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经常做噩梦吗?譬如被不明生物追赶,拼命逃跑,又譬如在迷宫般的废墟里找不到出口,梦境黑暗或者慌乱,甚至被吓得陡然惊醒,恐惧如潮水般涌来,噩梦的余悸仍久久萦绕心头,挥之不去。
如果是这样,可以关心下自己,最近是不是过于孤独了。是的,你没听错,“做噩梦”和“孤独”两者之间确实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如果你比较“宅”,家人和朋友劝你多出门与人交往,这绝非毫无根据的唠叨,而是有科学依据的!
来自亚利桑那大学等机构的研究学者发表了一篇题为“Interpersonal Loneliness Predicts the Frequency and Intensity of Nightmares: An Examination of Theoretic Mechanisms”的研究论文[1],基于孤独的进化理论(ETL),通过两项研究探讨孤独与噩梦之间的关系及潜在机制,研究发现,孤独能显著预测噩梦频率和强度,压力是连接孤独与噩梦之间的关键纽带,且过度觉醒和沉思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DOI: 10.1080/00223980.2024.2378418
孤独进化理论(ETL)提出,归属感是人类生存的核心需求之一;当这一需求未得到满足时,可能对个体的生存能力构成威胁。根据该理论,孤独不仅是社会孤立和社交联系减少的一种信号,它还被设想为一种进化的适应机制,旨在提醒个体其社会融入状态,并推测噩梦可能是表达这种心理状态的一种方式。为了深入探索孤独与噩梦之间的关联,研究人员设计了两项互补的研究实验:
(1)研究一招募了827名美国成年人,年龄在18-81岁,女性占比51.2%,使用3项 UCLA 孤独量表简表测量孤独感,使用4项噩梦经历量表测量噩梦频率,使用10项感知压力量表测量压力。
(2)研究二招募了782名美国成年人,年龄在18-78岁,女性占比50.4%,沿用了研究一的孤独感和压力测量工具,新增使用9项噩梦痛苦问卷测量噩梦强度,26 项过度觉醒量表测量过度觉醒,22 项反应风格理论沉思量表测量沉思。
结果果然不出所料。通过分析两项实验的结果,研究人员发现,即使控制了年龄和性别变量后,孤独感依然显著地与噩梦频率相关联,且压力在两者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具体来说,孤独感不仅预测了噩梦发生的频率,也影响了噩梦的强度。这些发现支持了ETL理论的假设,即孤独感可以通过频繁和强烈的噩梦形式,在睡眠中表现为一种痛苦的体验。
图:预测噩梦频率的多元回归,压力部分介导孤独感与噩梦频率之间的关联
中介机制分析显示,在同时考虑多个中介变量时,过度觉醒和沉思在解释孤独感与噩梦的关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尽管压力在单独分析时表现出中介效应,但在综合考虑多个中介变量的情况下,其作用似乎被其他因素所掩盖,这或许是因为过度觉醒和沉思更直接地反映了压力的具体表现。
图:孤独感与噩梦频率之间的中介因素路径分析
综上所述,这两项研究为ETL理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验证了该理论中关于厌恶信号和隐性警惕假设的关键点,即孤独感如何通过噩梦频率和强度的增加而影响睡眠。这些成果不仅加深了我们对孤独感和噩梦之间关系的理解,也为未来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因此,如果你常做噩梦,不妨从孤独方面找找原因,多多增加自己的社交,去拥抱温暖的人际关系,这或许有助于驱散噩梦的阴霾哦!
但是话说回来,“孤独”真的一点好处都没有吗?也并非如此:
今年9月,发表在PLOS ONE杂志的一篇文章[2],招募了1469名受试者,基于CBB(Communication,Bond,Belong,“沟通,联结,归属”)理论,通过构建独处矩阵,从基础独处(无社交互动)到完全独处(无互动、无潜在互动、无媒体参与),以探究其权衡关系及对幸福感的影响,得出与传统理论相悖的结论!
研究得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结果:独处并不总是如传统观点所认为的那样会削弱我们的幸福感。相反,它发现,在适当的独处中,恢复精力和社会联系感是可以共存且互相促进的。特别是那些基础性的独处活动——比如独自看电影、在咖啡馆里读书或听音乐——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恢复精力,还能增强我们与他人之间的联系感。当一个人在这种状态下感到充分恢复时,其幸福感也不再受到负面影响。
更重要的是,这项研究表明,选择独处的动机非常重要。如果是因为积极的心态而选择独处,这样的时刻更能带来好处;反之,如果是因为负面情绪或社交压力而逃避人群,则可能无法享受到独处的好处。换句话说,当你带着愉快的心情去享受独处时光,你更有可能从中获得能量和满足感。
图:独处矩阵
看到这里,希望大家都能够拥有适量的“孤独冲剂”,既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专属世界,又要不仅仅困囿于自己的世界。
因此,不要害怕孤单,偶尔给自己一些独处的时间,无论是沉浸于一本好书,还是静静地欣赏一部电影,这些时刻都可以成为你充电的机会。毕竟,适当且积极的独处,能让你更加充满活力地回到社交生活中,同时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快乐!
参考文献:
[1] Floyd K, Hesse C, Ray CD, et al. Interpersonal Loneliness Predicts the Frequency and Intensity of Nightmares: An Examination of Theoretic Mechanisms. J Psychol. 2024 Jul 16:1-21.
[2] Ross MQ, Campbell SW. The tradeoff of solitude? Restoration and relatedness across shades of solitude. PLoS One. 2024 Dec 5;19(12):e0311738.
撰文|青叶
编辑 | B.O
Lancet:占诺美林-曲司氯铵(KarXT)或将成为新型抗精神病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