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了正在上映的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
故事背景:二战时期日本攻陷香港后,将1800多名英军战俘装在货船上运往日本,未挂战俘旗,途径东极岛附近时被美军鱼雷击中,里斯本号即将沉没。日军为防止战俘逃跑,离船前将战俘封锁在底层船舱中。后战俘设法逃出船舱,又遭到日军机枪扫射,附近的渔民划着简陋的小船救出300多人。
记录几点观后感:
1、作为纪录片来看,叙述技巧很高,引人入胜,一点也不枯燥。也许正如片中战俘后人所说,这个悲剧本身就完美地符合三幕剧,具有明晰的起、转、合。
2、导演在片中反复表达了自己的创作初衷:历史不应该被忘记。再不拍,就来不及了。
确实,耗费八年时间,最后也仅仅采访到两位事故幸存者,其余都是亲属、后人了。
导演通过被采访者之口,一直在传达:上千人丧命的悲剧,不应该就这样被忘记。
我当然能够理解这种渴望让世界知道一段历史真相的心情,也觉得导演拍这样一部纪录片是非常令人尊敬的事情。我想每一个创作者都能理解这种欲望,我自己写《松绑》的创作初衷之一也是:记录这个时代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
只是有时候看着这个分裂的世界,难免生出淡淡的悲伤,总觉得“历史不应该被忘记”、“让世界记住这段真相”恐怕终究只是创作者的一厢情愿罢了。
3、这个世界大部分事情都经不住追问。
你非要问,找到了沉船,然后呢?拍了纪录片,上映了,然后呢?在各方立场上都找了一些个人来陈述,然后呢?把战俘的后人都拉来了东极岛上撒一圈花,祭奠了葬身异国海底的亲人,然后呢?
没有然后,这些举动本身就是意义。或许甚至这些举动也未必起到预期的作用(感觉纪录片后面煽情略过),但做了就是做了。如此而已。
4、这部片的由来也是机缘巧合。
导演在参与拍摄韩寒那部《后会无期》时,登陆东极岛偶然听当地渔民说起了这段历史往事,引起了兴趣,深入研究,越研究越有兴趣,才产生了讲述这段故事的念头。
收集资料的过程也非常辛苦漫长,比如在BBC登广告寻人,在日本找私家侦探寻里斯本号船长的后人等,后来资金问题甚至要变卖房产救急。
每一步都好随机,差一点就拍不了。
这种随机性与导演在片中表达出的使命感,构成了一种强烈的对照。既可敬又可悲。
5、这部纪录片非常好看的其中一点是,选取的素材都非常具有故事性。譬如我隔天还能一下子想起来的有:
年轻的军官给母亲姐姐写信,叙述他爱上了一位中国姑娘,他们将在圣诞节结婚,而我们知道香港就是在圣诞节陷落的;哥哥给五岁大的弟弟写信,叮嘱他照顾好母亲。似乎已经预料到自己的命运;英勇的上校不仅在船舱中维持秩序,避免恐慌,以免在逃难时造成损伤,甚至在逃出船舱后折返,送那些因伤未能逃出的战友最后一程,等等。
还有一幕让我心里为之一颤,一位二等兵最终也未能活着逃出,而他远在英国的家人也无法知晓他的确切消息,最后只能在他父母的墓碑下方刻了一行小字:
二等兵肯尼斯可能是被淹死了。
6、"Presumed drowned"
就这么小小一行字,给人巨大的震动。你一下子就感受到战争有多么残酷,而个人在局势中是多么无力,如无根的浮萍。
像我们在和平环境中长大的一代,是很难体会那种战时情绪的。这部纪录片虽然用了一些叙述和煽情技巧,但你知道,这渲染出来的绝望和残暴还是远远不及现实。
我每次看到那种唯恐天下不乱的发言就会感到脊背发凉,诸如
“你们就是活得太好了,太幼稚,要知道和平是历史巧合,真打起来你就懂了......”
言语之间甚至充满兴奋(多么令人可怕!),说这话的人大概率自己也没有经历过战争,却好像很拥护这种暴力和鲜血。
而真正经历过战争的老兵在99岁的年纪,回忆起战争年代依然会眼眶发红,义愤填膺:
War......is dirty business......
***
总而言之,是一部挺好看的纪录片。没有台风困扰的朋友,不如走进影院支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