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年轻人喜欢桑塔纳?

文摘   汽车   2024-11-13 21:42   江苏  



中国玩家的桑塔纳是怎么玩的呢?


有抖音快手风格的:



汽配城风的:



小红书文青风格的:




那国内有哪几种桑塔纳?



1、普桑

即Sedan版本。这是最最最最最普及的。车贩子喜欢叫“大板桑”。发动机有两种,代号都是EA113,有1.6和1.8的,百公里加速在13-14秒的样子,SOHC,拉线油门,前期化油器,中期开始改成小电喷,开起来日日日日的,感觉挺带劲儿。


政府部门用它:




警察巡逻开它:



江浙沪包邮区Taxi用它:



你去驾校学车,开的一款车也是它:



它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化油器引擎,四前速手波车。辨识度非常非常高,首先,外观上是用了13寸足球轮毂的:



内饰方面方向盘是外面四爪里面长方形的,排挡杆外面的防尘套是橡胶的,“一节一节”的,像个小塔座:



仪表盘是纯机械的:

(这个仪表盘很漂亮)



你把引擎盖打开,通过大圆盘状的空滤,可看出这是一台化油器车:



第二阶段是1998年改款。1998年开始生产电喷版的桑塔纳,变速箱从4前速升级成了5前速



内饰变成了这样:




机舱内部也不再像之前那样乱七八糟:




最后2007年进行的改款,整体来说内饰又升级了一些:





2、桑旅


桑旅全称桑塔纳多功能旅行车,其实叫那么长人家老外一个‘Wagon’就说的挺清楚了。大众叫Volkswagen,港台翻译福斯汽车,叫“福斯瓦罐”还真是生动形象。前文说了桑塔纳的原型车是帕萨特B2,这个许多人都知道,那么桑旅就是Passat B2 Wagon,相比于1983年开始生产的三厢版,这款车到了1994年才开始引进国内。欧洲人是特别喜欢瓦罐的,因为欧洲人抠门务实,任何事物都讲究最大利用,甚至在欧洲,需要的时候,瓦罐车的屁股里还可以再塞俩人。但中国人在以前不是这样想的,毕竟,在80年代、90年代的时候,大部分轿车买来还是为了商务用的,“瓦罐”似乎看起来不怎么正式,比起方方正正的三厢车,又缺少一种稳重感?甚至在9X年的时候,桑旅是和普通型桑塔纳捆绑销售的,比如你买10台车,必须要买1台桑旅,不然经销商会说不卖

(警车涂装的桑旅还挺帅)


到了2000年之后,私家车开始普及,桑旅便宜又实用,也有许多家庭选择了购买这款车,但基本上,如果你现在路上看到的此车一手车主,基本都是年龄55往上走的人了。桑旅除去C柱往后的外观件之外,其余一切包括机械参数所有都和普桑相同。

实际上真是因为很多人魔改桑旅,导致现在桑旅的素车尤其是素车件难求



3、桑塔纳2000/3000/Vista


这个系列就属于“中国特供车”了,准确来说是源自于巴西:1995年的时候,推出了桑塔纳的迭代版,名字叫桑塔纳2000。




排量也是1.8,1995款用化油器:




98年以后改用电喷。实际上它的电喷原理和现在的车子不同,它不过是在化油器上面进行改进,理论上是电子化油器,但依然是通过电脑进行喷油,SPI



前文忘记说了,SPI这种车子冬天点火的时候需要反复把钥匙拧到ON位置,让汽油泵通电出油,不然一枪很难点着。



在2004年的时候,上海大众又推出了桑塔纳3000:



你以为它是改个壳子骗你钱的,实际上这款车也是有进步的,比如出了一款2.0的引擎,并且还装配了4AT的变速箱。这是祖国版的桑塔纳第一次装配2.0AT。除此以外,还有全桃木内饰(虽然看起来又油腻又廉价),自动空调:



桑塔纳系列的最后作品则是桑塔纳Vista



它又叫桑塔纳志俊,作为和3000的区分,它的屁股长得完全不同:




那它有啥优点呢?




它更便宜,内饰看起来更廉价,并且长期占据了出租车市场。。。而如今,基本上最后一批志俊出租车也退役了。



4、新桑塔纳

新桑塔纳基于大众Group A05来制造的,和斯柯达昕锐是姊妹车型,理论上它只是继承了前辈的名字。



它不在上海造,而是在扬州仪征下线:




从驾驶感官上来看,它跟新捷达和朗逸没啥区别。





桑塔纳为什么翻红?为什么被鬼火青睐?说真的,它的趣味性完全不在它有什么动力性,操控性以及改装的潜质。而是在于在21世纪20年代你能花个万八千的买到一台纯正的80年代汽车。现在更多人都是买一台桑旅拿来折腾,也有拿普桑魔改的,总之开普桑的我都不太敢惹,指不定下来一群精神小伙或者什么可怕的社会大哥= =




也有喜欢扮大人装老登的人贼喜欢桑塔纳。而我一共买过3台桑塔纳,一台普桑(以前跑工地用的),两台桑旅:




最先买的是鼻屎绿蒂芙尼蓝色的那台桑旅。选择它的原因无他,那时候比较穷。那时候我只有22岁的样子,满脑子“文艺”气息,有点如今的民谣狗无病呻吟的味道……似乎觉得,只要拥有一台桑旅,带上地图,插上卡带,就可以到处去旅行了。





然而现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那几年我甚至没有攒下一毛钱,而且那几年大家看桑旅并没有像现在这样带着“滤镜”去欣赏:“你是在缅怀驾校练车的感觉吗?”;“你这车大众4S店应该不帮你修吧?”——常常被同事嘲笑,公司停车场弥漫着快活的空气。













耳锅
并非正常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