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单从官方视角来看,歼35(沈飞代号“鹘鹰”)之“心”——涡扇19简直堪称传奇,它“不可思议”地仅用一年时间就完成设计,再用半年时间“搞定”了首台样机的台架喷射试验,最近这三年则“不断提高完善”、“积极准备完成装机”……
整个涡扇19研制团队因此拿到了“青年五四奖”,黄维娜总师在前排左二。
2023年9月21日,涡扇19总师、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的黄维娜获得央企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黄维娜总师(中)。
1
但是,如果没记错的话,整整14年前,沈飞“自筹资金”启动了FC31(鹘鹰、歼35)项目,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在这架号称“五代机”的机体上,用的却是上个世纪70年代技术的苏联“心”RD33(苏联人用来装备米格29),结果在启动研制4年后的2014珠海航展上,FC31大吐黑烟,动力不足,军方和客户都不满意,沈飞悻悻铩羽而归………
10年前珠海航展上的FC31,浓烟滚滚
这样子,FC31的发动机(俄制RD33和我们的仿制品涡扇13)就必须大改了。
沈飞运气还算不错,瞌睡来了正好遇到枕头,当时俄罗斯正准备推出米格29的终极改进版米格35,刚才说过,米格29就是用的RD33,俄罗斯人也急需改进此款发动机,于是沈飞让贵州黎阳发动机公司和俄罗斯克里莫夫设计局对接,“共同”对RD33进行改进。
俄罗斯克里莫夫设计局用三级风扇替换了原来的四级风扇、重新设计了燃烧室、换装新型低压涡轮,进一步增大了风扇压比,并用单晶涡轮叶片替换原来的定向凝固叶片。
这些改进使得发动机的长度有一点点缩短,涡轮前温度达到了1600-1700K,最大推力升到了9.5吨,推重比达到8.8,大修间隔延长到1000小时,总寿命超过3000小时,各项指标相比RD33有了比较大提升。
另外,由于重新设计了燃烧室,冒黑烟的问题也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这款发动机大约在2022年同时装上了中国的歼35和俄罗斯的米格35,唯一的不同是:在中国它叫涡扇13E或者涡扇21,在俄罗斯它叫RD-33MKN。
进步是显而易见的,在今年的珠海航展上,使用涡扇13E的歼35A,动力强劲,身手灵活,非10年前笨拙沉重RD33可比——如果再能换上更加先进的涡扇19,相信其表现将更为优秀和惊人。
2
刚才说了半天涡扇13E,这是俄罗斯人手把手教着我们花了近10年时间“研制”出来的,那么,如文章开头那一幕,性能更加先进的涡扇19——据说还是我们独立研制,怎么官方报道的进度却如此之快呢?
要知道,历史上俄罗斯AL31研发花了30多年,美国F100研发是二十多年,涡扇13E也用了近10年时间,怎么到了涡扇19,就突然这么与众不同、只争朝夕了呢?
原因很简单——
涡扇19的总师黄维娜和其团队都来自于涡扇13E,涡扇19的设计本来就是以成熟的涡扇13E为核心机发展而来,它并不是凭空重新设计的全新发动机型号。
加上我国发动机加工工艺水平和材料技术这几年确实取得了明显进步,而且英国人的“老毛病”居然“适时”发作,就像二战结束后向斯大林出售尼恩发动机造就一代名机米格15一样,黄维娜本人得到了去英国考察罗罗公司最先进的EJ200军用发动机的宝贵机会——同时国家玩命砸钱进口了全权限数字式控制FADEC系统,这么多有利因素叠加,涡扇19进展相对比较快也算在情理之中。
上面这张图就是这次珠海航展公布的WS X9(实际就是涡扇19)和国内国际各型中推发动机的性能对比图,可见从我们宣传的理论数据来看,我们涡扇19的推重比几乎达到10,比美国的F414和英国的EJ200都还要略高一筹。
我们对涡扇X9(涡扇19)的“自夸”
3
涡扇19的推重比真的达到10了吗?
笔者查阅资料:2023年3月,涡扇19总师黄维娜在第三届中国航发投资峰会上表示,涡扇19发动机实际推重比为9.2,长度为4米(比涡扇13E缩短了0.14米),和美国F414发动机的水平差不多(印度的“光辉”和韩国“KF21”都是引进的F414)。
虽然推重比还达不到10,但装备涡扇19的歼35在超音速飞行方面比F35具有更好的性能,尽管美国人的F35使用的F135发动机推重比达到惊人的11,但该发动机直径达1.3米,采用大涵道比设计,这让F35的超音速性能只能说一般般——而我们涡扇19的小涵道比的设计,显然更有利于超音速飞行。
这样看起来涡扇19很可以啊!
