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山陵六幅浮雕(全文23230字)

文摘   旅游   2024-09-20 19:49   江苏  

作者简介:张继峰  南京市舜天旅游职业培训学校校长,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旅游行业培训专家库成员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导游现场考试委员会评委,南京旅游业协会导游分会副会长,南京金牌导游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高级导游,国家金牌导游。

去过南京中山陵祭堂的朋友,一定会被祭堂中的孙中山雕像所震撼,而座像下面四周有六幅浮雕,讲述着孙中山一生的六个重要的历史时刻。这六幅浮雕里的人物包含着雕塑家怎样的创作意图?本文作者对照画面的人物设置和孙中山的历史事件,解读雕塑家的创作意图。

在中山陵祭堂正中是一座孙中山先生着长袍马褂的全身坐像,是由著名的法国雕塑家保罗•朗特斯基用意大利白石雕刻而成,1930年被运抵中山陵,11月12日在祭堂落成。坐像底座有六幅浮雕,生动还原了孙中山先生一生的重要历史片断。

六幅浮雕正面一幅为《如抱赤子》,表现了中山先生早期行医的场景;东面两幅是《出国宣传》和《商讨革命》,记录了中山先生早年奔走海外创建兴中会和商讨起义的情形;背面一幅为《国会授印》,再现了辛亥革命后,议会为孙中山授大总统印的场面;西面两幅是《讨袁护国》和《振聋发聩》,讲述了孙中山先生号召人民讨伐袁世凯,以及唤醒民众护法革命的场景。

坐像下面浮雕,正面一幅为《如抱赤子》,表现了孙中山先生早期行医的场景。

画面上雕塑家安排了11个人物:前排有孙中山,四组父母子女,后排有两位先生。
孙中山位于画面左侧中央,双手欲抱母亲手中的儿子,为其看病,表现了孙中山行医救民,爱民如子的态度。这是雕塑家要表现的主题。
画面上雕塑家安排了四组父母子女人物,从左到右分别是:一对父女,一对母子,一对父子、一对母女。为什么是四组人物呢?
雕塑家想通过四组人物表达孙中山先后在四处行医救民的历史:

孙中山1892年7月从香港西医书院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毕业后先后在澳门镜湖医院当西医,在澳门草堆街开设中西药局,在广州双门底圣教书楼开设了东西药局和广州西关的冼基开设分号,在香山石岐开设东西药局。孙中山在东西药局,每天十点到十二点免费为民众看病。

雕塑家在画面上安排四组父母子女看病,就是要表达孙中山曾经先后在四个地方行医,治病救人。
后排两位先生,分别是与孙中山一起合股在香山石岐开东西药局的南朗乡人程北海,和协助他打理东西药局的尹文楷的医生。这两位都是孙中山行医救民重要帮手合作伙伴。同时两个人物也象征孙中山采用了中西两种方法治病救人。
雕塑家通过画面上的的11个人物设计,充分讲述了孙中山行医救民的博爱故事。
画面上讲述的孙中山故事,让大家会有两个问题:1、孙中山为什么选择学医?2、孙中山为什么弃医从政?
1、孙中山为什么选择学医?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出生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的一个佃农之家。
1873年,7岁孙中山进入设在本村冯氏宗祠的私塾念书。
1878年5月,12岁孙中山跟随母亲去檀香山孙眉哥哥家。
1883年,17岁孙中山进入夏威夷最高学府――奥阿厚学院读预科班。
1883年7月,孙中山因要入基督教被哥哥孙眉遣送回老家翠亨村。
1883年11月孙中山因砸村里神像到香港就学躲避。孙中山进入拔萃书院中学读英文,课余时,请香港济会堂长区凤墀补习中文。
1883年12月,他和陆皓东由美国公理会传教士喜嘉理牧师施行了洗礼,成了一名基督教徒。该校为英国圣公会所办的男子中学,孙中山在这里受到美国传教士喜嘉理博士的影响,与好友陆皓东一起受洗入了基督教。

受洗后,孙中山取《大学·汤之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之义,署名日新;而陆皓东则署名中桂。

