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教硕果香 共研共享促成长

文摘   2024-10-30 21:41   福建  

金秋送教硕果香

共研共享促成长



记金秋十月思明区名师送教观音山音乐学校活动




      金秋十月、硕果飘香,为深化校际教师间“软交流”,充分发挥名师引领辐射示范作用,共享一线教育教学实践创新的成果,2024年10月22日-10月25日,我校中小学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学盛宴——思明区名师送教讲学活动。此次活动不仅吸引了校内众多教师的关注,还引来了校外教育专家的目光。

     本次活动以“新课标,新教材,新教学”为主题,分小学场和中学场。送教名师阵容强大,“大咖”云集,小学场送教名师19位,中学场8位。呈现31节“理念新、方法新、内容丰、效果好”的示范课,达到以研促教,以学促教的效果。

     整场活动的课程之一同课异构,我校赖荣树副校长亲自带队四位骨干教师陈朝霞、钟旭富、刘俊娟、王威,与名师同课异构,在互观互学中进一步推动我校教师队伍的共研成长。

     小学三年级有三位名师共同执教《搭船的鸟》,课程设计迥异,但却殊途同归地指向学生迁移能力仿写练笔实践。

     思北小学周新华老师在课堂上巧妙地围绕翠鸟的外形特征展开,从整体到局部,细致入微地引导学生观察其独特的外形美。随后,周老师着重讲解了翠鸟捕鱼时那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快动作,并以此为契机,教授学生如何抓住事物的外形特点和动态瞬间。为了加深理解,周老师还引入了仿说麻雀的外形以及仿写熊猫吃竹子的动作这两个环节,让学生在课堂练习中领悟写作技巧,整堂课内容丰富,生动有趣,让学生们在观察与描写中受益匪浅。

     厦门市第二实验小学总校的高雅莹老师的课堂充满活力与创意。高老师巧妙地运用辅助支架,从整体到局部帮助学生梳理课文精髓。通过展示翠鸟的外形美图和捕捉其捕鱼瞬间的视频,引导学生抓关键词,感受翠鸟外形之美与捕鱼之快。随后,老师带领学生朗读相关段落,体会文字的魅力。更值得一提的是,高老师还通过对比翠鸟与燕子外形、熊猫吃竹子的动作,聚焦作者的写作技巧,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迁移方法,自主练写,让课堂充满了探索与发现的乐趣。

     莲龙小学的张毅宁巧设任务——布置制作翠鸟头像,在课堂上引领学生默读课文,从整体到局部地分析作者对事物的细致观察,明晰课文主旨。并利用慢镜头让学生捕捉翠鸟捕鱼的瞬间,感受其外形之美与动作之快。通过抓关键词、展示学生作文片段、练习朗读及分享感受,张老师引导学生聚焦作者的写作技巧,并鼓励他们将所学方法迁移到实践中,练写跑步与跳远的生动小片段,强调动作分解与用词精准的重要性。

     无独有偶,小学四年级三位名师与我校骨干教师刘俊娟老师共同执教《爬天都峰》一课,在文本阅读的基础上,三位老师的课堂都指向了学生习作的实践。

     思明区青少年宫叶成斐老师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环节紧凑,带领学生破解把事情写清楚的妙招。课堂紧扣“写清楚”这一要求,唤醒学生写过什么写事作文,引导学生先自主探究课文“写清楚”了什么事,然后进一步思考课文是怎么把它们“写清楚的”,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明白写清楚事情既可以抓住构文六要素,又需要按顺序有框架写。叶老师同时重点分析作者如何写细节把事情写生动具体的。总之整堂课的细节处理比较细腻,教学环节也环环相扣,紧扣单元目标,并结合文本特点,不但关注了课堂的生成,还切实有效地落实了教学重难点,为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打下了基础。

     湖滨小学的林峰老师则是围绕单元任务,创设以“记录美好生活”为主题的班刊活动,激趣教学。在课中,张老师抓住文中的“高、陡、发颤”等关键词进行教学,通过让学生认真的品味、细细揣摩理解课文内容,还注重朗读指导,在读中让学生抓重点词句,进行体会,引导学生从读中去悟、去思、去自由表达,进而习得写作方法,迁移运用。拓展运动会和生日会的场景,让学生在练讲中掌握“所见”“所想”“所说”写法上的关联,在练笔中获得表达的提升。

