乐时,不同区域用户所涉及的这一音乐版权授权范围存在差异,因此前端呈现需要考虑进行地域区分和限制。还有用户内容的知识产权和传播问题,用户的内容受到各国知识产权法的保护,以及用户的信息网络传播的授权范围也可能仅限于国内范围,如果产品的打通以及全球化会突破知识产权授权的限制。同时这类全球化的产品存在的角色并非只有用户,还可能涉及上下游的服务提供商或者供应链等生态合作伙伴,在产品打通的同时亦有可能突破其他法律主体之间的约定和授权的范围。
在笔者看来,这次的产品融合可能会对产品出海拓展出一条新思路,原来应用全球化还有这么个思路,但未来还要看各国的监管对洋抖难民这件事作何反应后,再做进一步的规划。从各种角度分析产品全球化适配有难度的,但是从这次洋抖难民事件不难看出,全球的网民对于这类全球化的产品和文化的交融是喜闻乐见的,大家都怀着一颗好奇、激动的心和友好的态度参与到沟通交流中,大家对于这类产品是有实际需求的。上述几个方面只是在产品全球化中可能突出存在的问题,真正的产品全球化可能存在更多的冲突和问题,需要突破很多法律和技术上的壁垒,也许有很长的路要走,也许国内的应用就在这次摸索出产品全球化的道路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