同时,孙中山课余时间经常到香港伦敦宣道会济会堂长老区凤墀那里补习国文,区先生又为其改号“逸仙”。
1884年4月,孙中山进入香港中央书院,也就是后来的维多利亚书院、皇仁书院。中国近代史上的知名人物何启、胡礼垣、谢缵泰、王宠惠、陈锦涛等都曾在该校读书。
孙中山在该校读书期间,正值中法战争爆发,丧权辱国的清政府在军事上已经取得胜利的情况下,派李鸿章同法国公使巴德诺签订了《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十款》:承认越南是法国的保护国,并给予法国在中国广西、云南通商、修筑铁路等特权。这一“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的结局,让孙中山萌生了推翻清王朝腐败统治的思想,“始决倾覆清廷,创建民国之志”。
中法战争中,中国军民取得了镇南关大捷,引起了法国统治集团的极大震动。然而,昏庸腐朽的清政府反而同战败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法议和草约》,遭到国内有识之士和广大民众强烈的谴责。孙中山也万分愤慨,激发了他改革中国现状的思想。
1884年孙眉,知道了弟弟毁神像、参加基督教的消息,向孙中山索回1882年签赠给他的那一部分财产;
1885年4月,孙中山去檀香山签署文件归还哥哥的财产,然后返回老家。
1885年5月26日,不满19岁的孙中山遵从父母的意思,同当地商人的女儿卢慕贞结婚。
1885年6月孙中山便再赴香港,进入中央书院读书。

1886年夏,孙中山在香港中央书院毕业后,经美国公理会传教士喜嘉理牧师介绍,到广州博济医院附属之南华医科学校学习1年。孙中山在博济医院的认识了好友尹文楷。

1887年9月重新返回香港,进入西医书院继续深造。此时的孙中山已经逐渐成长为1名革命者,他回到香港读书也并非矢志不移要当医生,而是更多的出于革命目的:“该地较自由,可以鼓吹革命,故投香港学校肄业。”
孙中山在香港西医书院学习了整整五年。
这个时期,孙中山结交了一些很重要的中外朋友,其中最密切者有何启、康德黎、伍廷芳、郑士良、陈少白、杨鹤龄、尤列等。这些朋友,在孙中山后来的几个重要的人生阶段都起过巨大作用。当时,他常跟陈少白、尤列在杨鹤龄的商店里聚会,由孙中山主持讨论政治问题,抨击清政府。陆皓东也常来香港参加他们的讨论,他们提出的一个重要口号叫“不要敬重朝廷”,清朝政府称他们是“四大寇”。
1892年7月,26岁的孙中山在第五年考试中名列全年级第一名,总成绩“最优秀”。在毕业典礼上,教务长康德黎授予孙中山医科硕士学位,他将是一位熟练的外科医生”。
1893年下半年,孙中山回到了广州,继续他的医生职业。他先在广州双门底圣教书楼开设了东西药局,随后在西关冼基开设分号,最后又在老家香山县城石岐镇也开了一家,并交给博济医院的老友尹文楷打理,他是区凤墀牧师的女婿。
1894年初,孙中山消失了一段时间。他回到老家翠亨村埋头写了一篇8000多字的政见书,计划向李鸿章进言。后来这篇文章被称为《上李鸿章书》。
1894年11月24日,这股力量在美国檀香山成立了近代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由刘祥、何宽担任正副主席。
不过,真正的革命活动,是兴中会迁到香港之后才开始策划的。
1895年,这个刚刚成立的“渺小”团体在成立后即开始组织一场暴力起义,夺取广东省会——广州。
然而,由于叛徒告密,以及人员军火无法到位,广州起义未放一枪即告失败。陆皓东被捕处死。孙中山、陈少白、杨衢云等开始亡命海外。
由此可知最初孙中山在1886年夏,经美国公理会传教士喜嘉理牧师介绍,到广州博济医院附属之南华医科学校学医,孙中山选择学医是受到传教士喜嘉理牧师影响。
孙中山当时认为加入基督教是救世界,学医是救人民。

2、孙中山为什么弃医从政?

如果孙中山选择医生为终生职业,他定会成为一位名医,而且能过着安定的富有的生活。然而孙中山为什么“决计抛弃其医人生涯,而从事于医国事业”呢?

孙中山把“博爱之谓仁”的“仁”区分为“救世之仁”、“救人之仁”、“救国之仁”三种,认为救世是宗教家之仁,救人是慈善家之仁,“救国是革命家之仁”。从现实需要与实际效果来看,救国是当时第一位的。
在从医实践中孙中山懂得了连生存权也没有的中国民众所受的苦难,不是宗教可以解脱、医术可以疗治的,只有实行革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他毅然放弃当传教士或名医的理想,而甘做一名四处漂泊的革命家。从救世、救人到救国,正是他思想的升华,行动的进步,充分体现了这位民主革命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赤子情怀