     何厝小学吴远清老师执教的《爬天都峰》,旨在启发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发现作家写作的秘钥:课文是怎么把“我”的爬山过程写清楚的?巧设“数说天都峰、文说天都峰、图说天都峰”三个教学环节,在交流中体会天都峰高、陡的特点,感悟“我”害怕的心理,并通过品味爬山时的动词,将课堂变成一幅生动的画,课堂层层递进,步步深入。课上吴老师风趣幽默,寓教于乐,“请大家转身看着他回答。”“你简直就像一个小作家一样。”及时有效的评价,让孩子学有所得。


     我校同课异构者刘俊娟老师则从单元体系的框架下着眼,立足本节课的训练点,紧紧围绕如何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清楚一件事展开教学,抓住了“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几个点进行习作的方法引领。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让学生在阅读中提炼习作的方法,在练笔指导中梳理习作的思路。从而使学生明确把一件事情写清楚要从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的角度着笔。又从小女孩和老爷爷的两次对话中,抓住关键词语来理解体会小女孩和老爷爷能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的精神,突破了教学难点,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厦门市民立小学李剑锋与我校王威老师同课异构《速度、时间与路程的关系》一课。

     李老师的课有三个重视。一重学情,从学生认知起点入手,二重生活,李老师注重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相关的概念,如多次以我校地理位置为素材,展示从我校出发所到达的目的地,从而让学生切身体会速度的快与慢,深刻诠释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三重引导,李老师课上呈现的每一个素材,都让学生充分自主探究,通过几大情境巩固深化,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一步一步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王威老师巧妙设置六大学习任务,课堂互动感强,学生参与度高。任务一:建构路程时间速度概念。任务二:迁移旧知推理数量关系式,通过这一环节引导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推导,使推理意识的培养得以落地。任务三:改编题目验证数量关系式,让学生自主编题验证数量关系,同时为后面的学习提供了素材。任务四:理解速度内涵。任务五:运用数量关系补充信息。任务六:结合线段图勾连两组数量关系通过画线段图,让学生直观地 感受“速度、时间、路程”这一组数量和“单价、 数量、总价”这一组数量之间是有联系的。

     厦门市松柏中学郭小霞老师与我校赖荣树老师共同执教《筝形》。

     郭小霞老师的课堂强调清晰的学习路径与任务驱动式学习方法。她首先通过复习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来明确本节课的研究方向,接着引导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绘制图形,从中体会筝形的特性。此外,郭老师还安排了一项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们亲手设计风筝,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赖荣树老师的课堂侧重于情境构建与师生互动。他巧妙地运用古诗以及风筝主题的视频作为课堂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指导学生自行建立风筝模型。在此过程中,赖老师还运用了几何画板技术,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筝形的几何原理。两位老师在各自的教学设计中都充分体现了对知识整合与自主探索的重视,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让活动现场的老师们受益匪浅。


     松柏中学的市学科带头人陈建成老师与观音山音乐学校的钟旭富老师同课异构《中考专项训练—原地正面双手向前投掷实心球》。两位老师分别凭借各自独特的教学风格和创意,为学生们带来了精彩纷呈的教学展示。他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各具特色的教学方案。

     陈建成老师教学严谨且充满激情,注重投掷实心球动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他通过详细讲解和示范,让学生直观学习技巧,并强调力量与技巧并重,特别是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陈老师设计多种练习方法,亲自指导纠正,培养学生严 谨态度和坚韧精神。

     我校钟旭富老师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将投掷实心球融入到一个有趣的情境中。设计了“投掷比赛”的游戏环节,让学生在模拟的比赛中体验投掷实心球的乐趣和挑战。通过分组比赛,学生不仅锻炼了投掷技巧,还培养了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莲花中学罗晶老师和我校陈朝霞老师同课异构,共同开设《5.1延续中华文化血脉》一课。

    莲花中学的罗晶老师,通过北京中轴线,从“文化自信缘何产生、文化自信缘何重要、文化自信何以可为”作为学生的思维解题,让学生在沉浸式学习体验中,提升学习能力,让学生的核心素养有效落地。