慢着!——很不幸,大家或许忘了致命的一点,涡扇19和歼35一样,事实上都还没有正式定型,推重比9.2是在陆基战斗机的条件下的实验结果。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委袁华智将军在接受香港媒体采访时证实歼35“都还没有正式定型”。
众所周知,涡扇19要上舰,从世界各国航发上舰的历史看,为了抗腐蚀、增强度,往往需要大幅度增重,结果导致发动机在实际使用中,出现性能比陆基版下降很多的现象。
以大名鼎鼎的F14D的F110-GE-400发动机为例,上舰后推重比从7.07骤降为6.16,还不如苏联旧货RD33(陆基)的6.62;再比如苏33的发动机AL31-F3,上舰后推重比也下降到了7.8——由此可见涡扇19上舰后,要想保持推重比9.2非常困难,上舰之路绝非坦途,这也是歼35和涡扇19迟迟无法正式定型的原因——你见过歼35在航母上起飞和降落吗?
客观来说,我们还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
4
这就是我们这次在珠海航展上看到歼35A,实际装备的是涡扇13E而不是涡扇19的原因,作为陆基空军型,涡扇13E8.8的推重比也算够用了,但从这次亮相的歼35A座舱内两个“海军型”把手的细节可看出,这架飞机根本不是冲着陆基型去的,国家还是热切地希望正式定型后的歼35,以舰载弹射型为主。
(上图)在舰载机弹射起飞时,飞行员需要双手握住座舱内的把手,这样可以更好地对抗弹射时的瞬时过载,这次珠海航展亮相的歼35虽然号称是陆基A型,但驾驶舱这专为弹射设计的细节,暴露了国家希望它的主要用途是一款舰载机心急焦灼
顺便说一句,歼35A这次在珠海还是偶有短时轻微黑烟的……
事实上,留给涡扇19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我们装备爆震发动机的准六代机已经亮相,歼20的涡扇15也几乎是边生产边改造,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烈火焚心,哪有时间一味等你让你,让歼35和涡扇19持续“从容”改进?
我国采用爆震发动机的MD-19宽域高超音速战机试验型实拍照片。
综上所述,我认为歼35的入列不应该成为硬性要求和“政治任务”,而要实事求是看沈飞的进度特别是航发的进度,如果进度快,那可以大干快上,优先替代老旧飞机;如果进度慢,空军象征性采购几十架装备中距空空导弹和涡扇13E发动机的歼35A算了。
5
假设非要赶时间让歼35B(舰载型)现在就强行服役,由于涡扇13E发动机太长,所占空间过大,导致内弹仓太小,不仅不能装下反舰导弹,连和歼15配套的超远程雷达制导空空导弹也装不下,歼35B只能装备4枚中距弹(这对空军倒没什么,和歼20可形成高低搭配;但对海军来说,没有反舰能力和超远程拦阻能力,对航母舰队是致命的)。
而且,歼35无论空军型还是海军型都没有侧弹仓,红外制导导弹要么裸露直接挂在翼下,要么进入主弹仓,但目前从没有任何一款五代机是把红外制导导弹放进主弹仓的,因为一旦进入格斗阶段,红外制导导弹需要从侧弹仓伸出来才能捕获目标。
这件由沈飞出品的歼35模型,比较精确展现了目前该机的挂弹状态,要想隐身,内舱只能容下4枚中距弹
所以现在这么个情况,且不说和美帝F35一较高下,就是拿什么武器去打人家都还没有靠谱的着落——这显然是部队难以接受的,因此海军政委才说歼35并没有正式定型……
——不仅是部队不能接受,今年在利雅得举办的沙特世界防务展上,歼35以外销代号FC31的代号亮相,它的宣传画如下所示:
这种类似韩国货在机体外挂满导弹的“伪隐形机”,原定的目标大客户沙特根本不感兴趣,有传言说巴基斯坦有意购买几架,用来代替老旧的幻影3系列,但根据我国《兵工科技》杂志最新消息,在没有定型的情况下,FC31不可能直接用于外贸(见下图杂志截图)
那么,就坐等涡扇19上舰和歼35扩展弹仓?——这可是个大工程,不亚于重新设计一遍歼35,估计海军的心态是猴年马月都等不起了!况且歼35作战半径还不如歼15T,又无法在隐身状态挂载反舰导弹,更要命的是,体型还不见得比歼15T、歼20小多少,这些BUG对海军而言真是一言难尽……
我想,如果让海军自己做主的话,那么很可能他们只会采购少量的装备涡扇13E和4枚中距弹的歼35B作为航母编队上方的“隐形带刀侍卫”,而以强悍的歼15T作为主要的远程突击和拦截力量………
这次珠海航展就是最好的证明,海军重型舰载机歼15T风头一时无两,俄罗斯苏57也在航展上签下了一笔大单,而我们力推的、同时也是沈飞渴盼的歼35(FC31):颗粒无收。
虽然可以有各种各样貌似让人信服的理由来“解释”,但请记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料敌从宽,料己从严”,我们还是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吧!
————————————
PS.碎片化时代,更文不易,欢迎在文章结尾给我们点一个[赞]+【在看],如果在右上角加个星就更不错了!谢谢!你的支持就是我们前行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