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
  一、孙中山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亲身感受到劳苦大众特别是农民的悲惨境况,因而立志改变他们的命运,解除他们的疾苦,使中国走向富强之路。
  孙中山的祖辈十分贫寒。他的祖父孙敬贤是一个没有土地的佃耕农。孙中山的父亲孙达成16岁就到了澳门当鞋匠。32岁才回乡与崖口杨家村的杨氏结婚。因家无田产,只租种二亩半公尝田及代耕弟媳程氏(孙学成之妻)的4亩瘦田种植水稻和杂粮,为帮补家用还兼做更夫。
  当时孙中山一家老幼七口人居住在村边 (现在孙中山故居水井的位置)一间约8米长4米宽的简陋的泥砖屋里(现在的故居是1892年由孙中山大哥孙眉从檀香山汇款回来、孙中山亲自设计扩建而成的)。当孙中山的姐姐孙妙茜长大一点,因不够地方住而到邻居家寄宿。
  孙中山大哥孙眉 (1854~1915)年刚15岁就到南朗地主程名桂家当长工,1871年17 岁时便随程名桂和郑强到檀香山谋生。

孙中山和中国农村许多贫苦人家的孩子一样自幼就参加劳动,刚刚6岁便经常跟随姐姐孙妙茜上山砍柴割芒,拾取猪草,上山放牛,每年还要替人家放牛几个月而换回牛主家的牛帮孙家犁田的工价。年龄稍长还要下田插秧、除草、排水、打禾,有时还到崖口跟着外公驾船出海捕鱼取蚝。尽管一家人终年辛勤劳动,也只能勉强维持番薯充饥半饱的贫困生活。
  “生而为贫困之农家子”的孙中山,从幼时起已对农民的痛苦境遇和要求,有着深刻的了解和切身感受,使他后来对广大劳苦大众的苦难深表同情,认为“中国农民的生活不该长此这样困苦下去”。必须改变他们的命运,使中国走向富强之路。
  二、面对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危局,目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丧权辱国的行径,使孙中山毅然放弃“行医济世”的理想,坚定地走上反抗外国侵略,推翻清王朝封建统治的革命道路。
  孙中山在幼年时就感受到清王朝封建统治的黑暗,他亲眼看着当时香山县的差役到翠亨村来催粮、逼税、抓人、派差的凶恶情景。清朝统治者不但不为老百姓办好事,而只顾贪赃纳贿,欺压百姓。他也亲身感受到封建传统习俗的荒唐和不合理。如妇女缠足和富人买卖虐待奴婢等等。1883年7月,17岁的孙中山离开檀香山回国,先乘轮船到香港,然后改乘中国沙船到香山县的金星港。途中,当沙船在一个小岛旁停泊时,清政府的关吏以征海关税、收厘捐、缉鸦片、查火油为借口,对乘客进行了4次勒索,激起了孙中山的极大愤慨。他挺身抗辩。船主告诉他这样做是没有用的。结果,船被扣留了一整天,直到敲诈船主一笔不小的“罚款”后,第二天早晨才准许放行。这件事对孙中山刺激很大,他愤怒地对乘客们说:中国掌握在这些腐败万恶的官吏手中,我们怎能坐视不救?
  1883年12月至1885年6月,由于法国的入侵,爆发了中法战争。清军及刘永福的黑旗军在中越边境大败法军。本来清军大胜,但清政府在打了胜仗的情况下却卑怯地求和,于1885年6月与法国签订了投降卖国的《中法新约》,清政府的昏庸腐败和屈辱卖国使孙中山感到非常痛愤,“始决倾覆清廷,创建民国之志”。
  1894年7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在这次战争中,虽然中国的一些爱国官兵英勇作战,宁死不屈,但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遭到惨重失败,并于1895年4月,清政府派李鸿章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马关条约》,日本侵占了我国的台湾和澎湖列岛,并勒索白银二亿两为战争赔款。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孙中山也曾尝试通过改良政治的办法,谋求民富国强,1894年夏,孙中山上书清朝大臣李鸿章,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主张,以为“富强之大径,治国之大本。”他与陆皓东经上海抵天津,但遭到李鸿章拒见,不予理睬。这次上书失败,使孙中山 “由是深知清廷腐败无可救药。”以和平改良之法已无济于事,必须唤起民众,起来革命。
  面对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瓜分,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和黑暗统治,中华民族的危亡已迫在眉睫,这使孙中山进一步认识到要挽救民族危亡,以“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只有革命才是唯一出路,从此开始了他的“医国”的革命生涯。

我们的文化旅游院
官方认证:诗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