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海春季高考作文题
【原题】
我们的劳动使大地改变了模样,在大地的模样里我们看到了自己。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解析】
【薛国庆老师下水文之二】
妆点我们共同的模样
薛国庆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类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具有劳动的意识和计划性。劳动的意义除了满足物质需求,更要推动社会发展,促进人类文明的融合交流和谐进步。
所以有人说,我们的劳动使大地改变了模样,在大地的模样里我们看到了自己。是的,世界是交互性的,存在着因果循环,我们的劳动要发挥改造世界的价值,也会在世界的价值呈现中映射出我们的形象。
看过傅菲散文《大地的理想》,他看见山野田畴的美景,如诗如画,庄稼种在一条线上,菜地像棋盘、豆腐块,他就猜想,种植秧田的农人应该是个木匠,或是个画师,因为他具有美学眼光,应该是精细的人,陶醉生活的人,是从俗到雅的生活大师,他们的劳动达成了大地的理想。他们像郭橐驼一样,懂得植木之性,懂得万物之理,懂得人之本分。
所以,劳动改变了大地的模样,在大地的模样里也有着劳动者的品性、才能、勤劳和诚敬。习总书记说,幸福都是创造出来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其中蕴含了普世的哲理,真正爱这片大地,对国家和人民怀有赤子之心,才会有大地情怀,构想和举措才是含有呼吸的,贴近大地的,才会美化和共享这片大地。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是生态环境、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
其实,人类文明中有无数的壮举都在改造世界的同时改造了人类的生存空间,大禹治水,都江堰工程,京杭大运河,红旗渠,都在自然改良中带来了人类福祉。随着时代演进,科技领域的创新是对世界的深度改良,而启蒙、改革、法制、妇女解放等则是社会制度和文化思想的进步,社会更加公平、多元,人民正在不断走向幸福。
最近有一个重磅消息,中国集六十万人、四十年之力,利用网格固沙在沙漠里种树,终于为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合龙,死亡之海将缩小并产出无数绿洲良田。这曾经被《华盛顿邮报》讥讽为中国人在沙漠里种树,违反了“树权”。确实外国人瞠目结舌无法理解,因为我们有愚公精神,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情怀,更有着制度的优势,舍得投入,不急回本,静待花开,才能在对自然的救赎中收获自身幸福。
当然,人类也走过无数的弯路,贪婪的索取,无序的开发,破坏了大地的祥和,这是没有摆正人和自然的位置,人和自然是共生关系,甚至人是自然之子,应该怀有敬畏,用爱去善待才行,事实证明,对自然急功近利的无厌征敛,都会受到自然的反噬。
费孝通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世界大同。这是至理箴言,不仅适用于种族、国别、文化,也适用于人和大地共同的模样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