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凭借其起效快捷、操作便利、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等优势和特点,在全球196个国家和地区用于500多种病症的防治,成为应用范围最广泛的体表外治法。其治疗作用十分复杂,但从总体上可以概括为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三个方面。
在具体的疾病治疗过程中,针灸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三个作用相互关联、密不可分。其中,疏通经络是调和阴阳、扶正祛邪作用发挥的基础;扶正祛邪是治疗疾病的过程,其目的是达到阴阳调和;而调和阴阳作用的实现又依赖于扶正祛邪。
疏通经络
是指针灸通过调理经气,祛除经络瘀阻,使其恢复通畅的作用,这是针灸最基本和最直接的治疗作用
气血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道。经络功能正常时,气血运行通畅。通过经络“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联系,脏腑器官、体表肌肤及四肢百骸得以濡养,从而发挥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若经络功能失常,气血运行不畅,或气血瘀滞阻遏经络,都会影响机体正常功能活动,进而出现病理变化,甚至百病丛生。
早在《灵枢·九针十二原》中就有“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气血”的记载。在临床上,主要根据病变部位及经络循行的联系,选择相应的部位和腧穴,采用适宜的针灸方法,以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疏通经络的作用类似于现代医学的镇痛作用。研究证实,针灸通过启动脊髓节段性镇痛的“闸门控制”效应,诱导上位中枢产生下行抑制的广泛性镇痛效应,调控小分子神经递质的表达,促进内源性阿片肽的释放,从而能迅速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症状。
调和阴阳
是指针灸可使机体从阴阳失调状态向调和状态转化的作用,这是针灸治疗要达到的根本目的
中医学认为,阴阳对立互根的协调关系处于调和状态,是生命活动得以正常进行的基础。当内外因素如六淫、七情等干扰机体时,会引起阴阳双方失去调和,出现阴阳偏盛、偏衰或互损等情况,从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灵枢·根结》云:“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可见,针灸治疗的关键在于调和阴阳,要根据经络的阴阳属性,进行经穴配伍并选用相应的针刺手法,使机体恢复阴平阳秘的状态。如胃火炽盛引起的牙痛,属阳热偏盛,治宜清泻胃火,取足阳明胃经的内庭穴,针刺用泻法。
研究认为,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良性调节作用,即对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活动都具有调节和修复作用,不仅能控制临床症状,还能促使病理变化向正常方向转化。当针灸刺激相应穴位产生的神经冲动沿外周传入神经传导至脊髓,上行经脑干、丘脑等传递至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接收并处理这些神经冲动后,通过下行纤维束调节脊髓或脑干等低级中枢的功能,进而调控迷走神经、交感神经等,最终作用于内脏、躯干、四肢,使机体恢复至正常状态。如针刺内关穴可调节心率,改善心肌缺血损伤。
扶正祛邪
是指针灸具有扶助机体正气及祛除病邪的作用,这是针灸治疗疾病的根本保证
《黄帝内经》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提出疾病的发生,是由于正气相对不足,邪气相对强盛所致。且在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邪正力量对比的消长盛衰变化决定疾病的转归。正虚邪盛则疾病加重,正胜邪退则疾病向愈。扶正祛邪既是保证疾病趋向良好转归的基本法则,也是针灸治疗疾病的作用过程。
针灸的扶正祛邪作用与现代医学对免疫系统功能的调整作用是不谋而合的。如有研究显示,当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机体处于免疫功能亢进或减弱状态时,针刺足三里等穴位可调控患者细胞因子免疫调节的功能,影响细胞因子的合成和分泌,发挥双向调整作用,使机体形成内环境稳态,从而改善临床症状。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编辑:乔雨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