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养生 | 二十四节气之美——小寒

文摘   健康   2025-01-05 09:00   北京  

寒冬渐深,养生有道





节气简介

小寒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每年15日至7日之间到来,是冬季寒冷的标志之一。“小寒”源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意思是小寒虽寒冷,但尚未达到一年中最冷的程度。此时,北方已天寒地冻,黄河流域有冰封的景象,而南方也感受到冷风的袭来,进入“一九”“二九”的寒天阶段。

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的说法,而隆冬“三九”基本上处于小寒节气内,因此有“小寒胜大寒”的说法。

小寒是否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这在节气划分和气候实际中有一定讨论。理论上,大寒紧随小寒之后,顾名思义,应是全年最寒冷的时节。然而,根据现代气象学的统计资料,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最冷的时段通常在“小寒至大寒”之间。尤其在北方地区,小寒节气往往出现持续的低温天气,昼夜温差较小,寒冷程度甚至超过大寒。

从气象规律看,气温变化与节气关系紧密,但并非完全同步。节气是基于太阳黄经划分的,而地面气温受多种因素影响,例如辐射冷却效应会在冬至后延续一段时间,将寒冷推向小寒和大寒。因此,民间“小寒胜大寒”的说法,反映了小寒节气中寒冷已近顶峰的特点。小寒虽不一定是全年最冷的节气,但其寒冷程度往往接近甚至超越大寒。对于普通人来说,进入小寒节气后便需开始全面的防寒保暖和养生工作。正如古人所言:“寒未至极,勿轻其寒。”


节气诗

小寒

《咏廿四气诗·小寒十二月节》

(唐)元稹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

拾食寻河曲,衔柴绕树梢。

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季节交替时的生动画面与细微变化。首联点明时节,说喜鹊忙碌地筑建新巢;颔联描绘鸟儿们在河湾处觅食,口衔紫色果实在树梢间穿梭;颈联展现了不同鸟类在寒冷季节的不同生存状态;尾联说天气虽严寒,但春天已悄然临近,提醒人们不要因寒冷而抱怨,因为季节的交替是自然规律。


节气养生

小寒

小寒时节,寒冷加剧,中医认为此时阳气收敛,人体易受寒邪侵袭,尤其是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需特别注意。

小寒季节,气温骤降,寒邪易侵入体表,可能引发感冒、关节疼痛、心脑血管疾病等。《黄帝内经》云:“寒邪中于经,凝而不行。”因此,预防寒邪是小寒养生的重要内容。

养生建议

1. 温补食疗:

适当增加羊肉、姜汤、枸杞、核桃等温补食物,益气养血、暖身驱寒。《本草纲目》记载:“羊肉补中益气,温中暖下,治虚劳寒冷。”

2. 穿衣保暖: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到:“无扰乎阳。”强调保暖护阳的重要性。建议穿着保暖衣物,避免寒气入体。

3. 按摩经络:

每晚睡前可按摩足底涌泉穴,有助于温补肾阳、促进血液循环。《黄帝内经》云:“肾者,作强之官。”通过保养肾气,可以增强抵御寒冷的能力。


节气三候

小寒

古人将小寒时节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雊。小寒节气时虽然温度低,但阳气已经开始生发,大雁顺阴阳而向北迁移。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它们感知到阳气的生发,开始筑巢。“雉雊”的“雊”为鸣叫的意思,意为野鸡感知到了阳气的滋长开始发出鸣叫。


节气习俗

小寒

1. 吃腊八粥

小寒前后正值腊八节,人们用糯米、红枣、莲子、豆类等熬制腊八粥,取暖身健胃之意。腊八粥起源于佛教,用以纪念佛祖成道,后成为民间流行的养生食品。

2. 晒腊肉

小寒时节正是制作腊肉的好时机。气温低、风干快,腊肉不仅可以储存,还能增添特殊的风味,成为年节的重要食材。

3. 赏梅探冬

小寒虽冷,但梅花却迎寒而开。赏梅不仅是文人雅士的冬季消遣,更象征着不畏严寒、坚韧不拔的精神。

小寒时节虽寒冷,但正是蓄积力量、调养身体的重要阶段。通过关注节气特点、遵循养生原则,不仅能应对严寒,还能为来年健康打下坚实基础。愿大家在这个冬天都能感受到节气的智慧与温暖!



  供稿: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中医门诊部   张楚笛 沈潜
  编辑:乔雨园

审核:韩偎偎  监制:杨娜


欢迎您投稿,收稿邮箱 bjzyyxh@163.com


北京中医药学会
见证岐黄进步,加强交流学习!
 最新文章