    而我校陈朝霞老师以“南音”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串联起课堂,带领学生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并辐射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容,最后落脚到本校的南音团,让学生从本土素材中深刻感受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除了同课异构的课程外,其他名师的执教虽风格迥异,但同样精彩纷呈,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场课堂的盛宴。

    厦门市松柏第二小学吴小蔚老师执教《黄山奇石》,立足单元语文要素,创设美丽中国行的真实情境将孩子带入文本。课堂上吴老师借助换词、扩词、联系生活实际、演一演的方法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在品悟黄山奇石的“趣”时,能抓住奇石的外形、位置、动作来品悟,奇石的“趣”顿时而生。并图文结合,巧妙引导孩子自主发现课文语言表达特点,拓展延伸课后习题,展开学生丰富想象,将品读与语言运用相结合,落实了语文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

      何厝小学吴静静老师紧紧围绕单元语文要素开展《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课前吴老师通过预学单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查资料并现场交流的方式,多方面了解梁启超资料和创作背景。接着通过多媒体手段渲染时代背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文章,体会作者心中的少年中国形象。同时,吴老师非常重视指导学生朗读,通过示范读、手势引领等方式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吴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和生动的课堂互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内容。

    故宫小学何惠真老师,用亲切的生活化语言与真实的生活情境自然而然地带领六年6班学生进入口语交际课——《请你支持我》。在何老师带领学生们分组讨论、实境演练,学生们展示了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活跃度,而何老师恰如其分的点评和指导,也让学生受益匪浅。

    厦门市思明小学的吴晓娟精心准备的小玩偶,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节生动活泼的数学公开课——《观察物体》。吴老师巧妙地利用这些小玩偶,迅速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课堂上,吴老师通过一系列互动活动,引导学生们从多个角度细致观察这些小玩偶,鼓励他们描述所见所感。学生们踊跃发言,积极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课堂气氛既热烈又充满学术氛围。吴老师还设计了小组合作的环节,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如何从不同视角捕捉物体的特征,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槟榔小学陈永岚老师执教《倍的认识》一课,课前陈老师以拍掌小游戏暖场,让孩子初步感知几个几,而后出示花朵图,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明确:两个量之间不仅有相差关系,还有倍比关系。课上,陈老师善用花朵图让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比较,从而得出“倍”是两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充分利用等分的经验,紧紧抓住标准量,突显红花、黄花之间的比较,抓住了“倍”的形成过程,沟通了“倍”和“份”之间的联系,逐步建构“倍”的概念。陈老师还善于捕捉课堂生成资源,根据课堂反馈,提出两个问题:①为什么同样是2朵黄花,红花的数量一会儿是黄花的2倍,一会儿又是黄花的3倍?②为什么同样是6朵红花,怎么一下是黄花的2倍,一下又是黄花的3倍?再次深化“倍”的概念。

      厦门市第二实验小学骆良豪老师在《掷一掷》的数学课程教学中,展现了其卓越的教学能力和深厚的教育底蕴。在课堂上,骆老师以饱满的热情和幽默的语言,带领学生进入了一个充满探索与发现的数学世界。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摸球实验,设计游戏转盘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新知,加深对可能性的理解。整个课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骆老师通过师生互动、小组讨论等课堂形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突破重难点。骆老师的教学姿态自然舒适,语言充满亲和力,他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层层引导,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纷纷举手发言,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民立小学林晓老师执教公开课《数与形》,课堂一开始,林老师通过微课中的口算、观察图形等引入新课,共同探索其中的奥秘 。接着利用5×5方阵圆片让学生想一想,画一画,列一列表示出圆片个数,引出本节课研究的课题。在探索新知环节,通知用不同颜色磁铁片来区分每一步增加了几个小正方形,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探索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之和与正方形数之间的关系。本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数学学习中“数”与“形”相融相助关系的感悟。

      厦门市外国语附属小学兰劲松老师执教排球课《小排球:发展抛垫球的能力与游戏》一课,以新课标的理念贯彻始终,以中国女排精神作为课堂导入,创设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变教师“教”的要求为学生“学”的需求。兰老师这节课的设计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遵循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课堂中设计了多个游戏,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注意力,能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中保持专注,很大程度提升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巧妙地设置了各种不同的合作方式,增加了练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激发了学生们的练习兴趣和积极性。整节课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很好的落实了“教会、勤练、常赛” ,注重“学、练、赛”一体化教学。兰老师上课的语言激情并富有感染力,每个练习环节要求明确具体且有一定竞争性,学生练习积极性很高,因此很好的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莲龙小学的美术老师解丽丽老师执教了四年级上册《最受尊敬的人》一课。解老师的课以最受尊敬的人人物画像为主线,始终遵循“以学生为主”的设计理念,运用任务式教学形式,将美术教学的学习目标切实与学习任务、活动相结合,与学生积极互动,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教学风采,层层递进的带领学生感知和表现最可爱的那些人。

      大同小学张丹妮老师的《愉快的梦》音乐课,创意十足,效果显著。她利用气球和丝巾,生动展现八六拍的悠扬流动,激发学生兴趣。钟琴演奏不仅提供音高参照,还帮助学生理解节奏旋律。合唱时,钟琴旋律如指挥棒,引导学生声音和谐统一。张老师还让学生亲试钟琴,感受音乐魅力,加深作品理解。整堂课节奏紧凑,氛围愉悦,学生不仅学会歌曲,更享受了音乐之旅。张老师的这堂课是成功的教学实践,值得其他老师学习借鉴。 

      厦门市第二实验小学叶万东老师执教《节电设计方案》一课。课上,叶老师带领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让学生从全球变暖、能源消耗、不同电力生产方式的优缺点等学习过程感受到节约用电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紧接着叶老师组织学生讨论设计节电方案。学生各抒己见,讨论热烈。最后,学生代表上台展示汇报家庭节电技巧策略。整节课,学生的思辨能力、小组合作能力都充分得到了展现。


      厦门九中的市专家型教师颜斌老师执教《中国的河流》一节,颜老师通过中国古诗词导入新课,借助丰富的图文素材,设置梯度明显的情景问题,循循善诱,环环相扣,注重对学生高阶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板书板画功底深厚,课堂气氛活跃,教学达成效果良好。

      厦门市大同中学潘海红老师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飞天凌空》。课堂从学生习作谈起,充分开发教材文本价值,引导孩子们审视特写的价值性、决定性、情感性,在赏析《飞天凌空》语句的基础上提炼新闻特写写作的技巧,进而再次回归学生作品,在评价与修改中推动学生素养水平的提高。

      厦门市第十一中学许奇升老师选择了七年级新教材中的新课文《往事依依》进行授课。许老师从“往事的颜色”说起,引导学生提取关键词“金色”,在不断的阅读与思考中感悟“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所珍视的乐、美、情、理。更在阅读的基础上,提炼了写作“要诀”,给予了学生技法上的指导。特别地,许老师在课上用AI技术实现了与于漪老师的“连线对话”,将新技术手段植入课堂,赋予了课堂别样的色彩。

      槟榔中学的市学科带头人潘宏宜老师执教《水的组成》一课,由引起世界瞩目的“禁止使用一氧化二氢的请愿活动”引入,激发学生探究水的组成和构成的意愿。利用“科学史话”创设情境,带着学生“穿越”到科学家探索水的组成的18世纪,借助手机投屏的方式,重现“水的合成”、“水的分解”两个实验和探究,引导学生观察宏观的实验现象,分析得出水的组成。再借助球棍模型的拼插活动,得出水的构成,帮助学生构建“宏-微-符”多重表征的学科思维,形成利用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探究物质组成的基本思路与方法,促进学生形成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学科素养,树立科学严谨的求实态度。


      此次名师送教活动,是一次暖心的牵手,是一场双向奔赴共话成长的际遇,这次的收获,为老师们围绕“新课标,新教材,新教学”的教学带来了新的视野,新的方法,新的思考。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相信在这一场课堂盛宴的收获必将助力我校教师在新的教学探索中获得更好的成长。

图文:中小学教研组长、备课组长

编辑:李雪君

审核:王素芳、曾晓鹭、邵佳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